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日月同辉     
《台声》2015,(17)
<正>日月同辉,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字典说,是由于地球绕太阳与月球绕地球的转动周期不同,造成太阳和月亮同时出现,日月光芒便交相辉映。于是,字典记载,民间认为日月同辉是天文学上的奇观,所以当日月同辉出现时,往往以为国家、民族有吉祥的大事发生。我不迷信,但崇尚事实。2015年9月3日,地球的东方中国上空出现了日月  相似文献   

2.
阴影舆海市蜃楼西川我长大成人,我有了阴影。我对它不可能视而不见,除非它融入更大的阴影——黑夜;而黑夜是什么人或什么东西的阴影呢?地球的阴影投射于月球,是为月食;月球的阴影投射于地球,是为日食。阴影的反面是火焰,阴影是我们认识太阳的唯一依凭。在我们的日...  相似文献   

3.
夏燕 《观察与思考》2009,(13):44-45
当月球绕地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个天体连成一线时,月球就遮住了太阳光,从地球上看,太阳也就缺掉了一块,甚至全部看不见,这就是日食。目全食是日食天象的一种,即太阳全部被月球遮掩。能看见日全食的地方叫日全食带,日全食带极其狭窄,也就是说,每次日全食世界上仅有很少地区能够看见。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中国将发射着陆器与月球车降落在月球背面,开展联合科学探测,这是人类首次发射探测器着陆月球背面。我们将充分利用月球背面的特殊条件,开展甚低频天文观测和其他一系列科学探测,取得第一手创新性探测成果。我们在地球上永远只能看到月亮的正面,我们永远看到的就是这半个月亮。两亿年前的恐龙看到的月  相似文献   

5.
在宇宙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作为太阳系中八大(原以为是九大)行星之,受太阳引力的吸引,有规律地围绕太阳旋转,形成地球上一年四季有规律地变化,同时地球自身又有规律的自转,形成地球一日昼夜有规律的转换,使得地球上的居民看到朝阳和落日。但是,数干年前的欧洲人,应该说是人类最有智慧的一群人,凭着眼见为实的常识,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下落,第二天,又周而复始。  相似文献   

6.
人类曾几涉月球迄今为止,地球人类已成功地乘坐宇宙飞船、六上月球,计有12人曾在月球上行走。1969年7月19日,美国宇宙飞船阿波罗二号上的登月舱成功地在月琢上登陆。人类首次在月球上行走,收集了月球上的尘土及岩石样品,拍摄了大量照片,安放了月震仪及测量...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9,(1)
正今天,人类已经知道,地球上的生命演化约有40亿年时间,最初的生命在海洋中产生,生物演化又经历过数次从海洋到陆地,再从陆地到海洋的嬗变,这一切都离不开水。月球、太阳的引力又与海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注定了月球与地球生命和人类的演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正将最前沿的航天科技工程与孩子们的科普教育相结合,一直是中国航天工程的特色。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陪伴地球已经超过45亿年。它对地球地轴指向、自转稳定、周期潮汐、夜晚照明等有着巨大意义。由于地球强大引力的影响,月球也付出了很大代价:地球将它的自转周期减慢为与围绕地球公转周期完全一样,也就是潮汐锁定。  相似文献   

9.
那个夜晚     
那个夜晚刘学林那个夜晚没有月亮。那个夜晚是1993年11月28日的夜晚,农历正好十月十五,本该月圆如盘,清辉似水,然而天空阴沉若巨釜倒扣,隔绝清辉,造就了那个夜晚没有月亮的氛围。那个夜晚非常寒冷,第一场冬雪刚刚化尽。梧桐树叶被陡然而至的严寒冻死在枝头...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9,(36)
正1. 1月1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线仪式在京举行。2.中共中央机关刊《求是》杂志从2019年1月1日出版的第1期起全新改版。3. 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月球奥秘     
<正>“离奇”的身世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它与地球形影相随,关系密切。人类对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对月球也是如此,月球从何而来,成为人类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目前,关于月球的形成基本上有这么几个观点:最早解释月球起源的一种假设是分裂  相似文献   

12.
鲁烟 《现代领导》2001,(7):23-23
我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相信“缘”和“偶因”。我们人类生活的“营地”是地球,而地球产生于150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月球何时和地球结缘,她为什么忠贞不贰地长年相随,我现在还无从查考。但是,有谁能说清楚,月亮和地球的相恋和相缠不是一种缘而是一种必然呢。  相似文献   

13.
《人民公安》2016,(5):4
正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介绍,嫦娥五号有望实现我国开展航天活动以来的四个"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首次从月面起飞;首次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首次带着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相似文献   

14.
<正>探月,万事俱备月亮,这个浩瀚宇宙中离地球最近的天然星体,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中国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回忆说,其实早在1978年,美国总统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送给中国政府一克月球样品,中国科学院就曾组织全国力量对样品的一半进行初步研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20,(24)
正@小康杂志社:【#故宫角楼月亮#100年仅出现6次实拍月亮从故宫角楼穿过】2020年的农历六月,十五的月亮将会"十四圆",最圆的时间是8月3日最后一分钟。这一天象在21世纪的百年中,仅会出现6次。来看故宫角楼月亮,一起"仰望苍穹里,招手邀圆月"。  相似文献   

16.
5月8日,笑星黄宏随同央视《同一首歌》栏目演艺人员,为中日友好医院抗击非典誓师出征的白衣战士们献艺,即兴“打油”:“地球得了感冒、宇宙戴上口罩,太阳为我看病,月亮为我送药”,他称颂“白衣天使就是患者心中的太阳”,说“我非常想给大家送去欢乐,在紧张之余轻松一下。我愿意用微笑为你们壮行。”黄宏感情真挚、幽默诙谐的表演,使原本庄严、凝重的会场顿时变得轻快活泼,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17.
声音     
《人民公安》2012,(18):4-4
"我曾非常希望,2019年7月20日我们能一起庆祝人类登月50周年,但遗憾的是,这不会如愿以偿。但每次当我仰望夜空中的月球时,我总能回忆起那独特的时刻——40多年前我和阿姆斯特朗曾站在月球上,欣赏我们美丽的地球。那一刻我们是距离地球最远的人,但仍然感到与地球割舍不断的联系,我们感到骄傲的是,我们把这种理解带到了另一个星球。"  相似文献   

18.
日前,汝城县科技局高级工程师李洪光被英国(皇家)剑桥大学授予“世界名人”称号,并颁发了名人传记证书。 李洪光中专毕业,从六十年代初就边自学边从事“太阳潮不对称”的潮汐理论研究。先后发现并提出了“地心有太阳加速度(即太阳潮不对称)”、“月球潮新见解”、“地球旋进的力学新见解”的理论。其中“太阳潮不对称”理论被有关部门专家论著引用,称为“李氏定理”。“月球潮新见解”和“地球旋进的力学新  相似文献   

19.
6月15日,为纪念《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创刊50周年,在省政府办公厅举办的“贵州论坛”专题讲座上,我国著名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在省政府圆厅会议室进行了题为“人类空间探测与我国月球探测”的专题讲座。副省长吴嘉甫会见  相似文献   

20.
“集阳气而成”日,“集阴气而成”月。对于原始人和诗人以及当代的梦幻者,太阳就是男性,月亮就是女性。中国阴柔的民族性格除了在汉语和汉字中得到体现之外,孔子和老子塑造了中华民族性格的核心———“阴柔”;女性有五种文化形象:万恶之源,富饶之神、大地之母,男性的变体,“幼化”,艺术天地的座上客;月亮之所以成为女性的象征,是因为二者都有一个同样的周期现象;月是诗化的女性,是美的象征。特别表现在月亮与爱情的描写上。月亮文学的“阴柔”特征,表现在戏剧、小说、诗歌等各类文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