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德明 《新东方》2007,(9):16-18
民族问题是一个国家革命和建设的总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统治阶级如何处理中央权力和地方民族区域权力的关系,不仅是这个国家的民族政策在政治制度层面的体现,还是涉及到国家结构形式是采取"单一制"或是"联邦制"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则是由人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的各级人大代表,人大代表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主体。如何加强同代表联系,充分发挥代表的作用,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以研究和探讨。一、联系代表的必要性、重要性人大代表肩负着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重大职责。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足之基  相似文献   

3.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如何履好职,行好权,不辜负人民的重托和时代的使命,笔者认为,关键要做到"五勤"。一要勤"看"。视察调查、执法检查是人大代表履职的主要方式,无论是视察  相似文献   

4.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人大代表的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影响着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质量,关系到国家权力机关职权的有效行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功效的发挥。而人大代表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就应当强化"五种意识"。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绕不过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如何行使"行政权力"这个"坎"的。即便有最完备的国家治理体系,如果行政组织权力失范、行政人员的行政伦理素质低劣,国家治理能力必定不强,必然影响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  相似文献   

6.
《公民导刊》2016,(4):34
正"代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建设和形象,关系到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能否得到正确行使,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如何提高人大代表素质,充分发挥他们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是各级人大都需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并将其作为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的一项重要内容。短短18个字透露出中央推进全国人大代表人民全面审查和监督国家财政的重要信号,看紧国家"钱袋子"的背后是对每一位纳税人的郑重承诺。要求政府部门公开预算是人大的硬权力,如何顺应人民期待与发展要求,积极推动预算公开,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宝贵的理论财富。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研究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是一个大题目。本文通过阐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考察现今条件下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如何认识和运用国家权力。国家权力对执政的共产党来说,既是一个好东西,是"如同布帛菽粟一样地不可以须臾离开的东西";但也应当看到,国家权力也有"祸害"的一面,如果不加制约和监督,也会产生消极作用。国家权力的两重性,对于执政党和公职人员来说,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人大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职权。云霄县人大常委会重点围绕经济建设、民生问题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履行职责,取得了实效。"云霄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郑俊生如此说道。如何完善人大监督制度,如何实施有效监督,是郑俊生一  相似文献   

10.
厘清法治的对象问题是当前我国推动全面依法治国面临的紧迫问题。在"法治国"的概念中,"国家"是法治的当然对象,在当代中国全面依法治国提出的国家、政府、社会三大对象中,法治"国家"是关系全局的重中之重。分析"国家"的本质可知,权力是"国家"的真正核心。作为法治对象的"国家",根本任务是将来自于人民的权力经由人民制定的法律实现权力的法治化,即:将权力的设定、赋予、行使、监督等权力运行全过程都纳入法治之下,以法治思维、法治方法、法治程序治理权力及与权力相关的事务和问题。  相似文献   

11.
《楚天主人》2011,(1):10-10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指国家机关,具体讲,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宪法和法律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而后者是指会议,而且它有届次和会次,如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  相似文献   

12.
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参加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是通过执行代表职务实现的。因此,研究和探索人大代表如何有效地执行代表职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对于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积极意义。一、从国家性质、历史使命、时代要求,认识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重大意义我国《宪法》和《代表法》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  相似文献   

13.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着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成效。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新形势下,强化代表的职责意识,发挥代表的监督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课题。《代表法》指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要发挥好代表作用,首先要使代表树立履行职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主要抓了两方面工作。一抓代表活动网络落实。组织落实是做好代表工作的前提。我们在抓好代表  相似文献   

14.
<正>"治理"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在国际社会科学界的一个新概念。它所对应的英文单词是Governance,翻译成"治理"。国家治理,是相对国家政治基本制度安排而言,主要指国家在基本权力安排既定的情况下,如何使国家权力运行合法、顺畅、高效与得到社会认同的问题。国家治理的过程,就在于充分动员国家各个方面的力量,以多元共治激发国家权力体系、社会组织体系与市场结构体系的活力,并且促使三方积极互动,以便实现国家治理的预期目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15.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 ,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是一个核心问题。本文阐述了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在人类思想理念中的发展和变迁 ,讨论了在不同经济体制下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制度安排得失。最后总结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如何处理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最近,有的地方人大机关报相继刊登署名文章,对地方人大常委会的性质发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地方人大常委会不属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一种认为地方人大常委会属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我赞成后一种观点,并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地方人大常委会是"实体性"权力机关,其法定职权是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权力,其职权的性质决定了其本身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地方组织法》第14条,对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明确规定了14项职权,从而法定了地方人大常委会是"实体性"权力机关。这说明,地方人大常委会不同于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部门和办事机构,不属党委、政府办公厅(室)和部委等机关的性质,而是实体权力机  相似文献   

17.
<正>管住了财政权力——特别是强制征集资源、开支公款和举借债务的权力,就在很大程度上管住了国家权力,包括政治权力和其他权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中关于现代财政制度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的论述,堪称精辟深刻、超越常  相似文献   

18.
古代掌权者为了使其权力得到人们的认同和服从,总是运用各种手段对其掌握的权力的合法性来源进行严密的论证:由追逐"天意"、标榜"神授"逐步发展到"权源于德",到了近代才转向"权源于法"。在现代中国,"权源于法"的思想已成为国家政治权力合法性来源的基础,但对国家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进行研究仍然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9.
如何防止和制约行政权的滥用,把滥用行政权造成的腐败遏制到最低限度,这是国家权力机关需要研究并解决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行政权滥用的原因孟德斯鸠曾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滥用权力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自人类社会出现私有制和公共权力之后,伴随而生的权力腐败,便成了一个久治不愈的痼疾。近几年,我国出现的权力腐败主要的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政治法律文化中的"人治"、"权大于一切"的旧传统思想依然存在。我国自秦汉以来,逐步完善了高度的集权制,建立了庞大的行政  相似文献   

20.
权力是政治学的核心概念,权力概念在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了硬权力、软权力和某种程度上两者相结合的"巧实力"。权力概念的变化反映了国际格局和世界力量对比的深刻变革,而"锐实力"更是某些西方国家基于对自身实力相对下降及权力转移的深刻担忧而创造出的带有明显价值判断色彩的西方中心主义词语。西方国家试图延缓中国的快速发展,给中国创造了"语境陷阱"。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应积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和平、发展、合作的历史潮流,积极主动掌握话语权,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孕育的"睿实力"和开放包容的心态,破除"锐实力"的负面影响,加快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