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国朝宋学渊源记》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藩淹贯经史、著述等身,其《国朝汉学师承记》、 《国朝宋学渊源记》尤具深远影响。本文着重讨论了《国朝 汉学师承记》的撰著背景、主要特色、地位和影响以及《国朝 经师经义目录》、《国朝宋学渊源记》的撰写动机、编纂特色 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2.
周婴《东番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末周婴所撰《东番记》为台湾早期的重要文献之一 ,清初的笔记文集及台湾方志中曾屡有提及 ,但其后久遭湮没 ,少为人知。周婴《东番记》主要源自陈第《东番记》 ,但也有部分与后者明显不同或为后者所没有的内容。这些内容翔实可靠 ,均可在清初的文献中得到印证。在当时尚无其他文献记载可供参考的情况下 ,这些内容到底是得自道听途说或是周婴亲身的所见所闻 ,文章对此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岳拯士 《前沿》2014,(1):221-222
宋代进士登科记,大多散佚,现有龚延明教授、祖慧教授编纂《宋登科记考》一书,嘉惠学林。但因宋代登科人数多,且散见于各种文献,难免有所遗漏,笔者就所查阅到而《宋登科记考》未收录的登科进士做一补正。  相似文献   

4.
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是柬埔寨历史上吴哥文化极盛时期的惟一记载,受到国内外众多柬埔寨史研究学者的重视。从《真腊风土记》中,我们不难发现:中柬人民的友好交往不仅体现在经济物质层面,而且还渗透到习俗、历法、语言等文化层面。值得一提的是,柬埔寨人民对来自中国的物品的喜爱以及对华人的尊重、宽容和关照,促进了中柬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逐渐在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展开。  相似文献   

5.
青田县建于唐睿宗景云二年,即公元711年。“青田”之名,始见于南朝宋郑缉之《永嘉郡记》“青田县有草,叶似竹,可染碧,名为竹青,此地所丰,故名青田。”(清孙识让校集注明;南朝宋时青田未有县,此“县”字当“村”字之误。) 至于县名的由来,历代史书中有如下记载: 北宋《太平寰宇记》青田县本松阳、  相似文献   

6.
段俊杰 《求索》2015,(1):128-132
《七国考》中《法经》引文的真伪是学界争论的热点。对于该段引文,《法经》标题中的"法"字符合李悝所处时代的背景;"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的说法符合李悝时代对法律的需求。结合传世和出土文献,利用秦汉律二级分类的理论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引文的篇目和体例结构具有合理性。学界对这段引文的内容的质疑不能成立,应该重视这段引文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7.
曾小梦 《求索》2007,(8):217-219
《礼记》作为一部礼学文献汇编,其中保存了大量的引《诗》例证。通过对《礼记·坊记》一文的引《诗》研究,可以看出《诗》的功能的扩展,它由政教工具、交际工具而演变为儒家阐发、论证其礼治思想的重要理论依据,同时也证明了《诗》的丰富意蕴是由其文本自身特征和读者的接受、解释过程共同造就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解释者不断“重铸”所赋予的。  相似文献   

8.
《干校六记》是新时期一部有相当典范意义的作品。它展现了"文革"中一代知识分子的亲历往事,诉说了他们的生命所感。作品的文字是委婉而平和的,可反映的却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实景,这样在文字与现实之间形成巨大张力的作品,独具品格,开一时之新风,也引起了人们的瞩目。从篇幅上看,《干校六记》单行本初版仅60余页,可由于内在分量沉厚,在国家迎来"初春"的1981年问世时,还经历了颇多波折。由于其中珍贵的文学价值,更得益于背后  相似文献   

9.
余见 《公民导刊》2011,(9):54-55
《洛阳伽蓝记》作于北魏灭亡,东西魏分裂(534年)后,杨街之借佛寺盛衰,反映国家兴亡,其中既寄托了故国哀思,又寓含着治乱训鉴。至于缀拾旧闻掌故,详述京城地理,正《魏书》之曲笔,补史志之阙失,于历史地理研究亦占重要地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文秾丽秀逸,烦而不厌",繁简得宜,文笔优美,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看也是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10.
虞江芙 《理论月刊》2006,(12):125-128
本文从《破窑记》中男主角的命运变化,元代歧视与鄙薄文人儒士的社会现状,封建儒生寻求实现自身价值的心理需求三个层面,分析了王实甫蕴涵于《破窑记》中的愤世与自慰心态,并指出,这种心态是建立在文人们传统的“入仕”情结之上的。  相似文献   

11.
《政协天地》2009,(8):62-64
《灰阑记》的作者李潜夫,字行甫,一字行道,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元代前期著名剧作家。贾仲明为其所撰陵波仙髋词云:“绛州高隐李公潜,养素读书门镇掩。青山绿水白云占,净红尘、无半点。纤小书楼插牙签,研架珠露《周易》点,括淡齑盐。”其中提供了许多信息,例如说他是一位“高隐”,深居山中,  相似文献   

12.
孟俭红何雯 《群众》2023,(10):62-63
<正>1941年9月14日、15日,延安《解放日报》连载了调查报告《鲁忠才长征记》,毛泽东为其写了按语,此文后作为整风运动学习材料印发全党。重温这篇调查报告,对于做好新时代的调查研究工作、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陈兮 《求索》2011,(12):206-207,71
很长一段时期学界只将吴鼎昌定位为新记《大公报》出资人身份,对其真实地位和作用评价尚欠公允和全面。1935年底吴鼎昌出任南京政府实业部长后,名义上与《大公报》脱离十多年,导致学界忽略了他在《大公报》所起的重要作用。事实上,昊鼎昌是新记《大公报》的出资人和最大股东、“四不主义”办报理念的始作俑者和修改者、重大决策的最后拍板者、早期社论的主要撰写者,在新记《大公报》的发展史上发挥了他人无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褚智慧 《传承》2009,(14):138-139
任何一个民间故事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在他身上都有着时代的烙印。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其中记录了异类女子爱情故事,在这些故事中反映了当时民众在现实生活中的心态,本文将试着从民俗心理的角度分析一下《搜神记》中的三界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15.
目前,有部分学者认为,"仡僚"最早记载于黄闵《武陵记》,并有引文为证,但都未注明出处。梳理这些未注明出处的观点和引文,最早的是田曙岚先生,田先生也说他读过黄闵《武陵记》,但田先生也没有注明他读的是来自何处的黄闵《武陵记》。其他有这一主张的学者很可能是受到了田先生的影响。但仔细核对目前能找到的《武陵记》,其中并没有"仡僚"或者近音异写词,说明"仡僚"之称最早未必始于黄闵《武陵记》。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对《路史》和吕思勉《先秦史》有关"犵獠"记载的误读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皮锡瑞的未刊稿《师伏堂经说》,是他始治经学时的笔记,其中《公羊传》题下的93条札记,有61条针对《春秋公羊传注疏》的各种缺失而发。细检皮锡瑞对何注、徐疏的批评,可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纠补其文字训释之误,二是指陈其违离传义之弊,三是揭举其前后乖异之失。清代公羊学家重义例而轻文辞,对《春秋公羊传注疏》作训诂、考释的不多,皮锡瑞本着朴学精神,指陈其瑕疵,纠补其缺失,因此十分值得今人重视。  相似文献   

17.
《洛阳名园记》与唐宋园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人对李格非《洛阳名园记》多从园记散文角度鉴赏,本文则从园史及唐宋洛阳园林变迁角度进行考述,指出《名园记》开专题园录之先河;《名园记》有证史补史之功用;其所述内容篇幅简短,但首尾始末,皆可独立,近似缩微园史;其研究方法为勘踏记实,近似科学考察报告;其写作宗旨是为了求真实供鉴戒。本文侧重就《名园记》与《河南志》及《唐两京城坊考》中相关园林史料进行比较,指出其独到的史料学与史源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记刘家谋及其《观海集》和《海音诗》之若干情况,并以《观海集》和《海音诗》所记为线索,再现道咸年间台湾社会之种种状况:海上交通与对岸贸易、对外贸易,营制、吏治(包括幕风)之坏及锢婢、械斗等社会问题,祈雨和驱疫等民俗事象、吴凤传说的道咸版本,以及宗教世俗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9.
黔东北土家族地区的茶文化历史悠久,也较为发达。唐代陆羽在他的《茶经》中写有:“黔中思州、播州、夷州、弗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太平寰宇记》也记述:“夷州、播州、思州以茶为上贡”。这说明在北宋前,古思州故地黔东北一带早就有茶了,而且颇有名气。  相似文献   

20.
王静  王雄 《新东方》2011,(5):83
黎族竹木器乐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宋《太平寰宇记》记载:琼州黎人"打鼓吹笙以为乐";宋《桂海虞衡志》载:黎人"聚会亦椎鼓歌舞";清人张庆长的《黎岐见闻》亦载:"男女未婚者,每于春夏之交齐集野间,男弹嘴琴(即口弓),女弄鼻箫,交唱黎歌。"……黎族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