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好的家风韩澎黄辉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二次全会上郑重提出,领导干部要管住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带头树立好的家风。重视家风建设,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共产党人也不例外。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孔繁森等模范领导干部都为我们树立...  相似文献   

2.
正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简称《条例》)规定:"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条例》首次将不注重家风建设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列为纪律处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党员领导干部发出了家风建设动员令,为党员干部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家风正则民风正,民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是党员干部事业  相似文献   

3.
感悟家风     
缪志红 《群众》2014,(8):76-76
人到了一定年龄,常会想起小时候的事情。有甜蜜的记忆,也有回忆的遗憾,最是难忘在儿时。家庭是成长的基础,家风是孕育子女成长的风向标。中国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拿破仑曾言“母亲塑造孩子的未来”。儿童启蒙学习始于父母,为父母者需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风是从儿时的件件小事树立起来的,家风家教时刻熏陶着子女,在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在待人接物的言行举止中,家风无所不在地影响着儿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操守。  相似文献   

4.
<正>家风是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更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党员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作风的重要表现,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因此,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建设  相似文献   

5.
王琦 《世纪行》2014,(2):48-48
<正>马年春节期间,央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关注。有"富二代"回答家风就是"不啃老不坑爹";有香港影星说家风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国比家大";还有小孩说家风就是"爸爸每周打我一次";而85后武静的回答就有些"调皮"了,她认为"家风"就是老公挣钱老婆花。(2月9日《华商报》)  相似文献   

6.
正陈云的品格风范在党内有口皆碑,而他言传身教,对家人、子女的严格要求所塑造出的淳朴家风,堪称共产党人家风的楷模与典范。"三不准"原则1978年,中央为陈云配备了一辆"红旗"牌轿车以便他从事国务活动时乘坐。他规定,不论是公事还是私事,家里任何人都不允许乘坐这辆红旗车。不准搭乘陈云的专车,这是陈云为家  相似文献   

7.
文老是毛泽东的表弟,与毛泽覃一同报考黄埔军校。曾系国共两党跨党党员,随朱德参加过南昌起义,脱党后被戴笠看中,进入军统,官至中将。淮海战役被俘后态度强硬,拒写悔过书。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文天祥的第23代孙,你们毛家还跟我家攀亲,娶了我家的文七妹呢!"  相似文献   

8.
正古语有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习近平总书记在12月12日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家风正,则民风淳。这并非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强调家风建设。率先垂范,好干部当有好家风"各级领导干部要教育亲属子女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明白见利忘义、贪赃枉法  相似文献   

9.
常青 《中国妇运》2014,(6):11-12
<正>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叫常青,是来自河南的全国"最美家庭"方秀云家庭的代表。90岁的方秀云是我的姥姥,她是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的儿媳,我是杨靖宇将军的曾外孙女。我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但"严要求,重责任,懂知足"是我们家世代相传的家风。1964年,杨靖宇将军唯一的儿子、我年仅37岁的姥爷因公牺牲。从那时起,我的姥姥不仅含辛茹苦地独自抚养子女,更以严明的家风家教,教育培养孩子,使他们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诚实敬业,报效国家。听姥姥说,姥爷去世时,他最小的儿子、也就是我的小舅舅在姥姥腹中只有三个月。姥  相似文献   

10.
牛振洲 《前进》2014,(6):60-60
<正>甲午春节过罢,"家风"这个淡出人们视野多年的词语,一时又成了公共关注的话题。在重提"家风"之时,我不禁想起一则"叔向贺贫"的典故。"叔向贺贫"来自于《国语》,讲的是发生在春秋时期的一个真实故事:叔向去拜见韩宣子,韩宣子正在为贫困发愁,叔向却向他表示祝贺。韩宣子不解。于是,叔向讲出了一番道理:从前,栾武子家里  相似文献   

11.
正前时去湖南韶山旅游,听毛泽东故居纪念馆的讲解员讲了这样一件事。1950年初,毛泽东故居前挂的牌匾写着"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家"。毛泽东知道后,大摇其头,连声说:不妥,不妥!"伟大"两个字不是封的,我不敢当,建议换一块门匾。湘潭县委经过几次讨论,并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上报湖南省委批准,1955年3月,原有门匾被换下,上屋场毛家老屋挂上了第二块门匾"毛泽东同志故居"。  相似文献   

12.
正老北京四合院门联,内容多与家风传承有关,图中所示门联为"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古人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党风政风清。良好的家风是抵御腐败的第一道防线,"清白家风不染  相似文献   

13.
《春秋》2017,(6)
正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万里,山东东平人,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他不仅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子女、身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极为严格,有着严格的家风、家规、家训。在他的严厉要求下,子女们无不遵循其"家风""家训",在极为平常的工作岗位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为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无私奉献,在教育子女方面也留下许多精神财富,其中"吃苦、求知、进步、向上",就是毛泽东教育后代最基本的准则。能吃苦,是毛泽东的家规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的子女都是在苦水里泡大的。长子岸  相似文献   

15.
正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家风,是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做到"廉以修身、廉以持家,培育良好家风,教育督促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走正道"。见贤而思齐。为更好地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由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和海南省档案局(馆)联合主办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档案展在省档案馆展出。展览以不同历史时期34位优秀共产党人特别是老一辈革命家感人的家风故事为主线,通过248件档案资料,诠释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与道德风貌。  相似文献   

16.
党有党风,政有政风,民有民风,家有家风。近几年来,党中央对各级领导干部树立良好的家风,管好家属和子女,再三强调,并有明确的规定。在我们身边涌现了许多严于治家的典型。党的好干部郑培民反复教导子女:“你们自己要争气,不可能从我这里得到任何关照。”儿子海龙在湘潭大学读了7年书,郑培民从没有用专车接送过一次。有一次,郑培民要到湘潭开会,上车时发现儿子想搭顺路车去学校,他立即严辞厉色、毫不客气地把儿子喊下车,叫儿子乘长途汽车去学校。现在,已经博士毕业并走上工作岗位的海龙感慨系之:“父亲教会了我怎样做人。”范匡夫的大女儿范…  相似文献   

17.
真知灼见     
正小家亦能大风范文/阮直央视街头的"家风"采访引发人们对家风问题的关注、热议,我也深有感触。我们民族的家风家教源远流长。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婚姻家庭关系契约化、圣礼化的国家。孔子主张"克己复礼"的"礼"就是"周礼",周礼中人际关系的核心就是把家庭成员之间的礼仪、仁爱、美德、敬老爱幼高于君臣关系,孔子在"复礼"之后又改造了周礼,君臣关系才高于了家庭关系。可见,家风于中国人有多重要。  相似文献   

18.
正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家风是民风和社风的风向标,领导干部的家庭建设特别是家风建设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新时期新形势对领导干部的家庭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定,"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面对或大或小的权力诱惑,如何把握权力的边界?摆正家庭角色与职业角色的位置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是关键,是一道"必答题"。通过分析近年来落马官员的堕落轨迹,  相似文献   

19.
吴筇 《创造》2014,(4):52-53
正作为官员尤其是高官来说,以良好家风在权力通向利益的可能性前自觉设限,应得到人们的一致赞许。前些日子,前国家主席李先念的女儿李小林谈到父亲对子女严格要求时透露,当年李先念为不允许儿女经商,曾在饭桌上对子女说,你们谁要经商,就打断谁的腿。李小林说:"父亲要求我们做普通人的工作,不要去  相似文献   

20.
学术卡片     
针对大学校园中"寻找毛泽东"热,思想政治工作要因势利导.首先,"寻找毛泽东"要逐渐向"学习毛泽东"转化.要引导他们把"视点"从毛泽东"私生活"转向作为政治家的毛泽东,通过对作为普通人的毛泽东的认识,逐步升华到对领袖、对伟人的深刻理解和敬佩.如果这种"寻找"停留在现在水准上,"毛泽东热"便不会持续和发展.其次,"寻找毛泽东"要从大处着手,但又要从小事做起;既要全面了解毛泽东,学习毛泽东的著作,又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学好毛泽东有关青年问题的几篇论述.再次,从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实际出发,用毛泽东过去一些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理论来指导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积极地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用毛泽东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