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湖南省14个地级市划分为五大经济区域,运用2003-2013年的数据从金融资源区域分布和金融资源区域结构角度分析湖南省金融资源配置的现状,运用Theil指数对划分的五大经济区域进行金融相关比率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各地区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金融资源配置存在显著的区域内和区域间差异,其中区域间差异明显大于区域内差异,且金融资源配置密集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而金融资源配置稀缺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偏低,这种差异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为了进一步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相关的金融政策应该更多地向落后地区倾斜,并鼓励发达地区支持落后地区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上实行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导致各地区之间、地区内部各地之间的经济金融发展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性。而经济决定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相适应,金融发展也呈现较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金融发展的东西差异尤其显著,主要表现在西部地区的金融创新不足。造成西部金融受抑制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金融体系改革与西部金融相关制度供给的相对不足。如何打破区域金融的非均衡发展和消除西部金融对经济的抑制,是本文要讨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地理位置差异所导致的空间资源分布不均形成了区域经济的初始差距,这种自然差异将通过对市场规模的影响转变为市场差异。在资本自由流动的市场中,市场差异将实现对利润率的高低划分引发资本的区域流动,而金融资源禀赋的非对称状态将导致区域间产业发展的更大差距,并通过市场与产业间的互动机制使经济差距变化速度逐渐加快。这是一种经济发展所伴生的消极效应,对于金融差异的缩减需要政府的宏观指导。  相似文献   

4.
中国实施统一的金融政策没有考虑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距,这种金融政策在推动东部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拉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延缓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步伐。本文分别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了统一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了要实施差别的区域金融政策,并与其它相关政策相协调,才能更好的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汪耿 《求索》2011,(6):45-47
研究中部区域收入差距具有较为典型的意义。本文通过对1994-2009年湖南省内不同区域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MLD指数的(动态)测度与分析,发现在测量期间内湖南省区域收入分配差异总体呈持续扩大趋势,湘东、湘中、湘西区域间收入差异是影响全省收入差异的主要因素。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均衡地区间支付转移水平是解决收入差距日异扩大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高速铁路是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消除地区差别的重要基础设施,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区域间经济资源的大进大出、快进快出,增强对边远内陆不发达地区的路网覆盖能力,加快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加速落后地区脱贫致富进程,推动沿线经济走廊和经济带形成,促进第三产业的结构升级和水平提升,消除地区分立,助推全国性统一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以及提供高品位、高附加值的铁路运输服务,有效满足不同地区经济要素流动的多层面、多类型和多选择性需求,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7.
通过运用基尼系数、对数离差均值和泰尔指数对2006—2016年我国农村金融的区域差异进行测度,然后利用Fields分解法和PVECM模型对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作长期特征性分析。研究发现,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四大经济区域间的农村金融差异有显著拉大的趋势,而各区域内部差异有明显逐步缩小的迹象,但农村金融的区域内差距仍然构成区域差异的主体。从农村金融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来看,城市化水平、社会信用体系、法制环境和农村经济效率水平是形成农村金融区域长期差异的主要原因。为此,需推进农村地区的市场化改革,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实现城市化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以此夯实农村金融健康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8.
金融资源是经济持续成长的强大推动力,对经济发展具有先导作用。然而,海南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已经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持续健康运行产生了日益严重的不良影响。尽快缩小各区域的发展差距,实现均衡发展,是当前海南和谐社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用科学发展观关注长三角金融合作与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国家战略和长三角整体利益出发,立足于寻求长三角地区金融联动的有效策略,深入分析了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金融资本流动的特点,通过对长三角主要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以及当地工商银行经营质态的比较论证,剖析其优、劣势所在,认为在目前体制、政策、规则等逐步理顺的背景下,区域间金融合作、互动已具备了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如何拓展思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加强两省一市间的金融合作与互动,对于加快长三角整体金融发展,形成长江三角洲的区域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广西在金融与经济发展方面均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深入剖析其重点城市及下属县级单位的发展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截取了2007年和2012年两个代表性年份的市域数据和县域数据,运用"聚类分析法"分别在市域和县域层面对样本点分类,并根据金融与经济发展指标将各市以及各县归纳为金融经济双强型、金融弱经济强型、金融经济双弱型三类。研究结果表明,经过6年的发展,广西各地经济增长显著,但在金融方面,柳州、防城港等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金融压抑;县域地区资源配置的"马太效应"越显突出。  相似文献   

11.
张颖 《求索》2012,(4):14-16
本文以分析区域统筹发展和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的关联性为切入点,概括描述了以区域统筹发展为导向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具体实施,并着重对财政转移支付的区域效应进行分析评价,认为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作为实现地区经济均衡发展、促进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共同富裕的一种重要的政策措施在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速度差距、增强区域间经济发展均衡性、有效缓解区域间财政困难程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地区间统筹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前进论坛》2021,(4):61-61
当前绿色金融发展还存在着一些短板和弱项:一是区域间发展不均衡。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强化政策激励引导、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走在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前列,相对而言,部分地区绿色金融发展的担当意识和创新意识还相对不足。二是服务经济力度不够。  相似文献   

13.
韩磊 《群众》2020,(6):50-51
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江苏形成了完备的实体经济体系,有力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提升了国际竞争力。在金融发展超前化与过度化、实体经济收益率增长乏力、金融资源在实体经济层面错配等因素影响下,江苏实现金融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金融服务若仅着眼于如何促进金融为实体经济筹集和配置资金,虽能应对实体经济资金短期约束问题,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构建高质量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体系,需要突破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局限,实现金融资源供给与实体经济企业需求的对接,疏通金融资源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环节效率,实现金融服务供给与实体经济需求的有效契合。  相似文献   

14.
王丽颖 《长白学刊》2013,(2):109-112
中央银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之间的实施效果有着较大不同,制约了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并进一步加剧了各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作为欠发达地区的代表吉林省和发达地区的代表浙江省,二者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开发程度、产业结构和金融环境等方面的不同,货币政策效应呈现出明显差异。为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央银行可在统一货币政策指导下,对再贷款、再贴现、窗口指导等货币政策工具作适当的区域化调整。  相似文献   

15.
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对缩小地区经济差距,构建"中国梦"具有重大的意义。国家金融政策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发挥金融的重要支持作用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当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分析民族地区的金融政策的演进历程,归纳民族地区金融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民族地区金融政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中部农村崛起与区域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金融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越匹配,金融对区域经济的渗透力就越深入。本文运用区域金融理论,对区域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结合我国中部农村的实际情况和中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培育与中部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支持中部农村崛起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黎海珊  ;单美姣 《求索》2014,(11):63-67
关于金融效率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现有研究视阈多数仅锁定为正规金融,导致中观层面的"金融"概念"跛行"。鉴于此,借鉴C-D生产函数和OLS、2SLS、LIML、GMM及IGMM方法,围绕非正规金融整体效率及其区域差异展开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村人均非正规融资每增加1%可以带来人均农业产值1.5%左右的增长,表明非正规金融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面富有效率,并且各地非正规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空间差异,东部地区非正规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次之而西部居后。应积极引导非正规金融规范发展,进一步发挥其比较优势,使其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18.
经济区域化是生产力社会化和地区分工协作发展的必然结果。“区域”是一个范围很不确定的空间概念,它主要由先进技术区、中间技术区和传统技术区构成,其空间范围不等同于现行行政区划。它更主要是个利益主体的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内和区域间的资源配置无不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其人才资源的配置也不例外。(一)区域人才资源配置是社会复杂劳动地域分工的客观要求。一方面,区域内的经济优势有赖于智力因素来发挥;另一方面,人才也需要通过一定的社会复杂劳动的具体空间和形式实现其“资本”的增殖。这就是说,区域人才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是各国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缩小地区差距,尤其是在促进落后地区的开发方面,都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在此过程中二者必然存在差异性。分析这些差异性及其产生的原因,将为我国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提供有益启迪。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开发落后地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一、开发手段的差异发展中国家在落后地区开发中比较重视运用国家干预手段,发达国家则比较重视市场机制调节。从国外的总趋势来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落后地区的开发都是在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的共同作…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讨论了中国西部面临地缘经济的挑战,阐述中国西部的地缘优势,提出中国西部地缘经济存在潜在空间,应加强中亚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推动区域间生产资本同区域内产业资本的融合,使生产资源在区域之间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更好地引导企业发挥地缘优势,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提高地区知名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