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卫东  刘会军 《求索》2011,(3):246-248,228
民国初年,北京政府为削弱地方军阀势力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旨在建立一套有利于集权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制度,却遭到了地方军阀势力的阻挠。从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中央政府和地方军阀对新制度的不同需求是民初地方行政制度型构的主要原因,地方行政制度变迁的方式是一种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变迁,其结果是达到了一种动态的制度均衡。  相似文献   

2.
每个人对漏洞或多或少有一些感性认识:当反腐败任务越来越艰巨时,我们会反思是不是制度设计出现了漏洞;当食品安全问题一再敲响警钟,我们会质疑是不是还存在着监管漏洞……本期我们要探讨的漏洞,主要是指制度设计、执行等环节由于考虑不周全、设计不完善、监管不严密等出现的缝隙、空子。比如,在一些国企改制过程中,部分人因为制度存在  相似文献   

3.
陷阱的特点有两个:一是表面平坦下面却隐藏着深渊;另一个特点是轻车熟路通过陷阱是有可能的,但如果是重载车就会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人民论坛《转型期"漏洞》的策划对制度漏洞进行了全面梳理,总结了一些定律。可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现行巡视制度的相关文件中,都没有关于巡视经费保障的具体规定。这是现行巡视制度的一个很大的漏洞近日,某省委8人巡视组到某国家级贫困县巡视20多天就花费80万元的事件正被媒体和公众热议,质疑和批评之声如潮。到底如何看待这个事件?这背后又反映出了巡视制度上的什么漏洞?  相似文献   

5.
对漏洞概念不断梳理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深化的过程。起初,我们试图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梳理现代化漏洞,并邀请专家学者对此展开了诸多讨论,但整体论述视角宏大,针对性较弱。经编辑部几次专题研讨,在采访大量专家学者、干部、民众的基础上,我们把关注点聚焦在转型期的制度漏洞这一关键问题上,从更为微观层面去看漏洞给政治社会等领域带来的深刻影响,集结各方智慧,总结提炼了十大漏洞定律。  相似文献   

6.
腐败的历史性、世界性和顽固性决定了腐败成为21世纪各国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经历了运动反腐、权力反腐和制度反腐的实践,良好的制度建设已成为我国治理腐败的关键。但多而快的制度建设不一定能减少腐败,制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制度缺陷"、"制度漏洞"和"制度软约束"反而可能导致制度性腐败。本文在提出制度性腐败概念的基础上,从制度设计、制度变迁和制度约束三个角度对制度性腐败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就如何对制度性腐败进行破解提供了一定的解答。  相似文献   

7.
结果提示:●68%的受调查者认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漏洞非常多●国企改制、土地审批、工程建设三大领域成漏洞多发地●党政领导、国企高管、房地产商被认为最有机会抓住漏洞机遇●55%的受调查者认为县级出现制度漏洞几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中国自古以来对利益的追求采取贬低、压抑的态度,政府和思想家高扬道义,主张义利善恶两分。然而,追求利益是人们的一种正常表现,官员往往利用各种制度漏洞来获取非法利益。我们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官员的行为模式,既然官员总会利用制度漏洞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那么就应该从制度入手,使得官员不能利用漏洞获利。  相似文献   

9.
腐败难除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目前在制度上、体制上和秩序上存在着漏洞和缺欠。严惩和重典的威力是很有限的。只有实现制度创新,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  相似文献   

10.
制度的漏洞可以完善,政策的漏洞能够弥补,若是意识上出现漏洞,心理上出现空子,是最具危害性的有人说中国人在西方人的刻板印象中是聪明的,他们将我们冠以东方的犹太人之称,但同时他们又认为中国人太过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