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現在台灣當局終於確定開放台灣居民赴大陸探親,海峽兩岸長期隔絕的局面突破了。這使我想起了首先作爲新聞記者,由台灣公開來大陸探親採訪的台灣《自立晚報》記者李永得和徐璐。他們是飛越海峽的使者。他們的行動被認爲是歷史性的突破。他們的到來絕不是偶然的,可來得又那麼突然。九月十二日下午,我一進辦公室,幾位同仁幾乎異口同聲地告訴我:‘有一件緊急事要你去!’我未及弄個明白,便與另兩位同事來到社長辦公室裏。王社長告訴我們:台灣《自立晚報》記者李永得、徐璐將自費來大陸探親、採訪,希望中新社能給予協助。他們已於九月十一日抵東京,預定九月十四日到達北京。社裏讓筆者等三人去接待他們。  相似文献   

2.
黄河情     
黄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也是世界聞名的萬里巨川。海峽兩岸儘管人為地分割了四十年,但生活在台灣島上的中國人,一刻也沒有忘記這條偉大的母親河。近兩年來,有許多回大陸探親、旅遊的台灣同胞專程趕到黃河岸邊看望它或重溫舊夢。隨着兩岸文化交流的日趨活躍,也有不少台灣記者、作家、詩人、藝術家前來採訪和讴歌它。下面我將幾位台灣的編導、記者、藝人、詩人在河南採訪黃河景觀時的情景筆錄如下,以饗讀者。  相似文献   

3.
台灣海峽現在實際形勢究竟如何?這是舉世矚目、國人共念的大事。本刊為此特派文字及攝影記者專程前往福建沿海進行深入採訪,掌握第一手材料,从現場報道(见本期《静静的台灣海峽》一文及彩色頁)。他們結束採訪時給編辑部來信,道出了此行的觀感。現將來信刊載於下,作為編輯部對讀者的匯報。  相似文献   

4.
我和母親終於盼到了這一天:父親從台灣回來了?@一天又正好是中秋佳節——團圓節。半個月前,父親從台灣來信告訴我們,他將於這一天回鄕。這消息如同一場久旱的春雨灑進了我們母子兩乾涸了的心田;母親激動得哭了,  相似文献   

5.
採訪歸來,久久難以平靜。這位年逾古稀的學者,不僅給予我豐富的報道資料,而且他那嚴謹治學、格物致知的精神,也使人激越。慕名而访對於鄭教授,我已久仰其名;因為他是個忙人,約了一兩個月始得於登門造訪。鄭教授一九一六年誕生於福建漳州,他是清代詩人鄭開禧的後裔。早年家境貧寒。父親是讀書人,長年失業,窮窘潦倒。所以不願後代重蹈覆轍,氣憤之下,打破了他的  相似文献   

6.
留美期間,我學新聞,還在兩家報館當過記者,兩年時間多在旅途中度過,乘飛機、搭汽車,不是在雲層之上,就是在高速公路上東奔西颠。但就是沒乘過船。由此想到了回國時爭取搭船横渡大洋,採訪海員生活。十月四日,我作為記者登上了一萬三千噸的集装箱滾裝船——‘張家口’號。在這之前,我把航海生活詩意化了,甚至把神話中的美人  相似文献   

7.
自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二日台灣當局開放赴大陸探親以來,兩岸交流和交往的內容不斷更新和發展,因此衍生的故事迭出不窮。過去一些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也有逐漸被淡忘者,滞留大陸台灣籍老兵的問題就是如此。兩年前,為爭取他們返鄕的權利,兩岸輿論和民衆給予了很大的關注,採取了一些積極的行動褥遁浾摰膲毫?台灣當局於一九八九年三月三十一日起,有條件地同意他們返台定居。現已有近一百五十人擕同妻子、兒女返回台灣落籍?识谝话忝裥\心目中,這一問題似乎已經解决了。但實際情况却是:這一批年愈花甲的老人返台之後,幾乎都面臨着極度的生活困境:救濟補  相似文献   

8.
父親生前身在寶島做盡了思鄕之夢,直到臨終也實現不了興親人團聚的宿願;他含怨辭世後,我却意想不到地得到了去台灣為他奔喪的機會。悲慘的話別父親是四十年前隨國民黨軍隊去台灣的?敃r,他從家門前的碼頭乘船時,我還清楚地記得那悲慘的情景。父親拉着淚水汪汪的母親,一遍又一遍地重複着:“這裏到台灣用不了二十四個鐘頭,我去後會時常回來看你的,你千萬別太難  相似文献   

9.
他們走了。帶着對北國冬天的美好印象,他們離開了這裹。兩個星期的時間轉瞬即逝,但不論是北國的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會吸引他們重返這裏。因為,北國的景和情使這些來自亞熱帶的台胞們實在難以忘懷! 春節剛過,第二屆台胞冬令營活動便在黑龍江省哈爾濱拉開了序幕,於二月十四日在北京結束。翻開我的日記本,與營員們朝夕相處時的情景仍歷歷在目。也許因為我是台灣人的後代——雖然至今我還沒有去過台灣——我對來自台灣的同胞有着特別親切的感情。此次冬令營的營員中有來自台灣島內的同胞五十一人,在他們中間,約三分之二的人是第一次回大陸。如遇仙境賞冰燈華燈初放,在冰雕薈萃的兆麟公園,正在擧  相似文献   

10.
台灣“海峽交流基金會”宣布成立五個多月後,首次組團於四月二十八日至五月四日到北京訪問。由於據稱“海基會”是在台灣當局策劃下以財團法人名義登記成立的授  相似文献   

11.
台灣民主自治同盟(以下簡稱台盟)領導人、著名的政治活動家、政論家李純青先生於一九九○年五月二十日心臟停止了跳動膫鱽?許多台胞、前新聞界同仁和國内外的親朋好友紛紛來電來文表示哀悼,認爲他的逝世是祖國統一事業和中國新聞界的一大損失。我與李老相識於一九四六年的上海,以後四十多年中經常受到他的教誨,後來又在他直接領導下工作腋鼱懯チ艘晃豢删吹膶煻慈f分。李老的祖籍是福建省安溪縣,其父去台灣定居,經營茶業。他幼年時期在台灣目睹過日本統治者對台灣人民的壓迫,逐渐形成了强烈的爱國心痪哦迥晁较瞄T集美師範呛書,後又到上海大陸大學學習,畢業於南京中央政治大學。在這期間,他接受了進步思想。後到日本留學。“七七事變”爆發後,  相似文献   

12.
開發湄洲灣     
中國已决定投資人民幣一百三十五億元,用十五年時間建成湄洲灣市壳?開發湄洲灣的第一個大型工程項目湄洲灣煉油廠的首期土方工程已完成。湄洲灣是?ㄊ 包S金海岸”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福州與厦門之間,瀕臨台灣海峽,港區整個水域面積達五百一十六平方公里;港口有南北兩個航道,五萬噸級輪可以自由進出,十萬噸級輪可乘潮進出。灣內有湄洲島等屏障,擋住了台灣海峽的風浪,常年不凍不淤。民國初年,孫中山先生曾把湄洲灣的建設列入《建國方略》之中呤甏?周恩來總理  相似文献   

13.
半個世紀來,泰華社會曾有過不少經營華文書刊的書店,其中唯有南美公司能堅持辦華文書業四十年而生存下來,幷且今天得到巨大的發展。這次來到曼谷,正逢南美公司創業四十週年紀念活動,我趁此機會採訪厂該公司的總裁陳式金先生,一位埋頭做生意的著名泰華文化商人、企業家。多年來,我與他有過多次接觸,曾想過要採訪他,對南美公司的事業作些報道;但因為聽說,他“不願出名”,曾幾次婉拒記者的採訪要求,而暫擱着。這次我又怕當面提出來使他為難,便先徵求他女兒的意見:他的女兒陳文賢帶着顧慮提醒我:“父親一般不喜歡記者採訪,但你可試試看。”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八年八月出版的《中國建設》雜誌,內有拙作《遙寄台灣著名老體育家吳文忠》一文,聊抒老友懷念之情;想不到兩年後的今天,竟在北京與應邀來京參加奧林匹克體育科學研討會的吳文忠兄會面了。在其弟文煥家,七十九歲的文忠看到筆者,熱情地喊了聲“哎呀!老同學”後,第一句就說:“老同學,我在台灣已經看到《中國建設》上你那篇大作和照片了。我高興極了。我對同事、朋友說,你們看,這就是我的老同學寫的,五十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八七年十月十四日這一天,在結束台灣海峽兩岸長達三十八年隔絕的進程中,無疑是一個令人難忘的日子。台灣國民黨中央常委會於這一天上午通過了台灣居民到大陸探親的方案。該方案規定,除台灣的‘現役軍人及現任公職人員外,凡在大陸有血親、姻親、三親等以內的親屬者,得登記赴大陸探親’。台灣‘行政院’已原則上决定由台灣紅十字會機構擔任中間角色,協助島內居民辦理申請大陸探親事宜,‘內政部’並於第二天公布了實施細則。  相似文献   

16.
在上海港登上快艇,不到一小時便抵達“上海最潔净的綠洲”——位於長江口的長興島。不遠處,一座別具一格、蘑菇狀的水塔高高聳立,這就是上海市長興島台湾漁民接待站。上海是東南沿海的門戶,有優越的港灣环境和發達的工農業,為台湾漁輪避風、修船、補給、就醫和貿易的理想之地。尤其每年夏、秋兩季,颱風來臨,成百條台灣漁船竟相前來避風,往往會產生黃浦江航道擁擠,泊位緊張的情况。站長朱根福說,為從根本上緩解上述矛盾,上海有關部門在沿江沿岸反覆實地考察後,最後决定在氣候温和的長興島南側開闢一個可以同時容納二百艘台灣  相似文献   

17.
爲了加强台灣海峽兩岸同胞的聯繫,發展愛國統一戰綫,福建省台灣同胞聯誼會於五月一日在福州正式成立。福建省是大陸台胞居住最集中的地方。福建與台灣僅一水之隔,自古以來兩省人民來往頻繁。現在居住在台灣的漢族同胞,百分之八十是福建遷去的,廣大台灣同胞親切地把福建叫做‘祖地故土’。目前福建全省有台胞一千多戶,六千餘人。福建省台灣同胞聯誼會的成立,將進一步加强全省台胞的  相似文献   

18.
著名女企業家——美國西南國際投資公司總裁周淑英女士,雖過而立之年,但仍體態輕盈,容貌秀麗。由於她在十年前曾當過電視記者,最近她在舊金山灣區見到我這位從北京來的新聞界同行,顯得格外熱情而親切。  相似文献   

19.
近兩年來,三百名游子陸續回到故鄉安徽省歙縣探親旅游。歲月流逝,山河依舊,使他們感到親切;而故鄉的變化,又使他們感到幾許陌生。吳先生已四返故鄉。他說:“四次回家,看到故鄉年年有變化。離開歙縣去台灣時,走路又搭船;今日返鄉,乘飛機,坐火車,火車通到縣城,汽車可開到家門口。城區新樓碅?連農村  相似文献   

20.
文化界知名人士劉德有先生擔任中華文化聯誼會會長後,工作更加繁忙,經常接待許多海外來客。筆者以為:在目前海峽兩岸交往頻繁的情况下,這些客人中一定有台灣同胞,便作如是問。他回答說,中華文化聯誼會曾經接待過一些來訪的台灣同胞,也舉辦過兩岸文化交流或聯誼活動,並取得了成功。但是還有很多工作未能展開,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