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涉外警务面临的国际化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WTO后 ,涉外警务管理面临新的挑战 ,一是出入境中外人员增加 ,涉外治安管理难度加大 ;二是犯罪国际化趋势 ,涉外刑事管辖范围扩大。公安机关在出入境管理方面应走放宽限制、简化手续之路 ,改革现行的签证制度 ,扩大公安刑事管辖权 ,增设永久居所原则和主要营业地原则。对于涉外案件的处置 ,要遵守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加强国际警务合作。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对外关系的日益发展和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对外开放的规模越来越大.在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和其他国家的人员往来急剧增加,各种涉外刑事案件正表现出日趋上升的势头.特别是国际贩毒、走私、诈骗、伪造货币、拐卖人口、恐怖活动等跨国犯罪活动非常猖獗.如何处置各种各样的涉外刑事案件,已成为我国公安司法机关当前和今后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我国已经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预防和打击这类犯罪活动,并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规定不够完备,各项规章制度尚未健全,许多地方公安干警遇到涉外案件时往往不愿或不知道处理,造成了许多被动局面.因为涉外案件比较敏感,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所以许多法律问题需要澄清,否则将不利于同涉外犯罪活动作斗争.为适应解决上述问题的需要,我们决定开辟一个“涉外刑事案件处置”专栏,特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察系副教授赵永琛同志专门撰写系列十题论文,系统地阐述涉外刑事案件处置中各个重要问题.赵永琛副教授是我校年轻教师,目前正在主持一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研究》.他在繁忙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之余.搜集资料.从事研究.总结我国司法实践,并上升为理论.希望本专栏能给广大  相似文献   

3.
涉外警务人才是公安业务素质高、实战能力强、能够熟练运用外语的应用型公安高级专门人才。我国公安机关与别国警察机构合作交流的范围和频率不断增加,涉外治安管理和涉外刑事管辖形成了国际化趋势,因而迫切需要既懂公安业务、国际警务合作,又懂外语的综合型高级涉外警务人才。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对外开放继续深入和国际交往日益增多的今天 ,调整和规范涉外警务活动的法律仍然为数不多 ,而且相关法律成为空白区域。研究涉外警务法的一般概念、基本原则、涉外警务法律关系以及涉外警务法的立法展望 ,对理解和加强涉外警务法律 ,丰富和指导涉外警务活动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对外开放继续深入和国际交往日益增多的今天,调整和规范涉外警务活动的法律仍然为数不多,而且相关法律也成为了空白区域。研究涉外警务法的一般概念、基本原则、涉外警务法律关系以及涉外警务法的立法展望,对理解和加强涉外警务法律、丰富和指导涉外警务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境外疫情输入是极为严峻的抗疫挑战.涉外警务部门是构建境外疫情输入防线的中坚力量,在国际警务合作、口岸边境管控和入境人员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但面临法规指引不明、专业建设不足、防控机制系统化程度不高、国际合作阻力大等困境.为应对上述困境,相关涉外警务部门应从法制、机制、队伍和国际合作等层面...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安机关与世界各国警察机构的交流和合作在进一步加强 ,涉外治安管理和涉外刑事管辖进一步国际化 ,迫切需要国际型的高级执法人才。公安院校应开设涉外警务专业 ,完善涉外警务的学科体系和课程建设 ,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和国际执法能力的复合型和外向型人才 ,满足国际社会惩处犯罪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论涉外警务     
涉外警务是警察机关代表国家实施涉外行政管理和涉外刑事管辖权力的具体体现, 体现了国家主权,是具有国内法和国际法双重性质的执法活动。正是这种双重执法的性质,使得 我国警察机关能够突破主权国境的限制,与外国警察机构联手打击跨国犯罪。涉外警务是国际警 务合作的组成部分,国际间各国警察机关通过跨国界的合作,在本国领域外行使管辖权。  相似文献   

9.
当前,跨国犯罪十分突出,参与国际警务合作是打击惩治涉外犯罪的有效方式。自1984年以来,中国参与国际警务合作的实践模式主要有:在国际刑警组织框架内开展警务合作,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执法合作,在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组织中开展国际警务合作,以及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等,进一步增进了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理解与互信,扩大了合作共识,深化了警务合作关系,进一步提升了打击境外犯罪的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一国公民在本国领域外遭绑架属于涉外刑事案件的一种,涉外性因素加重了此类案件的处置难度,尤其是当中由恐怖组织或反政府武装实施的绑架犯罪还兼具政治敏感、国际关注、影响恶劣等特点。公民海外遭绑架成为近几年中国公民海外权益受侵的突出形式之一,其原因既有国际因素也有国内因素。预防和处置公民海外遭绑架案件成为我国外交、公安等部门加强中国公民海外权益保护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在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我国在推进涉外法治建设过程中,急需一批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依据"法之运行"不同阶段的人才需求,涉外警务执法人才作为涉外法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保护公民海外利益、维护国家安全、开展国际警务合作等涉外执法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是中国"走出去"进程中的"安全伞"和"护身符"。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我国深化对外合作、面向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这一倡议在为沿线国家开展国际警务合作创造新机遇的同时,也使沿线各国的警务合作面临诸多挑战,存在国际政治关系复杂多变、安全风险形势复杂、法律制度差异显著、缺少刚性合作协调机构等障碍和风险因素。沿线各国亟需进一步加强警务合作,降低"一带一路"倡议在推进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我国应探索建立主导性的国际警务合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关于涉外警务人才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信息、科技全球化的现实已使我国的涉外警务管理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挑战。如何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和国际执法能力的复合型和应用型涉外警务人才,满足国际社会治安管理和刑事侦查工作的需要,已成为公安教育面临的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本文从涉外警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规格与标准、范式等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国际警务"概念、学科属性在国际、国内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内涵;国际警务研究的范围及其重心为国际警务合作;针对国际警务合作执法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通外语、懂经济、明法律、善侦查"的培养方针。  相似文献   

15.
国际警务合作是不同国家的警察机关在警察事务领域为完成特定的警务相互提供支持、援助、协助、配合的一种执法活动。国际警务合作的主体是警务机关,合作方式多样,合作范围广泛。各国国际警务合作法的渊源都体现在国内法和国际法两个方面。我国的相关立法对我国公安机关参与的国际警务合作程序作了规定。我国目前开展的国际警务合作还具有相当的发展空间,需要进行相应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国际警务执法合作是涉外警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课程建设中应当注意把握课程体系内容的创新性。目前,国际警务执法合作课程建设面临着理论基础薄弱、与公安实践结合不足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为解决课程建设所面临的问题,缓解实战需求与实战供给之间的矛盾,课程建设过程应注重深入挖掘课程学理基础、运用多元方法编著教材、提升教学队伍"内涵"建设。  相似文献   

17.
利用双语教学手段促进涉外警务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涉外警务专业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与国际接轨的必然性。学生必须了解国际和国内的公安涉外管理制度以及国际法、国际关系、涉外行政法等相关的交叉学科内容。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并结合中文教材的双语教学模式就成为了探索中的较为理想的教学模式。本文探讨双语教学模式与涉外警务专业课程相结合的必要性以及相关保障措施,以确保涉外警务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18.
<正>处于国际秩序构建的新时代,响应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涉外法治体系建设,需要高校及社会积极培养中国的涉外法律人才,为中国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维护中国国际利益,保持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储备充足的人才。涉外法治人才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能够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竞争的高端复合型人才。[1]2012年,教育部将22所高校列入教育部首批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高校纷纷开设了涉外法律人才实验班,融合地区资源优势,培养基于国(区)别的涉外法律人才。但目前高校培养重心仍集中于大量的国内法学理论知识学习,高校的涉外法律人才培养亟须依托产学研培养体系,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改革创新培养计划并加以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犯罪分子凭借新技术构建了全球犯罪网络。全球性的犯罪网络必然要求各国警察机关之间通力合作,共同完成预防、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重任。开展国际警务合作,必要的保障是重要的前提,论述了我国开展国际警务合作的四种保障,即法律保障、队伍保障、机制保障和经费保障。  相似文献   

20.
涉外警务实践性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公安工作的实情实境,使其能够在训练中感受和体悟涉外法律知识与涉外警务活动的关系,从而对未来的职业环境、内容、要求与规范形成初步了解,易于毕业后更快地融入公安工作。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基地实习是涉外警务实践性教学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三种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