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三次崛起     
杨冬权 《传承》2004,(4):9-10
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给华国峰、叶剑英和中共中央写了一封信。这封信是在当时党内许多人强烈要求邓小平出来工作的情况下写的。此后三个多月,邓小平便第三次恢复领导职务,重新崛起在中国政坛上。邓小平第一次政治挫折发生在1933年。他因为在中央苏区执行毛泽东的土地革命政策,而被当作“毛派头子”,受到撤销职务和“党内最严重警告”的处分。直到1935年初遵义会议前夕,他才又一次担任中央秘书长。第二次政治挫折发生在1966年。这一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他被剥夺一切职务。林彪反党集团灭亡后,1973年,邓小平恢复国务院副总理职务。1975年…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在他的政治生涯中走过了一条“三落三起”、“三下三上”的坎坷不平的道路。第一次,发生在30年代中央苏区;第二次,发生在“文化大革命”申,1966年被撤销一切职务,1973年后复出;纫5次,发生在1976年周总理过世后,邓小于同志被诬陷为“右例问案风”的“民间”,再次被糟误地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直到“四人写”救出门以后,1977年7月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才恢复党政军的一切领导职务。其边境之改、挫折之大,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邓小平同志是怎样对待政治沉浮,怎样起过坎坷走出逆境的?这其中的经验、方法和智慧…  相似文献   

3.
百年凝眸     
今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怦然心跳,回首凝眸。邓小平的一生和中国的命运紧紧相连。“未出土前先有结,凌云深处总虚心”。邓小平的人生道路崎岖不平,一生经历了三次大的挫折,其中的任何一次都是常人难以逾越的,而他不仅没有被压垮,反而越挫越勇,他不断探索,最终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路线的总设计师,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富强之路。“他是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领袖”。他以伟人的胸襟和超人的胆识,制定改革开放的政策,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因为邓小平,中国有了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窗口,有了现代化的深圳;因为…  相似文献   

4.
早在1979年,邓小平接见外宾时就说过:“中国本世纪的目标是实现小康。”1984年,邓小平又进一步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是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他解释说:“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八百美元。”“中国现在有十亿人口,到那时十二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如果按照资本主义分配方法,绝大多数人还摆脱不了贫困落后的状态,按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就可以使全国人民普遍过上小康生活。”(《邓小平文选佛三卷第64页)现在,2000年已经来到了,本世纪末“可以使全国人民普遍过上小康生活”吗?…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从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出现了三次飞跃,三次飞跃各具特点:邓小平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制度建设为保证,以从严治党为抓手;江泽民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拓了党建理论的新纪元,解决了党在新时期的执政基础这一新问题,提出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新命题;胡锦涛是把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提升为党的指导思想,为了实现“第一要务”强调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通过建立和落实具体的可操作的严格制度来加强党的建设。三次飞跃的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讲:“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①。一直到南方谈话,他至少有十次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仅《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就收入8次),促使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成就辉煌。无论是与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相对比,还是与当代西方经济学相较衡,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都是创见。当代世界的西方人和东方人,外国人和中国人,对邓理论都曾经和正在议论纷纷。中…  相似文献   

7.
选拔和培养年轻干部历来是党的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世纪之交 ,江泽民总书记最近向全党提出要不失时机地抓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 ,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机会难得 ,人才难得选拔培养年轻干部是邓小平生前一直十分关心、多次强调的重要问题。他不只是从保证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通常意义上论述这一问题 ,而且从世界历史大转折 ,中国历史大转折 ,中国向何处去 ,中国如何抓住机遇 ,发展自己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论述这一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以下简称“三卷”)被邓小平称作他向党和人民所作的“政治交代”。在“…  相似文献   

8.
《现代领导》2014,(9):40-41
1979年7月16日,邓小平从安徽来到上海,下榻在“414招待所”(即西郊宾馆)。这里林木茂盛,环境幽静,但此时,邓小平的心情却并不平静。因为,他想起了1975王洪文在上海说过的一句话——“十年后再看。”1975年1月,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结束后不久,周恩来病重住院。是年7月,在毛泽东的支持下,“文革”中被打倒的邓小平复出,代替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毛泽东此举让王洪文自感接班的希望将要落空,他跑到上海叫嚣:“十年后再看。”那一年,邓小平71岁,而王洪文刚满40岁。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创立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解决了社会主义经历长期探索而没有解决的重大课题,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①一、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邓小平以巨大的政治理论勇气,对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卓越贡献。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首先来源于他巨大的政治理论勇气。60年代初,“公共食堂”被认为是“必须固守的社会主义阵地”。邓小平认为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他到北京郊区进行农村调查,了解到群众不愿意吃食…  相似文献   

10.
王子君2003年5月到满洲里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工作,先后任保安员、押运员、守库班长、押运车长。他热爱本职、努力工作、大胆管理,当好兵头将尾,多次受到表彰,两次被市公安局评为“先进工作者”,四次被公司评为“优秀保安员”,他所带领的押运车组三次被公司授予“优秀车组”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1.
王宪国 《传承》2004,(4):12
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而这一次新的革命,正是由邓小平亲自发起的。1978年9月,邓小平访问朝鲜归来后,到东北地区视察。他在听取黑龙江省委的汇报时说,我们国家的体制,包括机构体制等,基本上是从苏联来的,有好多体制问题要重新考虑。在辽宁听取鞍山市委的汇报时,他又说:“我们要在技术上、管理上都来个革命。现在我们的上层建筑非改不行。”从这些谈话中,人们已经能听出他决心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声音10月11日,邓小平在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又明确提出了“改革”这个不久就在中国使用得最为频繁的词。他说:“各个经济战线上不…  相似文献   

12.
论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特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发展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电脑统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发展”共出现558次。邓小平的发展思想内涵丰富,见解独到,它的特质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一、发展的方向性———坚持社会主义强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是邓小平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质。邓小平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就是说中国的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并且他告诫倘若中国不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严重后果,“中国要解决十亿人的贫困问题,十亿人的发展问题。如果搞资本主义,可能有少…  相似文献   

13.
《传承》2006,(Z1)
第一次起落“:毛派头子”1931年7月,邓小平从上海乘船,经广东、福建赴江西,8月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瑞金,担任了中共瑞金县委书记。1932年5月,邓小平调到瑞金以南的会昌工作,担任中心县委书记,并兼任江西军区第三分区政委。在会昌,邓小平坚决贯彻执行毛泽东的正确路线。1933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临时中央全面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路线,反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主张。3月底,邓小平被中央指责执行了所谓“纯粹的防御路线”,一度被关进监狱,他的会昌中心县委书记和江西省委宣传部长的职务也被撤销,并受…  相似文献   

14.
作为当代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政治家,邓小平同志十分注意研究政治问题,善于从政治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他教导我们“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学习领会邓小平同志这一思想,对于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的讲话精神、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体会到,讲政治,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什么说讲政治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邓小平同志的有关论述中找到答案。1979年3月,邓小平曾指出政治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在现实斗争中的根本利害”。因…  相似文献   

15.
奔向新世纪     
中国共产党以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为指导,进一步统一思想,为“十四大”的召开做了充分准备。1992年10月,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93年,针对发展中的一些过热问题,中央决定加强宏观调控力度,抓住机遇,深化改革。经过三年努力,宏观调控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从发展过快到“高增长、低通胀”的“软着陆”。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走到他生命的最后时刻。24日载着小平灵柩的车在从五棵松到八宝山殡仪馆的笔直…  相似文献   

16.
浅论邓小平的人才思想贺凯平邓小平同志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出发,在领导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关键时期,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论断。在人才问题上,他发表了一系列的论述,体现了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核心内容。他以...  相似文献   

17.
对“一国两制”构想的再认识──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笔记胡公展邓小平著作中,第一次正式出现“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提法,是在他会见美国乔治城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代表团的谈话中,而冠以这个谈话的标题是《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邓小平文选》第三...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点将﹄荣毅仁﹃出山﹄李焕志邓小平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他一贯尊重和关心各界民主人士,真诚地同他们交朋友,团结他们一道工作。他三次“点将”荣毅仁,就是典型的史例。50年代,邓小平和荣毅仁交往不算很多,但是,他对荣毅仁是了解的。解放上海时,荣毅...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这是我党正式文献中第一次给予邓小平同志这样崇高的、恰当的评价。邓小平之所以能够成为这样一位旷代伟人,对于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非凡的贡献,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可否认的是,这与他敢于和善于实事求是的伟大风范分不开。风范是指杰出人物身上具有的某种崇高的风度。气派,某种超凡的人格魅力。在邓小平同志身上最突出的风范,就是…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关于权威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指出“中央要有权威”“中国的未来要靠新的领导集体”“要有意识地维护一个核心”,我们要时刻牢记邓小平同志的教诲和嘱托,坚决维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权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