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时代满足大学生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通过对新时代大学生美好精神生活需要的产生、内容和新时代特质的分析,发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在满足大学生美好精神生活需要方面存在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教育内容与多元需要之间存在落差;二是教育方式与主体体验之间存在不契合;三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新生活方式之间存在不协调。为解决这些问题,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三个方面的方法创新:一是通过"内容创新",满足大学生多元美好精神生活需要;二是加强"实践教育",提高大学生美好精神生活体验;三是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大学生网络美好精神生活的引导。  相似文献   

2.
探索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和一般规律,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注重实效,可以通过建立引导机制、建设学生组织、实行隐性教育、建设校园文化等途径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出现了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面对新的挑战,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革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内容与方法、优化传播路径,健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体系,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主体性、实效性和导向性。  相似文献   

4.
为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增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长江师范学院于2009年全面启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基地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基地是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文彦 《前沿》2005,(7):116-11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怎样才能在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坚持做到以人为本?这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方法已不再适应现实发展需要。要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可以借助其他相关学科专业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社会工作作为新兴专业,其专业理念与方法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新的资源。本研究以"新青年"高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例,探索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创新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的提高是促进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教育、引导以及政治人格塑造的功能.但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政治生活相脱离,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忽视了大学生的自主性,教师政治行为的失范弱化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积极性等因素导致了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异化.因此,需要通过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等措施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实现当代大学生由"自然人"向"政治人"转化.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大的实际和最主要的生活就是学习。笔者认为,学风建设既是公安高校学生学习方面的基本建设,也是公安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学风建设,对增强公安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学风是指学生群体在获取知识、培养技能…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要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与新变化。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下,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地位的巩固以及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健康都需要高度关注。加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环境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客观基础,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决策的基本依据。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必然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进行优化,就要厘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基本分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基本内涵和外延。创新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建设,就是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环境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军队建设的实际、贴近官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时代性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11.
将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应用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一种有效路径选择。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新青年"高校社会工作项目实践,针对大学生的发展需求与成长规律,探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工作的耦合点,通过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社会工作的内生机制,探索社区化、活动化与个别化有机结合的社会工作服务路径,发挥服务育人的作用,实现隐性与显性有机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创新。  相似文献   

12.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建设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思路,是指人们对创造新思想、新方案、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应用的思维指向和设想路径。思想政治教育学建设适应社会需要是根本的创新思路。因为社会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建设者最重要的最新动因,社会需要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建设提供创新环境和创新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学建设要在适应社会需要中实现创新,就是要从适应学生需要向适应社会全员需要、从适应教育需要向适应教育与管理相结合需要、从适应教育需要向适应教育与交往相结合需要的转变中实现创新。  相似文献   

13.
关注精神需要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需要是思想形成的源动力,关注精神需要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和衡量实效性的基本尺度。精神需要作为大学生需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研究大学生的精神需要并加以科学引导、调控和提升,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和效果。研究大学生精神需要的内容和特点,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只有重视大学生的精神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培养和锻炼优秀的需要品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事半功倍。才能为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提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需做到内容与时俱进、方法不断创新、载体不断拓展,这样才能为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陈英  张银芝 《传承》2009,(12):74-75
随著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网络舆情悄然兴起,同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树立阵地意识;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与针对性;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抓好队伍建设,做好网络舆情的"监、管、研"工作。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以创新发展为先导,全面激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机活力;以协调发展为保障,广泛凝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助推合力;以绿色发展为驱动,着力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生态;以开放发展为支撑,科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风尚;以共享发展为核心,精准把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是新时期"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理路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未来社会建设主力军的主渠道、主阵地,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必须科学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客观分析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寻求相应对策。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理路,既是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8.
随著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网络舆情悄然兴起,同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树立阵地意识;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与针对性;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抓好队伍建设,做好网络舆情的"监、管、研"工作.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教育的灵魂。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到政府、学校、社会、家庭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理念、体制和体系的创新。其中,理念创新是先导,体制创新是保证,体系创新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陈艳平 《传承》2011,(12):44-4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滞后的因素,加上社会变化复杂,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很大的挑战。所以当前必须要在工作方法及教育内容等方面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和教育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才能真正适应当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从而培养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合格优秀的建设者及接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