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思想教育家刘元卿曾经写过一则"丢了自己"的寓言,说是一个押解犯罪和尚的差人夜宿旅店,和尚买酒把差人灌醉,剃光他的头,换了他的衣服,然后逃之夭夭。差人酒醒后找不到和尚,看看身上的袈裟,摸摸剃光的头发,惊异地说:"和尚倒  相似文献   

2.
一位小和尚,每天早上负责清扫寺庙院子里的落叶。在冷飕飕的清晨起床扫落叶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际,每一次起风时,树叶总随风飞舞落下.这让小和尚头痛不已。他一直想找个好办法让自己轻松些。后来有个和尚跟他说:“你在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后天就可以不用辛苦地扫落叶了。”  相似文献   

3.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领导者要成就事业,就要有大胸怀,要兼收并蓄。要做到兼收并蓄,首先要虚怀若谷,只有先虚其怀,百川才可入。 有这么一个佛家故事。一天,老和尚在屋里闲坐。两小和尚为一佛理争执不下。两人各执一端,互不相让。一小和尚气冲冲进屋子问老和尚佛理是不是应该这样这样,老和尚说你对。小和尚欣然退出。另一小和尚也气冲冲进屋子问老和尚,佛理是不是应该那样那样,老和尚说你对。此小和尚又欣然退出。一位旁观的小和尚不得其解,问老和尚,他们俩看法完全不一样,哪能都对呢?老和尚回头看看小和尚说,你也对。  相似文献   

4.
金杰  楼启军  王浩 《今日浙江》2014,(20):48-49
正"给你一支烟,今天把他拿下。"走进金华市看守所预审室时,陈素青正笑眯眯地对当天负责提审某嫌疑人的金华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侦查四大队副大队长郑天宇说。郑天宇说:"这支烟其实是师傅给的信号,暗示嫌疑人今天会交代。"30多年预审生涯中,金华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副局级调研员陈素青积累起丰富经验,让他对嫌疑人心理和案件审讯进展有精准的把握。陈素青凭借独门"读心术",与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先后侦办大案要  相似文献   

5.
孙晓兵 《当代广西》2009,(10):19-19
明代思想教育家刘元卿曾经写过一则“丢了自己”的寓言,说是一个押解犯罪和尚的差人夜宿旅店,和尚买酒把差人灌醉,剃光他的头,换了他的衣服。然后逃之天天。差人酒醒后找不到和尚,看看身上的袈裟,摸摸剃光的头发,惊异地说:“和尚倒在,我到哪儿去了?”此事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6.
把事当事     
李戈亮 《政策》2003,(10):23-23
把事当事说来容易,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它需要我们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需要我们克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思想;需要我们克服贪图安逸、畏难懒散的行为;更需要我们有一种自律意识,经常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励。 笔者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之职,自以为撞得很不错。有一天,庙内主持要换人取代他的位置,小和尚很不服气地说:"我撞的钟难道不  相似文献   

7.
一座古庙里,住着一个小和尚,天天下山挑水,把庙里的事情搞得井井有条.后来来了一个行脚和尚,小和尚便不肯下山挑水了.两个和尚互相计较,最后只得一起下山抬水.这时,又来了第三个方脸和尚,三个和尚谁也不肯去挑水或抬水,庙里的一切事情也都无人去管.一天老鼠蹬倒烛台,发生了一场大火,小庙被烧掉.这时三个和尚醒悟了,便一起同心协力重建小庙,共营生活.这是动画片《三个和尚》的故事梗概. 上海美术电影厂摄制的放映时间只有十八分钟的动画短片《三个和尚》,以其有趣的内容、独特的中国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寓意,受到国内外观众的欢迎.该片在放映不  相似文献   

8.
“坐”,寺庙的主持对来访的学者说,然后吩咐小和尚:“茶”。经过交谈,发现来访的学者有真才实学,便对学者说:“请坐”。吩咐小和尚:“敬茶”。进一步的交谈,明白学者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便对仍然站立着的学者说:“请上坐”。第三次吩咐小和尚:“敬香茶”。临别之时,主持请学者留下墨宝,学者一挥而就———“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由冷淡到热情,再到献殷勤,言行反映了寺庙主持的心理变化,或者说,主持的心理变化反映到语言行动上来了。“心理是人的内心世界,而且人的内心世界的活动,与他的言论、行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初一思想…  相似文献   

9.
留连金凤     
这标题源自近代史上一则有名的掌故,说的是国学大师黄侃的父亲黄云鹄,清末曾任四川盐茶道。一次.他往四川雅安公干,雅安城附近山中有一座金凤寺.寺里有一位能诗的和尚,黄云鹄与其一见如故,便把公事弃置一旁,长住庙中,跟和尚唱酬起来。省里面的主管与黄云鹄有隙,借此参了他一本,执笔幕僚在  相似文献   

10.
趣味概念     
◎和尚与创新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这样解释几种创新的含义:时事报机制创新:三个和尚挑水吃,为保证公平,实行接力赛,每人挑一段,谁也闲不着。这叫“机制创新”。管理创新:老和尚引进竞争机制,立下庙规:三个小和尚都去挑水,谁挑得多,晚上吃饭加道菜,相反,就只能吃白饭。因时事报告69此,三个和尚挑水效率很高。这叫“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天天要挑水,三个和尚嫌太累,于是想出一个办法,把山上竹子砍下来,掏空后连成管子,把泉水引过来。这叫“技术创新”。厉教授认为,三种创新在实践中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综合运用,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不变的善良     
黄艺宁 《当代广西》2006,(18):59-59
他是这个地方的首富,但生活得并不快乐。先是那些亲戚和朋友欺骗他,都来向他借钱,但借出去的钱如同泼出去的水,有去无回,这让他很伤心。记得有次他花钱请戏班唱一场戏,让周围的人去看,结果,那天晚上他的家让人给盗了。他凭经验就知道是周围人干的。他实在想不明白,自己对他们这么好,他们为什么这样?从此,他变得孤僻,变得越来越不快乐。直到有一天,门前来了一位化缘的和尚,见到他满面愁云的,便问其缘由,他就把自己的苦闷说了。和尚听罢笑了,说我有一个快乐的秘方,放在山上的庙中,施主你愿意跟我去拿吗?他想了想,反正自己在家也很烦闷,跟你去…  相似文献   

12.
"马师傅,我们全家都要感谢你,你可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啊","马师傅,真是多亏了你,我才能找到那么好的工作。"像这样的话,"马师傅"自己都记不清已经听了多少遍了,无论他走到哪,都会有人跟他热心地打招呼,说着感谢他的话。  相似文献   

13.
登门坎效应     
杂志上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风雨交加的 :日子 一个饥寒交迫的穷人来到富人家门口 , ,对看门的仆人说 只要让我进去 在你们的火 :“ ,炉上烤干衣服就行了! 仆人以为这不需要耗费 ”什么 就让他进去了 然后这个穷人请求厨娘 , 。借给他一个锅 以便让他 煮点石头汤喝石 , “ ”。“头汤? 厨娘很惊讶 我倒想看你怎样用石头 ” :“做成汤 这样想着她就答应了 穷人于是到路 。” 。上捡了块石头洗干净后放在锅里煮 可是 你 。 ,总得放点盐吧! 她给他一些盐 后来又给些碎 ”…  相似文献   

14.
看海     
丁立梅 《人民公安》2009,(23):63-63
他是在海边长大的孩子,对海的一切熟悉得如同自己的呼吸。他能说出海边每一种植物的名字,对海里面的鱼类虾类贝壳类,更是如数家珍。他掐下一棵盐蒿,问我,你知道猪爱吃这种盐蒿么?我惊奇,你也养过猪?他说,当然。小时,常跑来海边挑盐蒿,回去用水浸泡,把咸味去掉,然后煮熟了,猪特别爱吃。  相似文献   

15.
放下     
有一个老和尚带着徒弟去化缘,路过一座桥,桥上只能走一个人。当他们走到桥中间时,发现对面走来一个少妇,这时,老和尚已无路可退,便抱起少妇将她送回桥的那一头。之后,老和尚继续上路化缘。又走了一程,小和尚突然问老和尚“:师傅,出家人不是男女授受不亲么?你为什么还抱那个女人呢?”师傅听了大笑起来:你是说那个少妇么,我早已放下了,你怎么还没放下呢?”放下@不语  相似文献   

16.
<正>相传有一位老锁匠,准备将自己的绝技传授给自己的传人。于是,他让两个徒弟分别去打开两个预先准备好的保险柜。结果大徒弟身手不凡,很快就打开了,而二徒弟满头大汗,好不容易才将保险柜打开。众人都认为大徒弟必胜无疑。这时,锁匠问俩个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说:"师傅,里面全是一叠一叠的百元大钞。"二徒弟满脸愧色地答道:"我没有看里面有什么,你让我开  相似文献   

17.
刘晓莺 《前进》2015,(3):61-62
谈到中华茶文化,有许多名言佳句耳熟能详:"淡酒邀明月,香茶迎故人";"宁可三日无盐,不可一日无茶",吟来朗朗上口。也有诸多的逸闻趣事令人心驰神怡:据说平生嗜茶的乾隆皇帝在85岁让位于嘉庆时,一老臣惋惜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听后笑曰:"君不可一日无茶"。还有一则说的是清代大书画家郑板桥:一天,郑板桥来到一个寺院,方丈看他衣着俭朴,以为是一般俗客,就冷淡地说"坐",又对小和尚喊  相似文献   

18.
杨涛 《就业与保障》2014,(11):53-53
正从浦市古老的青石板板路走过,我们突然发现一家破旧的民居里,一个中年男子坐在堂屋的左侧,正在制作杆秤。随着电子秤的普及,杆秤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少,上街去买菜或水果,已少有卖家用杆秤给我们称东西,替而代之的几乎都是电子秤了,在浦市居然还有人在做杆秤,这不得不令人称奇。强烈的好奇心使得我停了下来,拿着相机东拍西拍,做杆秤的师傅也并不恼火,甚至习以为常,看也不看我一眼,依然做他的杆秤。我不好意思地说:"师傅,拍个照没意见吧。"他才轻轻笑了笑说:"你拍吧"。我不知道这个做杆秤的师傅还能坚持多久,很多人现在连杆秤都不会认,做生意的人图方便  相似文献   

19.
美发师     
《创造》2006,(4):78-79
毛伟说他从小就立志要当一个美发师.因为他很小的时候就盛觉到自己身上和别人不一样的艺术感:毛伟跟过很多师傅.深圳的、上海的、温州的,这些师傅的教导让毛伟打造了一手扎实的基本功。但是刚开始做头发时还是一度跟不上拍.他说.那时做出来的头发总是和想象中的相差甚远。顾客有时居然还会教他要怎么怎么剪.一度打击了毛伟的热情.  相似文献   

20.
没有去过灾区进行救援和实地走访一直是我的一大遗憾。所以,对于曾经在灾区战斗过的人我充满了敬意。史永明师傅就是我曾碰到的一位有着自己特别的救灾故事的人。他是一名技术员,他总说"我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但是认识他的人都觉得他所做的事情虽普通却不平凡。还记得第一次见面时,他笑声爽朗、皮肤黝黑,他说"你想知道什么,我都可以讲给你听"。于是我坐了下来,听史师傅讲他的救灾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