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5 毫秒
1.
我生于一九五七年,因此作家古华在这次中国作协会员代表大会上送我一句话:你是「五七女儿」。我并不记得一九五七年那个非常时期,但从懂事起,就知道「自由」是一个极端可疑的字眼。小学时我坚信班主任的话就是金口玉言;自由,那是超越金口玉言的自由想  相似文献   

2.
老赶不上趟     
我今年七十九岁。当别人问我:「您高寿啊?」我总是伸着一个指头回答:「差一岁八十啦!」我生在北京。我的祖先原来住在黑龙江呼尔哈村,后来,南迁到辽宁,再以后,多尔袞统率满、蒙八旗大军攻占了北京,我的先人就在北京定居了下来,距今,已有三百多年了。别人问我:「您是哪儿人?」我总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五年三月十二日,是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逝世六十周年纪念日。孙中山先生安葬于南京市郊,迄今已有五十六个年头了。可是,仍有很多人不甚瞭解孙中山何故要葬于此。那是一九一二年孙中山辞退了临时大总统职务后,约胡汉民等骑马到南京钟山明孝陵一带打猎,走到钟山第二峯下面稍事休息,然后又继续向上攀登。当来到现在中山陵的位置时,只见此地「前临平川,后拥青嶂」,视野开阔,气势不凡,孙先生便笑着对左右说:「待我他日辞世,愿向国民乞一抔土以安置躯壳。「到了一九二五年,孙中山先生在北京弥留之际,仍以归葬钟山为嘱。  相似文献   

4.
开颜集     
巧妙的休息甲:「真把我忙坏、累死了,下班以后要给我老岳母买药,找木工做家具,给孩子们补习功课,还要买菜,洗衣服……」乙:「这样不影响你的休息吗?你怎么休息呢?」甲:「上班的时侯。」  相似文献   

5.
《春秋》1995,(1)
一那时,彭总在囹圄中,而我,则是他的「看守」之一。一九七○年七月二十一日,星期二,下午。部队在进行「擒敌技术」训练。我正忙于整理近年间学习历史的心得笔记。「六班长,提审去。」排长风风火火闯进屋来。我有点愣了。按惯例,提审都是上午的事儿。「几号?」「二号。」一号是彭总房间的编号,我们都是按房间编号称谓的。推开了一号房门,彭总木然站着,那眼神,似乎说:什么事?「到专案组。」他「唔」了声,大步走出了房间。「提审」的地点在北京西郊的一个军营里。两个专案人员在那儿候着,他们是「三办」的,即审查委员会第三办公室,是康生负责的。「提审」的时间有时相当长。这次倒是例外,约抽一支香烟的时间,门就开了。彭总大步走出来,边走边说:「要写的我都写了,既是组织的决定,我服从好了。」一个瘦高个说:「着重写入党前后的历任职务。」一个胖大个说:「从八岁写起,不写不  相似文献   

6.
《春秋》1995,(1)
谁是「鲁拥军」?驻河南省新乡市五四八五八部队三连代班长孙高山突然收到了一笔署名「鲁拥军」的汇款和一封热情洋溢的来信。信中说:「帮助一个军人和他的家庭,是我一个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天职。先邮去一千元人民币,略表我和爱人、女儿对一个亲人解放军的爱,对一个军嫂的爱。」孙高山顿时热泪盈眶。他和妻子已为患痴呆症的儿子耗尽家资、典卖家产,正处在负债两万多元的困境之中。谁是「鲁拥军」?这位素昧平生的人为什么要为我慷慨解囊?孙高山通过新闻媒介发出了「鲁拥军,您在哪里」的深情呼唤。经过多方查寻,终于得知「鲁拥军」就是青岛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建会员、个体出租车学雷锋联组组长李高令。当记者蜂拥而来纷纷采访时,他说:「我从《山东青年》报上看到了孙高山面对爱子小飞飞患痴呆症的巨大不幸还默默地在本职岗位上勤奋工作,军嫂纪翠阁耗尽家资,仍全力支持丈夫奉献军营的感人事迹,心情很不平静。我和孙高山并不相识,我们平时不是常说亲人解放军么?亲人家里有了难事,我们总不能光说不管吧?」是的,他没有光说不管,而且,从今年元月起他开始每月给孙高山寄去一百元,继续为孩子治病。  相似文献   

7.
匿名电话     
我曾在电信公司待过不长的一段日子。我接待的第一个客户林,后来成了我的朋友。那是一个晴朗的冬日午后,刚上班,门外急匆匆闯进一个人来。未等我说话,他已焦急地开了口:“请问同志,能不能帮我查一下最近是谁经常给我  相似文献   

8.
「过去,我从来不懂得什么叫做友谊,更不懂得什么叫做爱情。只有「君臣」、「主奴」,没有「夫妻」、「朋友」。如今,我有了朋友,有了真正的伴侣。一九六二年的五一节,我和李淑贤建立起了我们温暖的家。这是我平生第一次有了真正的  相似文献   

9.
由「功能性腰痛」這类非器质性疾病所致的腰痛,通过体疗是可以治愈的。「退着走」,就是一种体疗方法。「退着走」疗法是以连续退走为主要动作,用以锻炼腰背部肌肉,增强肌力。这种疗法,来源于我国传统的体疗健身术——太极拳中的一个动作。腰肌劳损患者的腰痛,主要由于腰部的肌肉和韧带强度不够,脊柱  相似文献   

10.
浴乐     
七旬高龄的舅舅要从台湾回福州探亲,去机场接他时,母亲嘱咐我:要让舅舅下榻有温泉的饭店,舅舅在家时爱洗「汤」(温泉)。行装甫卸,我就在卫生间的浴缸里放满温泉水,请舅舅洗浴。舅舅说:「饭店里的热水我洗多了,福州街上如今还有没有汤池店(澡堂  相似文献   

11.
寻家记     
一年前,开放探亲时,我又喜又悲。喜的是:离乡背井几十载,终于可以回家乡了。悲的是:我离家时只有十几岁,又目不识丁,弄不清家在何处。眼看着和我一起住在台北县汐止镇的老兵,一个个排队办理回乡签证,我气得一个人躲在房子里,跺脚捶胸地痛哭,茶不思饭不想,竟大病了一场。一年多过去了,我的许多同伴陆陆续续回大陆探亲,又高高兴兴地返回了台湾。同伴对我说:「你尽管回大陆去,家乡每个县都设有台湾同胞接待处。那里的官员和和气气的,热心为我们服务。请他们帮忙,你的家一定能寻得到。」于是,我鼓起勇气踏上了归途。三月三日,我到达了广州,再往哪儿走呢?我回忆离家时的情景:那是一九四四年,为了谋生,母亲将我讬给一个在国民党部队当小官  相似文献   

12.
「妈妈,快来呀,大哥有消息了。大哥从大陆的江西省南昌市来信了。他很好,已儿孙满堂,还当了江西省台湾同胞联谊会的副会长呢!」小儿子一面高声地呼喊着,一面把他大哥吕英随信寄来的「全家福」照片递到母亲手里。老人手捧着大儿子一家的合照,端详又端详,喃喃地说:「我已四代同堂了!」接着,又转向坐在一旁喝茶的送信人——日本朋友山口正夫先生说:「得感謝你这位大恩人!」不久前,山口正夫先生到中国大陆旅游,吕英接待了他。在游庐山时,吕英对他谈起了几十年跟台湾亲人的分离之苦,引起了他的深切同情。他爽快答应回日本处理一些家务事后,专程去台湾为吕英找亲人,帮助他们一家沟通联系。今天,终于如愿。山口正夫先生还对吕母表示,在台湾与大陆尚不能通邮时,愿意继续帮助他们转递信件。吕母得知事情的始末后赞叹说:「山口  相似文献   

13.
从前有句老话:「人过中年万事休」,而我的人生却是从四十岁后才真正开始的。近几年,除工作之外,在美国出版了我用英文撰写的两本书,在国内也出版了几本我编译的书,此外还为海内外报刊写了不少文章。记得前些年曾有人给我看过「手相」,说我「大器晚成」。当然,这不过是一种玩笑罢了。了解我底细的人都知道,我今天能够在工作和事业上取得一些成绩,其实也是很不容易的。我出生在河北农村,一九五一年搬到北京。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我叫李菲菲,今年18岁,阳城县凤城镇卫家凹村人,现在是阳城一中高二学生。我8岁那年,母亲苗小海遭村霸殴打,腰部致残,生活不能自理,长年卧病在床。后来我一家被迫迁居下李村,住在一位亲戚的三间旧房子里,我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开始了自己的学业,由于家中贫困,仅靠父亲李锁柱每月  相似文献   

15.
赴港会二哥     
去年盛夏之初,我和久居台湾的二哥相约在香港会面。在车站上见到他的时候,我们双手紧握在一块儿,都激动得流下了泪水。这泪水饱含着兄弟的真挚情谊,饱含着兄弟之间久别的酸楚。到了公寓大楼,侄女(二哥的二女儿)和她的孩子们早在家里等候我们。我和二哥分手时还没有二侄女,如今她已是年近四十的人了。五时许,侄女婿驾着汽车回来,经二哥介绍,他客气地说:「没能按时接叔叔,请您老原谅。我只能下班去接,到车站没接着,我知道您老已经到家了。」晚饭后,我和二哥住在侄女为我们准备好的房间里休息,二哥急切地问:「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我说:「怎么过来的!?  相似文献   

16.
阳春四月,我们在北京饭店访问了旅美台湾作家陈若曦。陈女士身著绿底白色碎花的连衣裙,脚穿一双平跟褐色的皮鞋,乌黑的短发,清秀素雅,爽朗大方;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充满着活力。她热情地给我们倒茶,坦率真诚地跟我们交谈起来。「我怀念的还是中国人」这是陈若曦女士一九七三年出国以后第二次回来参观访友。她高兴地对我们谈到这次回国的感受,连连说:「变化太大了,太大了!」她感到,最大的变化是人们思想的开放。一九八二年她回来时,就已感到比「文革」时有很大变化,但人们仍心有余悸,不少跟她谈过话的人都特意嘱咐她:「陈女士,我们谈的,你可别写进文章里去啊!」这次回来就不同了,在交谈中人们敢于批评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以至自己的上级。陈女士说:「这次没有人跟我打招呼,有的还在我面前讲某某领导人如何如何。我还跟他们说,你们目无尊长啊!」说着,她爽朗地大笑起来。  相似文献   

17.
在一群白鸽和成片花草中,一位天真的小女孩抱起一只白鸽亲吻着;两个男孩在给两头相斗的公牛劝架,同声喊道:「不许打仗!」……眼前这些出自中国少年儿童之手的绘画,以不同的题材和手法,表达了他们与世界各国小朋友的共同心愿:「我爱和平」。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北京儿童少年活动中心举办了这个以「我爱和平」为主题的儿童画展。包括本刊选登的儿童画在内的一百八十三幅画,是从全国各地幼儿园、少年宫、小学校征集的四千幅作品中评选出来的。作者最小的只有三岁,最大的十四岁。儿童少年活动中心的美术教师龙念南说:这些作品描述了和平的生活、建设,表现了孩  相似文献   

18.
读者信箱     
我喜欢读的专栏我最爱读《国内要闻简报》专栏,尤喜工、矿、交通等项建设的文章,如。「矿山捷报」一类精简的报道。其次,关于我国传统健身法的「保健」专栏,如:降压的按摩法,我实践了两年,确实疗效甚好。经建专栏的文章,如:「都江堰的工程」图文并茂,为侨胞奔走相告,聚会时的热门话题。民族与社会的《羌寨宿留记》,锦绣河山的「小三峡」都是多数侨胞爱读的文章。插图也都精美。贵刊绝少刊登有政治性却没内容的哄骗侨胞的文字,这是海外读者所欣赏的优点,希望能继续保持这摆事实的传统风格。说到增刪,不知是否可增加  相似文献   

19.
亲人喜相逢     
老船友重逢东山县是福建省最南端的一个海岛。有一次,东山县一只机帆船和一艘台湾钓鱼船在台湾「浅西」渔场相遇。东山渔民得知台湾渔民正愁没有鱼饵的情况后,便立即挑选了两筐鲜鱼给他们送去,还拿出烟、茶招待台湾渔民兄弟。攀谈间,老渔民黄北看到一位说话带东山腔的台湾渔民,觉得十分面熟,没等他开口询问,对方主动自我介绍说:「我是东山人,以前在家乡同何头船老板走船……」黄北一听,高兴地叫了起来:「我的老船友!想不到在这里见到了你。」对方很快也认出了他:「你就是黄北哥!」两位当年风雨同舟的好伙伴就这样重逢了。这位台湾渔民紧拉住黄北的手,询问了亲人的近况和家乡  相似文献   

20.
亲爱的朋友, 面对今天这巨大的欢乐和友情, 我真想拥抱你们每一个人! 可是,我不能! 生活是这样美好, 以至我不敢回想我那段悲惨的命运。 那是1997年春节前夕的拍片途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