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动新闻"是当代数字传媒以写实的手法通过动漫的方式所呈现的一种新闻样式。"动新闻"的内容大多为负面社会新闻,不利于阅听人的身心健康,在传播上可以通过手机或网络下载阅读。台湾壹传媒旗下的《苹果日报》推出"动新闻"后,因其报道内容膻色腥而震惊全岛,激起"动新闻事件"。这一事件深刻反映了媒体产品形态与内容、媒体市场赢利与社会责任、媒体自律与他律等关系的相互纠结。因此,详细剖析"动新闻事件"引发的争议,从批判媒体教育学视角解析"动新闻"的传播模式,分析"动新闻事件"背后的媒体素养教育观,阐明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的实践困境并提出相关对策,对"动新闻"的传播和阅听人媒体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由一个农民引发的华南虎照片事件,在全国沸扬了260余天之后,于2008年6月29日,陕西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认定周正龙的"华南虎活体照片"是假的,至此,事件似乎也该"平息"了。但民意闲谈却又"意犹未尽",为此,有网友"烦"了:假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镇坪县一位农民拍摄的虎照是真是假,众说纷纭,怀疑者居多,演变成了所谓的"老虎门"事件。此事件引发了轰动国内网络界的打假活动。其实网友打的与其说是假虎,毋宁说更是在"打假"政府。华南虎的照片最先是由陕西省林业厅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真假问题出现  相似文献   

4.
田丽 《长江论坛》2014,(5):76-79
当前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形势十分严峻。本文以"茂名PX群体性事件"为例,从政治传播的角度分析指出:政府政治传播系统的功能失效,特别是发展与社会控制功能失效,是引发该事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这一结论对于理解其他同类事件的发生逻辑,以及政府降低或规避群体性事件风险的策略选择,具有一般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肖鲁仁 《求索》2007,(7):186-187
经济新闻的价值结构不同于时政、社会、文体等新闻门类,影响力是经济新闻的核心价值。将影响力置于经济新闻价值构成要素之首是因为在分析新闻事实、传者与受众三者关系时要真正体现出受众本位意识。经济新闻的影响力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闻事实因传播而对人们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力,一是解析新闻事件所引发的人们思维方式的更新。两种影响力中后一种影响力常常更加深刻而持久,这也是经济新闻引人入胜的奥秘所在。  相似文献   

6.
时事半月谈     
《小康》2020,(11)
正谭海清疫情好转之时,韩国又冒出了"N号房"事件。对于受众来说,这是被疫情新闻霸屏时少见的其他重大题材新闻。"N号房"事件让公众愤怒和恐惧的是:26万人"围观"却只有2人举报,把作恶和变态当常态,"水面之下"人性的恶还不知有多少……这对标榜人权法制国家、儒家思想融入血液的韩国来说,是巨大丑闻与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7.
当某一事件具备了高关注度,同时出现导火索,次生舆情就会出现。"聚光灯事件"有五种构成因素:影响面广、影响巨大、切中当下热点舆情、屡发类似事件、涉及知名对象;可能引发次生舆情的两种导火索是:事件隐情、事件应对不当。次生舆情的具体发展程度,依赖于这七个方面的具体组合情况。  相似文献   

8.
陈斌 《传承》2009,(12):96-98
"波士顿倾茶事件"是美国革命历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历史事件。在英国政府何以强硬地对待倾茶事件这一问题上,目前我国学界尚无系统论述。面对"波士顿倾茶事件"的挑战,英国政府为了维护挽救旧有的、殖民地完全服从母国利益的体系而采取了一系列强硬的措施。而这最终又引发了美国革命战争。  相似文献   

9.
"波士顿倾茶事件"是美国革命历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历史事件.在英国政府何以强硬地对待倾茶事件这一问题上,目前我国学界尚无系统论述.面对"波士顿倾茶事件"的挑战,英国政府为了维护挽救旧有的、殖民地完全服从母国利益的体系而采取了一系列强硬的措施.而这最终又引发了美国革命战争.  相似文献   

10.
正前不久,顺丰快递员被打事件引发社会群情激奋。除了快递员之外,环卫工、公交司机、超市收银员等"社会身份较低"的底层劳动者常常成为这些自诩"身份高贵"者施暴的对象。诸如此类的"新闻"充斥网站,似乎已无"新闻性"可言,但这一次却大有不同。我注意到,顺丰集团总裁王卫在"第一时间"强硬表态:"如果这事不追究到底,我不再配做顺丰总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  相似文献   

11.
徐婷 《创造》2016,(7):62-63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新闻传播伦理失范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社会的传播领域,媒体总是浮在风口浪尖上,它是社会的窗口,每天都为人们提供鲜活的风景,因此总是备受社会关注.在这一过程中,新闻传播伦理问题被一次又一次的提出,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成为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曾广受关注的“北京广渠门遗孀上《完美释放》”事件入手,分析由澄清不实新闻报道这一动机而引发的“消费苦难”的质疑事件,探讨我国新闻传播伦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理性回归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张晓静  侯树河 《人民论坛》2011,(11):232-233
近年来舆论监督引发的新闻官司严重挫伤了新闻记者主动参与舆论监督的积极性。这充分说明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存在着重大的法律责任风险。在新闻舆论监督实践中要培养法律责任意识,在具体操作中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四位一体"新模式,以规避法律责任风险。  相似文献   

13.
<正>新闻摄影是新闻内容和摄影手段有机结合的产物,它兼备摄影和新闻的属性,对新近发生的、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图像报道(辅以简要的文字)。而纪实摄影因其在社会功效上与新闻摄影有相似的特性,从特定角度看,实则即不强调所报道事件当下"时间性"的新闻摄影。  相似文献   

14.
《公民导刊》2010,(1):1-1
<正>岁末年初,新华社评出2009年国内十大新闻,修正选举法实现城乡"同票同权"成为十大新闻之一。尽管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选举法修正案草案的新闻事件发生在两个月前,但社会对其的关注仍不减当初,关于选举法修订的讨论依然热烈,"同票同权"、"同命同价"、"同工同酬"等,仍然是新闻媒体上闪耀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
这张脸曾经被戏称为"国脸"。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每日7点,这张脸会准点出现在电视屏幕前,代表政府对新闻事件所做的最权威解读。  相似文献   

16.
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已经过去近一年了,这一事件不仅使美国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引发了美国国内党派矛盾的加剧。 2002年5月,在美国总统布什在2001年8月就被告知“基地”组织成员企图劫机的消息公之于众后,美国民主党严厉抨击布什在“9·11”前处理情报的方式,并呼吁国会立即展开调查。在国会举行听证会期间再次曝出有关“9·11”事件内幕的新闻,引起了情报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百年新闻经典》这套丛书收录了从1900一2011年间具有"重要事件、典型人物、重大意义、深远影响"的新闻作品。书中不仅介绍了中国近现代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还就新闻事件的时代背景和深远意义进行了精当点评,更能帮助读者从事件背后分析作者的表现手法,有助于提高  相似文献   

18.
拉萨"3·14"事件引发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持续的舆论冲突。这种冲突根源于文明的误解、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历史观的差异,并被国家利益分歧和西方新闻媒体的炒作所激化,以新闻舆论和社会舆论交锋的多种途径和渠道释放出来。现阶段,要深刻认识到西方媒体对华歪曲报道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明确西方国际新闻舆论在西藏问题上的危害性和牵制性,并为随时化解国际舆论危机做好思想准备。  相似文献   

19.
涉警群体性事件发生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社会阶层的分化、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是引发涉警群体性事件的社会性根源;社会利益分配失衡导致的利益之争是引发涉警群体性事件的经济性根源;基层组织管理控制的弱化是使警民关系复杂化、引发涉警群体性事件的体制性根源;刑事犯罪高发、社会治安形势复杂、公安机关职能作用发挥不力是引发涉警群体性事件的直接性根源。  相似文献   

20.
近日,陕西省子洲县曝出一起"替夫任职"的闹剧。该县何家集镇一在编职工长期脱岗,为保住"饭碗",在长达四年半的时间里,竟让妻子替其任职。更荒唐的是,顶替行为居然得到了镇党委会的认可通过。这一事件引发了网民的关注和热议。专家指出,这一事件是对人事任用制度的公然践踏,更折射出相关监管的缺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