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必要措施,逐步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各项制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但受传统观念影响,妇女与男子权利并没有实现实质上的平等,妇女权利问题仍需要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作如下修改: 一、第二条修改为:“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半月谈》2004,(5):80-81
我国《妇女权益保护法》明文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婚姻家庭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婚姻自主权,禁止干涉妇女的结婚、离婚自由。申银菊同志对  相似文献   

4.
曹守同 《人权》2005,(2):39-42
中国政府一贯把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实现男女平等、维护和保障广大妇女的人权作为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并为此采取一系列措施和行动,有效地促进了妇女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一、法制:消除一切歧视中国法律确立了男女平等原则。中国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体,括《民法通则》、《刑法》、《选举法》《劳动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母婴保健法》…  相似文献   

5.
婚姻法与婚姻家庭5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先后颁布过两部婚姻法,第一部是在1950年5月1日,由毛泽东亲自签署命令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国家大法。这部法律对于推翻封建婚姻家庭制度,建立男女平等的新型家庭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婚姻法明令“禁止重婚、纳妾和童养媳”,“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和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婚姻法颁布后,经过历时3年的宣传运动,终于使深受包办婚姻之苦的青年男子和千百万受虐待的妇女冲破封建婚姻的束缚,…  相似文献   

6.
中国妇女:管理工作中的一支生力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妇女占我国人口的一半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力量。妇女的素质决定着全民族的整体素质 ,妇女的发展状况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鉴于此 ,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非常重视妇女事业的发展和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男女平等的基本原则 ,赋予妇女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家庭生活各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1 992年公布了第一部专门保障妇女权益的《妇女权益保障法》。 1 995年江泽民主席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欢迎仪式上提出 :“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中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同年 ,国务院颁布了我国第一个促进…  相似文献   

7.
为妇女参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共金华市委副书记沈立江社会主义制度赋予中国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特别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干部活跃在政坛和其它社会管理领域,体现了新中国妇女的主人翁地位,她们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8.
50年代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希望的年代。新中国的建立,对妇女来说,不仅仅意味着百年战乱与灾荒的结束,更意味着两千年封建制度压迫的终结。废除妓院、禁止缠足、颁布新婚姻法、实行男女平等的就业政策、保护女职工的劳动权益,妇女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家庭各个领域获得了与男子在法律上平等的权利。然而旧中国仅仅有60万妇女就业,大多数女性没有文化没有劳动技能,两千年封建家庭的管束方式,使女性面对新形势难以适应。但是,要冲破传统的社会分工,还要通过女性主动参与,参加社会生产。在那个白纸上尽情挥洒笔墨的时代,社会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妇女参政权     
妇女参政权妇女所要求的享有和男子平等地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主要是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西方资本主义政权建立初期,妇女没有选举权。18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妇女为争取男女平等地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发表了《女权宣言》。此后,各国妇女相继提出了这一要求。1...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说过:社会的进步应以女性的社会地位来衡量。历史事实表明,妇女参政状况,是衡量整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和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尺度。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妇女在法律上获得了与男子同样的参政权利。1954年中国第一部《宪法》明确规定了“妇女有同男子平等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女干部以女性特有魅力,以不逊于男性的能力和实力,在机关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谱写着女性直接参政议政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一九九二年四月三日全国人大七届五次大会通过了《妇女权益保障法》。这表明中国在保护妇女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旧中国是一个有着漫长封建历史的国家,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观念根深蒂固。一九四九年以前广大妇女在社会上毫无权利可言,更谈不上法律方面的地位。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后,铲除了男女不平等、妇女受压迫的根源,为妇女的彻底解放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妇女的法律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九四九年九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宣布:“中华人民共  相似文献   

12.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妇女干部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妇女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实行男女同工同酬,重视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特别是1992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为进一步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保障妇女的基本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相似文献   

13.
睢雪 《中国妇运》2003,(2):35-36
实现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标志。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体现在具体问题上,应该说让妇女平等参与,让妇女自身价值得到平等实现,让妇女在社会中得到平等发展的机会,让妇女在家庭中得到与男子平等的地位,既是社会发展和家庭进步的推动者又是享受者,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一位瑞典诗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妇女要为自己的权利站起来,如果不是这样,别人就会站在你身上。”每一位妇女都不会希望有人站在自己的身上,那么何为妇女的权利?一句话,就是…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根据宪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法。第二条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必要措施,逐步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各项制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国家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  相似文献   

15.
袁锦秀 《求索》2007,(7):108-109
美国、英国在妇女权益保护立法方面具有先进性。美国历经了两次声势浩大的妇女运动,男女平等、反对歧视、加强对妇女保护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我国尽管在《宪法》中规定了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但仍多有不足,所以,在完善我国的妇女权益保护立法时,可注意其他国家的法律改革,扬长避短,为我所用。主要包括加强立法,完善程序、强化反歧视和实现宪法司法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妇运》2013,(4):1-1
男女平等,是指男女飚性在婚姻家庭关系中,享有同等的权利,负担同等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8条第1款就男女平等问题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下,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对我国妇女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首次将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写入报告。这是继1995年我国政府提出“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2005年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之后,我国妇女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7.
杨溢 《中国妇运》2011,(7):36-38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坚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在90年历程中,始终把保障妇女在经济上享有与男子平等权利作为妇女解放的主要目标之一,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从党历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妇女运动决议案》到《中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对保障妇女平等就业权、同工同酬、保护女工的劳动安全、禁止童工均有明确规定。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家,土地问题是中国最根本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8.
陆建民 《中国妇运》2013,(10):10-14
“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和人民幸福之梦的有机统一,而保障包括女性在内的每个公民平等地拥有参与、促进并享受社会发展的机会,以及自由发展、自我实现的权利,则是“中国梦”的重要内涵。从这一视角出发,以1990年起每10年进行一次的上海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为依据,透视妇女发展与性别平等,我们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启迪。一、实现“中国梦”:妇女发展的挑战与机遇过去百余年间“中国梦”的每一次重大推进,  相似文献   

19.
杜万华 《中国妇运》2012,(Z1):32-34
伴随着中国革命,特别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程的推进,中国妇女自身的解放也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令,中国妇女取得经济、政治和社会各项权利,成为了新中国的主人。她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运用这些权利服务社会、建设国家,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和支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50年婚姻法的发布,彻底砸碎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婚姻制度,中国妇女真正获得了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权利,一夫一妻制在中国真正得以实现。进入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  相似文献   

20.
《传承》2006,(3):20-21
2006年3月1日,全国妇联与社科院在北京联合发布中国首部“妇女绿皮书”——《1995-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报告从健康、教育、经济、政治、决策、家庭和环境六个方面对全国和各省、区、市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状况进行总结、评估,为党和国家进一步制定促进妇女发展的政策,提供了大量资料,其中一些数据引人关注。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水平也取得了较快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