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家好!金秋十月,天高气爽,在这丰收的季节里,我们又相聚了。 上一期告别的时候,我们曾经祝大家各方面都有收获,也就是思想,工作,生活诸方面都取得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2.
我们浠水县十月村曾经是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50年代是合作化的领头雁,60、70年代是科学种田的排头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来,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再创业,以建设现代化明星村为目标,发扬“拼搏奋进、永不满足”的十月精神,使十月这个老典型焕发出新的光彩。到目前,村级总资产达1.3亿元;社会总产值3.74亿元,年创利税2031万元,村组积累500万元,村民福利200万元,村民人平纯收入达3368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实行“三高合一”,坚持走质效兼优的发展之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年十月本刊中文版创刊时,我们曾经把这本刊物看成是给海外亲人的‘家书’。自那时以来,我们陆续收到了海外亲人的许多‘回音’。他们热情地支持和鼓励我们,并提出很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本刊成为海外侨胞、华裔、台湾同胞和港澳同胞了解祖国大陆情况的渠道和加强联系的纽带。在大陆各地,许多人写信告诉我们,台湾同祖国大陆隔绝了三  相似文献   

4.
曾经见证的,正在感受的,即将拥有的一路走来,因为她,岁月里有我们共同的足迹,共同的声音.今年10月16日是她的60岁生日.60年的沧桑巨变,60年的不变情怀,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静静地向她述说,向她抒怀……——摘自华东师范大学校友论坛金秋十月,华东师范大学喜迎60华诞.60载上下求索,一甲子风雨兼程,曾经的光荣与梦想、...  相似文献   

5.
各位领导、各位同学、同志们:在金色的十月,迎着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吹来的和谐社会之风,我们迎来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建院50周年。在这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作为一名曾经在中央社院学习过的学员,我尤其感到自豪、感到兴奋!在这喜庆的日子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发来了  相似文献   

6.
十月寄语     
友谊在十月成熟爱情在十月结缘编读在十月微笑我们的心和读巷一起欢庆十月十月寄语@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7.
正收到今年第十四期《新华文摘》杂志,赫然看到一篇小说——《霾永远在我们心中》。这篇小说,我曾经在浏览《十月》杂志时翻到过。由于对这个标题颇为认同,当时蜻蜓点水地浅猎一下,内容大致略带科幻地讲了两对男女在雾霾笼罩的离语城和人工"干净"的新安都间徘徊的故事,夸张地描述了那些在环境污染威胁  相似文献   

8.
在去年十月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赵紫阳的报告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纪念阶段的理论.这一理论在我看来是并不陌生的,不但不陌生,而且是十分自然的.这是从空想的社会主义回到现实的社会主义道路上来.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过去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是很清醒的.在"文化大革命"时代,甚至把贫穷当成社会主义,说什么"愈穷愈光荣".曾经有一个外宾在"文革"期间来中国访问,回去以后写了一篇  相似文献   

9.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两国人民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在近、现代历史上,虽然两国之间曾经发生过短暂的不愉快的事,但是两国人民之间的这种传统友谊,却一直没有中断过。一九七二年九月,中日两国正式建立了邦交;一九七八年十月,又正式签订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揭开了中日两国关系史上的崭新篇章。当我们热烈庆祝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正式签订的时候,不能不怀念为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不朽贡献的鲁迅先生,以及他那些赞美中日人民友谊的瑰丽诗篇。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三年十月,在青岛召开的中国博物馆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上,我们曾经这样说:“贵州山川秀丽、气候宜人,人称被遗忘的避暑胜地。近几年来,到贵州高原旅游的国际友人和海外侨胞日益增多。人们发现,贵州的许多名胜古迹、民族文物和民俗活动就象有意安排那样,合理地分布在旅游线上,这是发展贵州民族文物和博物馆事业的一个难得的有利条件。积极地、有计划地在几条主要旅游线上兴办多种类型的民族、民俗博物馆,包括  相似文献   

11.
拉开,十月的窗帘,橘子又红。那是汗水与生命的凝炼。拉开,十月的窗帘,细读江山如画,香港也百舸争流,澳门也层林尽染。遥望远方,“9·11”的浓烟,依然在整个世界弥漫。伊拉克、阿富汗……有多少生灵涂炭。我们怎能不用心灵和生命守护我们美好的家园?拉开,十月的窗帘,是谁?为了祖国的和平,剑胆琴心,用智慧和鲜血透析了53年斑驳刑案;是谁?为了父老乡亲的安宁,数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日夜把人民安全盘点;枯叶,在黄土地上飘零点点,是谁?在平凡的日子里,收拾落叶片片,用生命温暖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冬天。拉开,十月…  相似文献   

12.
刘杰 《中国保安》2004,(20):38-41
一位哲人说过,谁也没有理由责备一个曾经十月怀胎的母亲的骄傲。可是重庆一位农村妇女却为自己曾经的十月怀胎而自卑,因为在此后38年的漫漫岁月里,她的儿子不曾叫过自己一声妈,更不曾赡养自己。于是忍无可忍的她一纸诉状将已是留美博士的儿子告上了法庭。 剜心割肉送儿去他乡 2001年4月25日上午,住在女儿家的袁和梅正在阳光下和老朋友们晒太阳聊天的时候,一位邮递员大老远地就叫她:“袁大妈,你家有一封美国来的信!” 罗清洁急忙从屋里跑了出来,在确认那封写满了英文的信就是自己的时,她迫不急待地拆开看了起来。袁和梅也和周围看热闹的人…  相似文献   

13.
《云南人大》2009,(10):1-1
金秋十月,是硕果累累的时节,是收获的季节。在这灿烂迷人的金秋,我们意气风发、豪情满怀,迎来了新中国六十华诞。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十月革命90周年。十月革命在我们这一代人生活中有过巨大的影响,我们大半生的思想、感情、工作和生活都是与十月革命有联系的。  相似文献   

15.
<正> 浠水县十月村,地处浠水县城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这里是十月大队。无论是原来的十月大队,还是现在的十月村,几十年来,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走过了一段光辉的历程。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这里是闻名全省乃至全国的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如今,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这里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各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红旗更加璀璨夺目。1990年10月,省委书记关广富同志来到这里视察后赞叹说“十月”了不起,“十月”的过去是全国全省注目的,现在在继承原来优点的同时,又有新的发展。“十月”的经验,“十月”的路子,“十月”的方向,在某种意义上讲,是黄冈的一面镜子,也是全省的一面镜子。从十月大队到十月村的发展变化,是中国农村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这个缩影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不断显示的过程,也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一代新型农民的思想觉悟、文化素质不断形成和提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从羲和“生日”探索十月太阳历产生的时代唐楚臣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刘尧汉教授、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卢央副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陈久金三位学者携手合作从社会调查入手,结合文献材料,由今溯古揭示了中国古代曾经通行过一种历法。这种历法的制定与月亮无关...  相似文献   

17.
今年十月一日,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周年。又值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胜利成功,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18.
(一) 毛泽东同志在《五四运动》一文中曾经指出: “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份。”①这里所说的“觉悟”就是指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影响下,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并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中国的革命问题。眼光远大,思想进步的革命知识分子,在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中,起了先锋作用。  相似文献   

19.
无产阶级政党执政以后,如何正确处理党同政府及其他组织的关系,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一个重大问题,它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俄国共产党(布什尔维克)首先遇到了这个问题。列宁当时从实际出发,对这个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1921年8月,列宁在俄共(布)十大的报告中曾经谈到:“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两年半以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所主张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现实,以十月革命为标榜,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再创造的结果。在创造的过程中,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将十月革命道路奉为历史样板,将其普遍性融于中国的现代化观念之中,又将中国的现代化观念提升到世界的高度。也正是在十月革命道路的引航影响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才走出了旧社会的怪圈,打破旧社会的秩序,超越资本主义理念,走出了一条适合的、具有中国印记的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因此,我们要以史明鉴,察往知来,不仅要深刻体悟十月革命道路的实质所在,更要明晰十月革命道路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当代启示意义,从历史中解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成功密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