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安管理处罚是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法律、法规对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所实施的行政处罚。其属于国家行政处罚的范畴。《行政处罚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公安机关实施治安管理处罚的主体、处罚的种类、处罚的程序、处罚的权限和执行等问题都作了明确而具体的法律规定。但是,在公安实践中仍有部分民警行政执法素质不高,影响治安管理处罚的效果,导致违法处罚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行政执法水平。目前,公安机关在治安管理处罚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超越权限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在治安管理处罚过程中,有的公…  相似文献   

2.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修改要点及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敬锋 《公安教育》2005,(12):28-32
将于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新通过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增加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提高了处罚幅度,完善了处罚程序,具有宽严更适度,程序更严格,处罚更规范的特点,对于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公共安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颁布与实施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治安管理处罚法》修改的主要内容这次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从条文上看,由《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5章45条,增加为6章119条。修改的主要内容如下:(一)增加了应当受…  相似文献   

3.
《时事报告》2006,(2):18-19
政策背景:由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公布的新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将于2006年3月1日起施行。与原来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新通过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具有“宽严更适度,程序更严格,处罚更规范”的特点,既适应公安机关加强治安管理的需要,也符合宪法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治安管理处罚法》在实际处罚中应用广泛,但该法没有明确对治安处罚主观方面的要求,这导致公安民警在治安管理处罚实践中对行为人主观方面的认定有一定误区。治安管理处罚应当以处罚故意为原则、处罚过失为例外,对既无故意也无过失的行为不得处罚;执法实践应通过补强证据、经验法则、推定、复核嫌疑人陈述和申辩等方法来认定违法行为人主观状态。  相似文献   

5.
从现行《刑法》及《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比中看出,犯罪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侵犯客体上有相同地方,也有不同地方。现行《刑法》较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相比之下,与原《刑法》同一时期制定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日显滞后,致许多应规定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没有纳入《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为此,作者提出《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应增加保护客体及具体侵犯行为内容。即:1.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护。2.对国防利益的保护。3、增加一些《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没有涉及到的妨害公共安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括分析了治安管理处罚的自由裁量种类,明确提出了治安管理处罚自由栽量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和要求,简要论证了对治安管理处罚中滥用自由裁量或任意裁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古代中国没有独立的治安管理处罚制度。近代中国独立的违警处罚法律制度是随着近代中国法律制度的创立而建立、发展的。新中国治安管理处罚制度深受战前大陆法系国家以及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前苏联行政处罚制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取得了长足进展,并可能进一步在治安管理处罚的基本原则、理念,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和适用,治安管理处罚程序,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及其处罚,治安管理处罚的执法监督,治安调解等方面继续改革发展,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治安管理处罚制度。  相似文献   

8.
也谈《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修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与相关的法律、法规存在着矛盾、冲突,明显滞后于目前的形势发展,必须进行全面修改:法律的名称应改为《治安处罚法》;调解的范围应明确、扩大;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种类、处罚的种类均应增加;处罚的程序应与有关法律协调一致。同时应保持法律的严谨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现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应再修改.修改《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应确立其在公安法规体系中的法律地位,以明确修改的方向和目标;应加强其与《刑法》、《行政处罚法》的衔接,改正现在的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规定太少、处罚设定不科学、罚款数额低、罚款规定笼统等问题.修改后的《条例》框架,应扩大为编、章、节结构、可将交通、消防管理处罚内容分离出去.  相似文献   

10.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修改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治安管理处罚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新法与民众的关系更加密切,处罚的范围扩大,处罚的种类增多,罚款的幅度大幅提高,进一步加强了执法监督和注重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更具人性化,其执行和处罚更加实用。  相似文献   

11.
《治安管理处罚法》立法存在一些问题,如行为与处罚法定原则缺失、罚款与行政拘留处罚设定倒置、强制措施设定不规范、与刑法衔接不当、前后法条设定矛盾以及执法监督弱化等。建议增设行为与处罚法定原则,调整各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种类和幅度,规范人民警察强行实施法律措施的条件,详尽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各种情节,修订前后矛盾或不协调的条文,建立治安管理处罚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2.
公安机关在进行社会治安管理活动中,除了依据《条例》和其它有关治安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进行警告、罚款和治安拘留处罚外,还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不同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采取不同的法律措施.这些法律措施是公安机关对特定行为和特定人所做的一种特殊处理方法,它们虽然不是治安处罚的种类,但这是法律赋予公安机关在依法进行治安管理中的职权,同样具有法律效力,有关当事人必须遵守和执行.  相似文献   

13.
《当代广西》2006,(6):24-24
《治安管理处罚法》3月1日起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由原来的73种增加到238种 1986年通过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走完20年的施行道路,从2006年3月1日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下简称《治安管理处罚法》)正式实施。这部法实施后,过去市民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如宠物扰民、发黄短信、偷窥、偷拍等困扰人们生活的行为都被确定为违法行为,将受到相应处罚。  相似文献   

14.
治安管理处罚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整个过程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它体现了治安管理处罚的目的和要求。查处治安案件,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无疑应遵循我国法律适用的基本准则,如“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等等。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及相关法律所体现的立法精神,查处治安案件,实施治安管理处罚还应当遵循以下特有的基本原则:一、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4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这一…  相似文献   

15.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在治安管理法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公安机关对社会治安秩序实施行政管理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综合性法律之一。在执法实践中,除了正确运用《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之外,还要注意结合其他配套法规去全面适用,方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只有全面、准确地把握其科学内涵,掌握其精神实质,在理解和适用上符合立法原意,才能完成历史赋予它的使命。  相似文献   

16.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理解与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是治安管理处罚法律的直接任务和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下简称《治安管理处罚法》)已发布实施,这是第三部实施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这部法律有关认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规定,会愈加丰富和完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条的规定是认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基本依据:“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一、违反治安…  相似文献   

17.
本刊1999年11期刊出的《石头案的法律启示》一文所介绍的案例,虽然该案由浙江省高级法院作出终审判决,但对这起案件的审判结果及审理中适用的法律条款,各方仍存在不同意见,最终导致了第八届人大常委会于1994年5月12日第七次会议上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补充规定(草案)议案,作出修改决议,对《条例》第十九条第(五)项作出了只规定一种“煽动扰乱社会秩序”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这一项法律条文的修改,却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治安管理处罚是公安机关有效行使职权,完成治安管理任务的最后一项手段,也是可以剥夺公民人身自由权、财产权最重要、最普通的手段。鉴于治安管理处罚的严厉性,其执法程序的正义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当前治安管理处罚程序存在的问题还相当突出,如告知义务与申辩权利的规定过于笼统,听证程序存在不足,未规定警察程序违法的法律责任,准司法化程序不高,申请暂缓拘留程序操作不强等。解决这些问题亟待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19.
张幼伟 《人民公安》2007,(14):52-53
《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有两个条款对殴打他人的行为做出了不同的处罚规定:一是对故意殴打他人的行为进行处罚;二是寻衅滋事中对随意殴打他人的  相似文献   

20.
治安管理处罚听证程序存在有关法律规定不具体、不明确,各项配套制度不健全。实践操作中出现法律规避现象、公民权力意识淡薄等问题。对治安管理处罚听证中存在的问题,除应不断完善有关法律规定外,还应从人员、体制、法律文化氛围等深层次因素着手,提高公安执法人员素质,完备各项听证制度,营造一种适合中国本土法律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