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社区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它既是一个逐渐转变人们观念的过程,又是一个深刻的体制创新、组织创新过程。农村社区建设要以建设全面体现小康水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农村新社区建设为重点,以村庄的整理和整治建设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统筹城乡生产力和人口布局,科学规划城乡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居民社区建设,推动社会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城市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促进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村人口向城…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如何可为——以城乡一体化为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担负着实现城乡一体化和促进居村农民市民化的重大使命,然而,它当前的建设方向并不明确,正在实施的建设行动也颇受争议。本文以城乡一体化为视角,分析了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制度失误和滕尼斯式社区的"天堂"特性,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要去城乡"二元化"、去"天堂"社区的"天真性",又要留住传统农村社区的温馨,并且还要与城市社区对接,使生活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民能分享到与城市市民等值的公共服务,并过上与城市市民一样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3.
汤慧玲 《人民论坛》2013,(2):240-241
近年来,我国部分省区对农村社区进行试点改革,以新农村建设规划为指导,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文章在对鲁豫川鄂苏等省调研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并就新型农村社区试点改革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为其他省市自治区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4.
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目前,我省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城市相比还很不平衡,不仅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也滞后于现阶段广大农民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因此,必须把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我省社会领导论坛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着力加以推进。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走在前列”的内在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继续走在全国前列,重点难点在农村。目前,我…  相似文献   

5.
郑新立  张晓山  吕政 《小康》2006,(1):54-55
嘉宾: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应该落实在哪些方面?吕政: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工业等非农产业的产出大于农业的产出。为了使农民也能分享经济增长的利益,实现社会产品分配的公平,我们必须选择以工补农的政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郑新立:实现全面小康的难点在农村,农村小康的难点又在于农民收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农村小康的一个突出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是…  相似文献   

6.
农村社区,既有别于传统的行政村,又不同于城市社区,它是由若干行政村合并在一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或者是由一个行政村建设而形成的新型社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不能等同于村庄翻新,也不是简单的人口聚居,而是要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在农村营造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形态,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过上像城里人那样的生活。实现社区化之后,农民又不远离土地,又能集中享受城市化的生活环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农民在解决温饱、基本实现小康之后,对居住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也提出新的更  相似文献   

7.
农村劳动力"逆淘汰"式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状况因直接影响农民的整体状况而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影响。虽然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总体上有利于减少农民、增加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农民收入,但农村劳动力的“逆淘汰”式转移,也造成了高素质农业劳动力外流,影响了“三农”问题的及时解决,制约了新农村建设。而农民工回流和返乡创业正好弥补了“逆淘汰”式转移的不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与社会资本,有力促进了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增加,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社区警务是最基层、最基础的工作,积极推进以民生为核心的农村社区警务建设.是维护农村地区安全稳定的切实需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亦是农村警务改革的现实任务和崭新使命。因此,公安机关只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社会管理,建立新型农村警务治理模式,才能为农村社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9.
白玉  赵晓霞 《重庆行政》2019,20(2):83-85
随着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已不容忽视,相对于城市社区而言,农村社区的发展相对滞后、公共服务资源匮乏等问题凸显。从现实来看,农村社区发展的“内卷化”趋势已不可避免,城乡差距明显。鉴于此,从体制突破的角度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成为了实现农村地区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内生式手段。  相似文献   

10.
“四大工程”已经成为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直接的载体、最有效的抓手,成为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社会的全面和谐,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村的和谐。但是,农村在向全面小康的迈进中,原有滞后的农村公益事业已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严重制约  相似文献   

12.
朱水平 《现代领导》2010,(10):34-34
近年来.江苏省海门市全面把握新时期加强农村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把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作为“强基工程”的重要抓手,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强引擎。  相似文献   

13.
建设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尽快改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状况,既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发展不平衡、效率低下等现象仍十分突出。本文就此对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做一次全面的SWTO分析。  相似文献   

14.
乡镇配套改革的经验说明,农村综合改革的主要目标已经从“减人、减事”转变到“切实转变乡镇职能”上来。国家必须统筹乡镇财政,才能有利于乡镇政府作用的加强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形成。农村配套改革主要目的和任务,不是削弱乡镇政府地位与职能,而是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刘希平 《群众》2006,(1):24-2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的一个重大课题。没有“文化小康”和“精神富裕”就谈不上全面小康,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农村理想图景变为现实,既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大力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改善农村环境,还要大力建设精神文明,采取有效措施,扭转农村文化建设滞后、农民文化生活匮乏的局面,进一步形成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6.
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农村全面发展,是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强调,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  相似文献   

17.
建设农村社区是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的重要途径,代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对于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意义重大。近年来,我们诸城市人大常委会立足人大职能优势,力促农村社区建设,使农村社区建设得到快速推进、全面展开,农民群众迈进“2公里服务圈”,享受到了跟城里人一样便捷、周到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8.
2003年,衢州市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全面启动了“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百千工程”)建设,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1012个整治村建设,并把其中109个示范整治村建设成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实施这项工程以来,各级各部门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以建设全面体现小康水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环境整治和村庄整理为突破口,扎实推进“百千工程”建设,发挥了这项工程在建设农村新社区中的“四个工程”“、四个促进”作用。百千工程作为“龙头工程”,促进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实施“百千工程”增强了统筹城乡发展中的…  相似文献   

19.
王翔 《北京观察》2015,(9):52-53
<正>“十三五”期间,应继续坚持“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发展惠及人民”的发展理念,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设定和完善就业、收入、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民生类指标体系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指标体系。“十三五”期间社会建设与发展,对于北京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具有重要意义。“十三五”期间,应继续坚持“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发展惠及人民”的发展理念,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围绕全面建成小康  相似文献   

20.
王中玉 《中国民政》2009,(11):54-54
山东省博兴县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创造性地建设“政府主导、科学定位、贴近基层、服务农民”的农村社区化服务体系.把地域相邻的几个村庄规划为一个社区,在社区中心村设立公共服务机构,建立了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的有效机制,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