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时间节约规律所蕴含的要求是:对整个社会而言要求做到劳动时间的节约,以及劳动时间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有计划的分配;对个人而言也要求节约劳动时间。劳动时间节约规律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最普遍的基本经济规律,是人类社会各经济形态中共同存在的首要规律。马克思劳动时间节约规律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其经济学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一、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区别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两种不同的收入分配方式。要正确理解这两种不同的收入分配方式,首先必须弄清楚它们的区别。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体现出来。1.从含义和内容上来讲,按劳分配是指社会在做了必要的扣除之后,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其主要内容是:①实行按劳分配,所分配的物质对象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给劳动者个人的,既不是全部社会总产品,也不是全部国民收入。②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是参与按劳分配的前提。这有两层意思:一是必须参加劳动,提供劳动;二是必须在公有…  相似文献   

3.
关柏春 《岭南学刊》2007,(1):107-110
“价值分配与价值创造无关论”没有真实的理论根据。价值分配与价值创造相关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普遍的价值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是劳动创造的,劳动者的资本收入也是劳动创造的,价值分配与价值创造直接相关,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4.
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人类各个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共同规律,只是在不同的社会经济中有不同的实现形式。马克思说:“人人都同样知道,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数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  相似文献   

5.
熊彼特的企业家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企业家是使社会生产进入循环流转状态的推动者,利润不过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实现新的组合的结果。熊彼特与马克思的理论分歧主要有三:一为是否存在剩余价值,二为剩余价值的来源是什么,三为如何看待企业家创新。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对价值来源的认识不同,因此对收入分配提出的方案不同,这在个人劳动能力存在差别的情况下既体现了平等,也体现了不平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承认企业家的创造精神,承认按要素分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社会前进的大方向应为按劳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基础。要探索商品经济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就必须研究社会分工。研究社会分工有三条思想线索。一、劳动分工和劳动者分工。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的一切社会分工都包含两方面基本内容;一方面是劳动客体的分工,另一方面是劳动主体的分工。所谓劳动客体的分工,就是劳动本身的分化和独立化,如社会劳动划分为不同的门类,在不同的劳动门类内又可以分化出不同的部门和行业。所谓劳动主体分工,就是劳动者在各个不同的劳动门类、部门、行业、生产单位间的固定分配。劳动分工和劳动者分工是包含在同一种社会现象中的两个方面,但它们受不同规律的支配。决定劳动分工的是标志生产力水平的一个方面,即生产工具的性质;决定劳动  相似文献   

7.
论按劳动贡献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劳动是生产要素 ,按劳动对社会的贡献分配是客观规律 ,劳动的贡献与收益可通过市场实现。贯彻按劳动贡献分配 ,必须走出按潜在劳动分配、按流动劳动分配和按凝固劳动分配的误区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入分配制度在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人们劳动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和谐与稳定。因此,收入分配问题一直是备受社会关注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之一。中国的经济改革也是以激励机制的改革和分配制度的变化为切入口的,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推进以及人们理论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经历了一个从单一的分配格局向多元化分配格局的演进过程,按生产要素分配已经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9.
劳动正义理论是关系到人的生存方式和社会价值的重要理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立足唯物史观,高度重视劳动者的个性发展,秉承劳动解放的根本价值标准,从异化劳动和私有制角度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条件下的劳动非正义现象进行了揭露与批判。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条件下的劳动目的及价值、劳资交换实质、劳动财富分配等问题的剖析中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正义思想,并揭露出资本正义的虚假性和劳资关系的非正义性事实。马克思劳动正义理论作为科学真理,对于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劳动观、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增强劳动者获得感幸福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二分"就是分工与分配。这里所着重提出的劳动与"二分"的关系,其目的就是要揭示劳动和分工与分配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不仅是不可分割的,更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人类劳动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分工与分配,都属于社会历史现象,都是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存在方式。用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眼光来看,人无论是否从事劳动,都和劳动不能分开,同样,人和劳动之间不管处于什么状态,也都不能离开分工与分配。应该肯定,这种不可分离的关系,既是经济学考察的对象,更应该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收入分配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对抗性的劳资矛盾,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其它一切矛盾的根源,贯穿于资本主义从产生、发展到灭亡的整个过程。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是超越资本主义法权关系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社会劳动时间的有计划分配是其基本特征,相应的分配方式是其低级阶段的按劳分配和高级阶段的按需分配。对抗性的劳资矛盾依然是经过自我调适后的现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具有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性质,它基本符合我国现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而创造了中国奇迹,但也须谨防私人资本进行侵害劳动而有利于自身的制度重塑。  相似文献   

12.
自由主义天赋人权论是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制度的哲学基础。劳动者主权论是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制度的哲学基础。劳动者主权论与天赋人权论是不同阶级的思想家站在不同价值立场、运用不同的方法论思维的结果。天赋人权论强调个人私有财产占有权是天赋权利,劳动者主权论则强调对物质财富的占有、管理、分配和消费都应该建立在劳动创造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3.
王瀚浥 《前沿》2023,(5):25-33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及数字化的发展,数字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不仅使得生产结构和劳动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也使得社会收入及其分配结构随之发生改变。在此背景下,回溯马克思的分配理论,探究马克思对拉萨尔分配思想前提、内容及原则的三重批判,不仅可以进一步明确生产与分配的关系,澄明分配理论的丰富内涵,还为数字经济时代何以进行分配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劳动价值理论是分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石和方法。价值的源泉只能是劳动。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是生产性劳动 ;创造价值 ,第三产业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价值的分配与价值的创造应有不同根据 ,不能强求两者应有同一本源 ;价值与财富是有区别的 ,不能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5.
市场型按劳分配的尺度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设想的按劳分配理论是与那种由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相联系并由这种生产关系所决定的。这种设想的特点是 :①公有制形式是全社会的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 ;②每个生产者的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 ;③直接以劳动量作为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尺度 ;④分配的主体是社会。但是 ,与马克思的设想所不同的是 ,现实的社会主义不是产生于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而是建立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 ,生产资料所有制也不是单一的全社会共同占有 ,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还必须借助于市场经济的形…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最大贡献 ,就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一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 ,是适应发展社会主义的需要提出来的。在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设想以前 ,长期以来流行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的主流观念是排斥市场经济的。这种主流观念导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由竞争时代的无政府状态进行的深刻的批判。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 ,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 ,这是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解决的问题。市场经济就是通过市场、通过价格、竞争等机制将社会劳动分配到各…  相似文献   

17.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与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应划分为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和其他分配方式三大类,按生产要素分配又包括按劳动要素分配等六种具体形式,其他分配方式也有按风险分配等多种具体形式;按生产要素分配并不包括按劳分配,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分配方式;我国现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8.
江 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指出 :“现在 ,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 ,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 ,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这对于我们重新认识我国现在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 ,深化各项改革 ,理顺各项经济政策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意义学术界曾有人提出 ,按劳分配是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的 ,现在既然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鼓励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 ,劳动价值论就不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经济规律,实践一再证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只能按“劳”这个标准分配,而不能按别的什么标准分配。那么这个“劳”指什么,怎么计量呢?这是关系到制定正确的工资制度,进一步克服平均主义,实现按劳分配规律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本文就工业系统范围内按劳分配的“劳”的含义、劳动计量、形态及其与报酬形式的关系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一) 按劳分配的“劳”究竟指什么?是指劳动者提供的具体劳动吗?不是。具体劳动千差万别,各有自己特殊的有用性质,它们之间是无法进行比较的,当然不能作为消费品分配的统一尺度。是指劳动者提供的自然劳动时间长短吗?也不是。自然劳动时间不能  相似文献   

20.
从劳动价值论看非生产性劳动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价值论虽然只是关于商品生产的理论,但它依然是理解劳务生产的基础。服务创造价值论是生产要素分配论的翻版,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否定。马克思主义非生产性劳动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劳务价格和劳务供给取决于商品生产,劳务需求总量和劳务需求结构取决于社会剩余产品总量及其分配结构,劳务供求之间的矛盾是非生产性劳动的基本矛盾。在发展物质生产力的基础上协调劳务供求关系是发展服务型经济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