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2 毫秒
1.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唐山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40年之际,来到河北唐山市,就实施"十三五"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进行调研考察。他强调,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要更加自觉地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断从抵御各种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唐山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40周年之际,来到河北唐山市,就实施"十三五"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进行调研考察。他强调,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要更加自觉地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断从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实践中总结经验,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习近平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  相似文献   

3.
周长生 《中国减灾》2013,(5X):26-27
<正>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每年因灾带来的种种创伤与阵痛,足以让我们对自然灾害"刮目相看"。抛开导致灾害发生的客观因素不说,单因人类自身原因诱发的灾害已屡见不鲜,而防灾意识淡薄和侥幸心理居上是重要原因。由于经验主义导致大众对自然灾害常常进行错误判断,人们总是按照传统的思维定式去思考问题,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警示却并没有在人们的心中打下坚实的烙印。笔者认为,加强防灾减灾要将儿童作为重点,增加防备意识,加大宣传引导,强化应急演练,是抓好防灾减灾工作的根本所在。防灾减灾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对于学龄前的娃娃来说,从小对其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和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防灾减灾文化不过是人类在防灾减灾活动中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位梦华认为,"防灾减灾文化是一种道德文化。"民众缺乏防灾减灾知识2008年汶川地震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痛,还有大灾之后的思想洗礼。位梦华说,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唐山调研考察时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一个基本国情。"将我国自然灾害严重视为基本国情,对中国综合防灾减灾具有标志性意义。既然自然灾害严重是基本国情之一,那么笔者认为综合防灾减灾应当是基本国策之一。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这是向全体人民提供最大的也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是各级政府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能之一,需要运用各种公共财政、公共资源、公共力量全力完成和保障。实际上,国家"十一五"期间制定的相关规划中确定的十一个主要公共服务领域就包括了"防灾减灾",公共财政预先安排的十七个领域也包括了"防灾减灾",中央政府投资支持的十三个重点领域还包括了"防灾减灾"。国家减灾委员会还制定了国家层面的综合防灾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自然灾害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是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伴随者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形势更加严峻复杂。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把减灾纳入经济和社会定展规划,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中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法制和体制、机制建设,努力推进减灾各项能力建设,大力倡导减灾的社会参与,积极开展减灾领域的国际合作,不断推进减灾事止发展。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为全面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  相似文献   

7.
子荷 《中国减灾》2012,(9X):63-63
<正>自然灾害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威胁人类的生存。为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的挑战,唤起人们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联合国于1987年12月11日确定20世纪90年代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DNDR)"(以下简称"国际减灾十年")。所谓"减轻自然灾害",是指减轻由潜在的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对社会及环境影响的程度,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公众的社会和经济结构在灾害中受到的破坏得以减轻到最低程度。"国际减灾十年"是由原美国科学院院长弗兰克·普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是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每年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巨大损失,防灾减灾救灾任务十分艰巨.减灾宣传工作,是抗灾救灾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云南省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经常持久,注重实效"的基本原则,立足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把握分寸,适度、稳妥地做好宣传工作,通过宣传和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教育,使广大群众了解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应对突发灾害发生的方法,提高自救互救的知识技能,切实保障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正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没有止境,防灾减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涝、台风、干旱、地震、地质灾害、风雹、低温冷冻、雪灾、森林草原火灾等经常侵袭中国大地。一部中华文明史,也是中华民族防灾减灾救灾的历史。自然灾害的肆虐带走了鲜活的生命,也让我们通过平凡的人生轨迹去透视那些生命中迸发的力量,并在伤痛与反思中见证灾难背后深藏的防灾减灾救灾历史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差异大,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贵州省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损失占全省GDP的4.6%,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贵州只有进一步确立防灾减灾的基础地位,加快建立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现状的防灾减灾体系,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提高贵州山区防灾减灾能力,必须全面加强山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陈恋 《中国减灾》2013,(9X):30-31
<正>增强防灾减灾意识,识别灾害风险,掌握避险逃生技能,是世界各国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措施和方法。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连续两年的"国际减灾日"主题与学校防灾减灾相关。建立一个涵盖政府、学校、社区的防灾减灾教育体系,是我们防灾减灾工作的当务之急。从"曲突徒薪"典故、日本的"稻丛之火"故事、2004年印度洋海啸中英国小女孩蒂莉的事例到绵阳市安县桑枣镇桑枣中学最牛校长叶志平奇迹……无一不说明在平常生活中教育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的重要性、根本性和长效性。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自然灾害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防灾减灾是全球的共同行动。全球化需要大视野。日益加剧的灾害风险,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亟需世界各国站在全球共担风险、共御天灾的层面加强减灾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减灾》2013,(9):14-15
2013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今年"防灾减灾日"主题为"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防灾减灾日"的设立,充分体现了我国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我国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先进理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  相似文献   

14.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意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伦理源于生态环境恶化,是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发生尖锐矛盾引起生态危机的理性反思,它把传统伦理学中的道德原则从人际关系领域扩大到人与自然关系领域。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一种适度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理论,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最新理论成果。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重新审视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传统态度,要求人们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和保护自然,体现了丰厚的生态伦理意蕴。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以来,湖北省减灾委、省民政厅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必须把防灾减灾工作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进一步抓紧抓好"的指示精神,坚持一手抓抗灾救灾,一手抓防灾减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综合减灾组织体系湖北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省份之一。近年来,面对日益严峻的自然灾  相似文献   

16.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当今科技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严酷的现实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人类自身行为,探寻造成当代环境问题的实质和根源,以期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减灾》2013,(9):16-18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地震、干旱、滑坡、泥石流、洪涝、台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接连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损失。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对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性作用尤显重要。一直以来,科技部高度重视科技对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支撑和引领作  相似文献   

18.
<正>四川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自然灾害易发、多发、频发,种类多、分布广,造成经济损失大、影响受灾人口多。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四川防灾减灾救灾系统始终坚持把工作做在前面,着力创新宣传手段,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宣传和知识科普教育,打造减灾文化品牌,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全球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态势的不断加剧,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最重大的全球性问题,各类自然灾害对造成的损失日益严重。甘肃省生态环境脆弱,地形复杂,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致灾因素日益复杂多样的背景下,各类自然灾害的复杂性、突发性、异常性、难以预见性日益突出。本文以灾害社会学的视角,在全面调查近年来甘肃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甘肃省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深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提高科学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减灾》2013,(9):19-20
我国是发生自然灾害最频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今年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的主题确定为"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充分体现了我国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巨大进步,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公安机关作为国家防灾减灾的重要力量,认真履行职责任务,狠抓专业力量建设,完善救灾应急预案,健全协同联动机制,优化救灾物资储备,不断提高减灾救灾能力。尤其是在2012年云南彝良"9·7"地震、北京"7·21"特大暴雨洪涝等灾害的抢险救援中,公安机关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