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娴子 《今日民族》2013,(1):32-33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世界公认的茶树原产地,植茶、用茶、贸茶的历史始于东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距今已达两千年。这里的六大古茶山是中国历史名茶——普洱茶的发祥地、原产地,滇藏茶马古道的源头,清朝普洱贡茶的采制、采办中心,底蕴深厚的普洱茶文化,源远流长。攸乐古茶山攸乐山位于景洪市辖区内,现名基诺山。东西长  相似文献   

2.
李树 《今日民族》2013,(3):45-48
群山、云海、蓝天、山寨、佛寺、神树、祭物、森林、民居、古树茶、台地茶,是景迈山的环境特征,如果深入到景迈山,你就会发现,那里除了有古老的普洱茶林,还有古朴的山寨、多彩的民族、淳朴的民风、优美的风光、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你知道普洱茶,不一定知道景迈芒景古茶山,古茶山位于滇南"普洱绿三角"。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有一片世界罕见的大面积  相似文献   

3.
《今日民族》2008,(1):I0002-I0002
本活动以“百年贡茶回归普洱,盛世普洱再写春秋”为主题,始终贯穿着弘扬普洱茶文化,振兴普洱茶产业这一主线。其间开展的文化和商贸活动,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反映了普洱茶及其文化、贸易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  相似文献   

4.
勐海有着悠久的茶史、丰富的茶文化,茶业一直是勐海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普洱茶市场的不断升温,茶文化热此起彼伏,茶价一再上扬,特别是野生茶和古茶价更是连连翻番。茶叶市场火爆拉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使广大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增加了收入,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但同时也出现古茶遭受过度开发,出现了掠夺式采摘等系列问题。为此,5月10日勐海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州、县代表对全县部分古茶园进行视察。  相似文献   

5.
“采茶阿妹唱茶歌,唱得古茶抽新芽,咿呀嘿呀咿呀嘿,采好茶呐采好茶,富裕满茶乡,凌云白毫茶……”4月29日上午,在凌云县茶山金字塔景区的万亩茶园里,1000多名身着各色民族服饰的群众一边采茶一边唱起了悠扬的采茶歌,壮观的场面,让前来参加凌云县第四届茶文化旅游节的嘉宾和客商们惊叹不已。  相似文献   

6.
茶的博物馆     
在昆明世界博览园的无数奇葩佳木中,有两株苍劲挺拔的古茶树,是来自景迈茶山的“移民”。景迈茶山是云南著名的六大茶山之一,是大叶种普洱茶的主要产地,位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乡,地跨景迈、芒景、大糯岗10余个自然村。在这海拔1100—1600米的亚热带原始森林中,绿涛翻滚,银色瀑布高悬,溪流欢快歌唱。茶树连片成园,其面积几何?估计数万亩。至今仍有28万亩的古茶林供当地群众采摘。这些茶树发芽早,叶质柔软厚实,白毫丰富,所含营养价值甚高。进入茂密的森林,但见参天的古木脚间生长着成片的茶树。其中最大的一株…  相似文献   

7.
贺薇  苏莉  杨志坚 《今日民族》2005,(5):F003-F003
2005年4月28日,“啪!”,一声脆响,随着云南省人大副主任梁公卿手中的长鞭一甩,并宣布“‘马帮茶道——瑞贡京城普洱茶文化北京行’进京马帮启程!”,一支由120匹骡马组成的大马帮,驮载着云南的普洱茶,走向北京!这次活动将是震撼全国茶界的一次活动,是云南打造“普洱茶”文化和历史品牌的一次大行动。三百多年前,云南普洱茶经五个多月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的“自然发酵”,进贡京城,其色味“享誉京华”。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最稀世难得的神奇物产,和最坚韧不拔的马帮精神,成就了普洱茶动人的魅力。三百多年后,云南普洱茶将再次历时五个多月…  相似文献   

8.
魅力茶都:普洱茶文化大展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七届中国普洱茶叶节,首届全球普洱茶嘉年华会、云南省首届普洱茶交易会4月27日至30日在中国茶城思茅举行。“一节两会”以打造“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共创”天下普洱”为主题,以弘扬普洱茶文化和振兴普洱茶产业为宗旨。连日来,精彩纷呈。高潮迭起的各项活动使思茅沸腾,让来宾和思茅各族群众不断感受茶都独有的风采,领略独特的民族风情。“一节两会”27日夜拉开帷幕,大型迎宾晚会《天下普洱》展示了茶乡人的热情,接着是隆重、盛大、古朴、气势恢弘的蔡茶祖;“马帮茶道,瑞贡京城”120匹马帮思茅扬鞭穿城而过向首都北京进发;第三届…  相似文献   

9.
正澜沧江流域古代濮人生活地区,因为种植了制作优质普洱茶的勐库大叶种茶,又创造了神秘、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使这里不但成了现代生产普洱茶的主产区之一,而且还在世界茶学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又在布朗族山寨后的大雪山上发现了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广、密度最大的野生古茶种群落,更为这里的茶文化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成了广大旅游、探险者最为关注和向往的秘境之一。  相似文献   

10.
云农(市)字〔2005〕34号各州、市农业局、文化局:为弘扬云南普洱茶文化,规范茶叶市场,推进云南茶产业和茶文化的发展,云南省农业厅与云南省文化厅决定联合举办“云南省普洱茶文化精品店”评选、认定活动,在全省认定一批云南普洱茶文化精品店。为切实做好云南省普洱茶文化精品店  相似文献   

11.
刘慧  杨通站 《当代广西》2012,(10):56-56
青翠的茶山,悠扬的茶歌,4月28-29日,2012年中国名茶之乡——广西凌云茶文化旅游节在凌云隆重举行。凌云,以茶显其大,诞生天下第一壶、天下第一锣,名茶之乡豪气让人顿生雄怀阳刚。作为全区40个旅游重点县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春节长假期间,台湾各地纷纷举办两岸文化交流活动。来自云南的普洱茶香、民族歌舞,来自河北的舞狮、年画,以及福建的杂技等,给岛内的春节带来浓浓的年味。自大年初一开始,"诸事吉祥·云茶联谊"茶文化交流活动在高雄佛光山与台湾民众见面。每天3场的普洱茶品鉴会座无虚席,活动持续到2月13日。据了解,每场品鉴茶会在沐手礼宾、静心调息、普洱茶品鉴等内容中,还穿插了茶道美学表演、普洱茶主  相似文献   

13.
300多年前,马帮驮着普洱贡茶进京,从位于云南西南部的思茅出发,途经四川、陕西、山西、河北等省,历经数月行程4000多公里,到达京城时只剩下70人。300年后的今天,也就是在4个月前,一队由120匹骡马组成的马帮同样将一驮驮生茶从思茅出发,沿原路线将于9月份抵达北京。届时,这些原生态的普洱茶将在北京拍卖。他们重温当年生茶途经不同地域和气温下自然发酵成地道普洱茶的历程,是为了让世界更加了解普洱茶,让普洱茶名扬天下。  相似文献   

14.
中国茶文化底蕴深厚,内涵磅礴。茶是中国人生活中的必需品,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茶在中国文化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茶文化具有明显的特征,首先是茶文化的民族性,其次是茶文化的历史厚重感,第三是茶文化本身孕育着鲜明的和合思想。因此,在新时期要大力弘扬中国茶文化之精神  相似文献   

15.
澜沧茶事     
戴江 《今日民族》2013,(3):29-33
澜沧县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追溯云南大叶种普洱茶千年茶文化时,必须提到的地方就是澜沧,这也是许多好茶之人翻山越岭,千里迢迢一定要到澜沧"寻根问祖"的原因……澜沧江—湄公河是东南亚最重要的一条国际河流,全长4900公里,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在越南胡志明市附近注入南海。这条河  相似文献   

16.
<正>"南方有嘉木,天下重普洱。"一片树叶子,成就了传奇普洱。据布朗族传说,茶祖叭岩冷种植茶园,并给后代留下遗训:留下金银财宝终有用完之时,留下牛马牲畜也终有死亡时候,唯有留下茶种方可让子孙后代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千百年来,茶作为国饮不知育养了几多大国茶匠,他们世代传承的手艺,延续着经久不衰的茶脉。光阴荏苒,时序更迭。日前,在普洱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普洱茶节上,人们被四位"大国茶匠"的故事所深深打动。他们以精益求精的专业  相似文献   

17.
甫入四月,普洱茶山万顷碧透,春芽吐新。  相似文献   

18.
1938年,为振兴中华茶产业,受当时中国茶叶总公司委派,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的范和钧先生与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张石城先生带领90多位来自祖国各地的茶叶技术工作者前往热带雨林深处的勐海县筹建茶厂。在总结吸收传统普洱茶产制工艺基础上,引入了机械制茶技术和设备。1940年,勐海茶厂(原名佛海茶厂)正式建成投产,从而揭开了中国普洱茶历史的新篇章。六十六年的不懈努力,勐海茶厂已成为当今首屈一指的普洱茶生产企业,大益普洱茶也因此成为茶叶行业中的著名品牌。云南七子饼茶和现代普洱茶人工后发酵陈化工艺的巨大成功,无不体现了勐海茶厂对普洱茶行业发展的卓越贡献。今天勐海茶厂已经步入了规模发展时期,拥有占地380亩的普洱茶综合加工厂,遍布各乡镇的茶叶收购组和茶叶初制所,以及重要原料保证的巴达、布朗山两个万亩绿色生态茶叶种植基地。大益普洱茶作为普洱茶顶尖产品,其大益七子饼茶(7572、7542、7262、7592、8582、8592、7672、7562等)、勐海沱茶、普洱沱茶、普洱砖茶、女儿贡茶、宫廷普洱等,几十年来一直被业内推崇为经典普洱茶的代表,成为无数茶人竞相收藏的普洱茶珍品。一心只为做好茶,大益茶人专注于现代普洱茶的科学研究与发展,为追求自然健康的更高生活品质,将继续创造更多的云南普洱茶经典。  相似文献   

19.
<正>品茶思源,因茶结缘,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民族"和合"文化的智慧。台湾茶文化与大陆茶文化一脉相传。追溯两岸的"茶缘"历史,早在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福建安溪乡民就开始入垦台湾,选择有山有水,地形与安溪相似的地方拓荒种茶。清嘉庆三年(1798年),大量的安溪人移居台湾,带去了茶苗,也带去了安溪的茶俗。台湾茶文化发展至今已有200多  相似文献   

20.
欧阳林夕 《创造》2006,(7):56-59
前不久有朋友问,何谓茶?我众皆不知如何回答是好,问者自答曰:南方有嘉木。其并没有给出最完整的“答案”。茶界知“南方有嘉木”者,应该必知“天下重普洱”。而这“普洱”既是地,亦是茶,普洱茶因普洱而得名,普洱因普洱茶扬名天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