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化作为历史发展潮流,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已经从物质层面过渡到精神层面,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呈现出理性消费、符号消费、个性消费等趋向.从社会学角度出发,本文尝试分析全球化背景下影响我国大学生消费价值观的因素,并从大学生自我定位、消费文化、消费环境三个方面探求引导我国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价值观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需要推崇英雄精神。调查发现,有少部分大学生受到历史虚无主义影响,存在诋毁英雄现象,对英雄人物、革命领袖出现错误的认知,其应有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混乱,不能正确地认识历史,不能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因此,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导向作用,充分利用主渠道,强化主阵地,加强网络监管,健全法律法规,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推崇新时代英雄精神。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对人生目的、人生实践进行认识、评价所持有的基本观点或观念。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基础等各个领域发生了剧烈变化,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也受到冲击和挑战,并直接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如何根据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在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加强大学生正确价值观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刘艳 《思想战线》2022,48(6):40
政治价值观是政治主体所具有的指导其政治活动的各种政治价值在其价值系统中的优先排序。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价值观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政党所追求的政治原则和政治生活准则。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共产党人价值观,对于消除党内不良政治亚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立足于新时代这个新的历史方位,必须加强人民至上的政党价值观、清正廉洁的权力价值观、党的领导的价值观、改革的价值观、法治价值观等建设,不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为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提供价值资源。  相似文献   

5.
正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参政党建设也要基于这个新的历史方位,紧扣新时代主题,适应国家中心任务需要,这是巩固和发展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内在需要,也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内在要求。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看待新时代参政党建设参政党的自身发展和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进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的发挥,最终都要依靠高素质的党员人才队伍。要建立高素质的党员人才队伍,必须从各个方面加强参政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社会的深刻变化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价值主体凸显,价值行为复杂.大学生的价值观在渐趋理性的同时呈现分化,在行为选择上渐趋理性的同时表现分离.因此,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就成为现实需要和必然回应.只有处理好核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价值理想与价值现实、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价值观的民族性与全球性等方面的关系才能构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在世纪之交 ,如何组织大学生学好邓小平理论 ,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高校广大学生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郑敏燕 《传承》2011,(12):70-71
大众文化既然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文化形式,其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作用也是最直接和最深刻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大众文化正在校园之外对当代大学生实施着另一种价值观教育。因此,通过理性、多角度、综合地分析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大众文化的密切联系,从而阐明研究大众文化的必要性,进而为构建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提供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聂冬栋 《前沿》2012,(21):160-161
任何人都会将幸福作为其追求的终极目标,并会为了这一目标做出长久的不懈努力.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群体,他们的幸福向度和追求方式不但影响其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发展,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向度是实现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特点因处于不同时期而不同,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在理性认知就业形势、侧重于个人价值的实现、注重薪酬待遇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特征。这一系列鲜明特征的形塑与发展是受旧有价值观念以及家庭环境、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以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以及就业指导工作、社会保障体系以及相关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此,我们需要在做好相关服务保障工作的同时,注重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特点因处于不同时期而不同,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在理性认知就业形势、侧重于个人价值的实现、注重薪酬待遇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特征。这一系列鲜明特征的形塑与发展是受旧有价值观念以及家庭环境、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以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以及就业指导工作、社会保障体系以及相关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此,我们需要在做好相关服务保障工作的同时,注重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现实决定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构的必要性;价值一元与多元的辩证关系则为其建构提供了理论依据.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应坚持主导性和宽容性、价值理想和价值现实、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相统一等原则.在建构内容上应着重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对他们进行理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坚定他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弘扬现代集体主义精神等.  相似文献   

13.
闫永官 《前沿》2014,(1):37-38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关系到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面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面对多元思想信息的影响,如何对我们的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帮助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是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本文从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入手,研究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在分析影响价值观形成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深入调查了十年电视选秀对同期成长的90后大学生在学习、价值观、审美、消费方面所受的影响。调查显示,学生对选秀的热衷程度与学习成绩呈低度负相关,看选秀时间越长高考成绩越低;选秀"一夜成名"之风总体没有"误导"90后大学生的奋斗价值观,理性认知者占大多数,轻信、模仿者很少;对选秀节目传达的性别、音乐等审美观念,大学生呈现理性、多元态度,乐于吸收其中正能量;电视选秀影响了青少年消费模式,观看时间长者消费超支频率较明显增加,但大多数同学消费比较理性。  相似文献   

15.
张军成  李唐 《新东方》2023,(6):71-77
新时代大学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培育大学生历史主动精神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应然之举,是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的内在要求。历史主动精神培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强化历史认知,树立现代化发展的大历史观;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历史担当,提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自觉;有利于坚定大学生历史自信,增强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信念信心。因此,针对当前大学生历史主动精神培育存在的突出问题,要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元素,通过将历史主动精神融入思政课程、校园文化以及实践教学等,促使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理想信念,提升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能力,自觉肩负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着力强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性话语观;提高作为话语主体的教师精神素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夯实其话语主导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使其真正入脑入心;增强大学生话语主体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7.
张法 《青年论坛》2000,(2):32-3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评价呈现出了多样化、个性化和功利化的趋势。在部分大学生中 ,也确实存在着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实用主义等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 ,甚至有的学生亵渎科学 ,相信李洪志的歪理邪说。因此 ,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 ,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加强人生价值观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苦细致的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对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思想的教育,加强社会公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营造良好环境用先进典型优化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在社会实践中优化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始终把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作为首要职责。  相似文献   

19.
陈永光 《传承》2014,(1):138-139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转型期的新时代,大学生的道德水平需要引起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视。我们应从大学生底线道德教育的角度进行思考,根据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呼吁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底线道德教育,强调基础,进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和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蕴含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价值观,平等相处、彼此尊重的平等观,天下大同、同心同德的理想观等。由此,以和文化为历史积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这一新型政党制度中孕育生成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而不同"的和谐型政党关系、"求同存异"的合作型政党关系和"同心同德"的同心型政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