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少年网络交往的若干悖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交往对青少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利也有弊,存在着若干二律背反的现象。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通力合作,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充分利用网络交往的积极因素,克服其负面影响,以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面对青少年网络犯罪不断增长的现实,本文分析了当前网络文化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催化剂作用,探讨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类型、特点和原因,并从规范网吧管理,清理整顿社会环境;优化家庭成长环境;端正学校教育方向,明确学校教育宗旨;加强社区青少年工作四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网络恶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网络恶搞是青少年利用网络对严肃主题、经典、权威以及某些社会现实加以解构而建构出的娱乐活动方式.随着社会的网络化发展,青少年网络恶搞有扩大的趋势.青少年网络恶搞的出现,是草根文化发展、青少年网民增加、媒体与网络商业化、学校和家庭等内外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应对青少年网络恶搞,要从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加强青少年道德和网络法制建设,建设良好的网络文化,给予其正确而合理的规范与引导.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在我国的普及和互联网运用的日益广泛,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已经成为青少年接触世界、认识世界和融入世界的重要渠道。随着网络功能的演变,网络社区越来越成为人类新的交往空间,对人际互动形成极大促进,对广大青少年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认真研究青少年网络社区的形成和发展状况,把握其发展规律和趋势,研究青少年在网络社区中参与互动的特点,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服务和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应予以高度重视。本文从社会学社区理论的视角,对青少年网络社区的形成、兴起与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为构建健康和谐的青少年网络社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偏差行为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偏差行为青少年群体是青少年犯罪群体的潜在人群,教育和挽救偏差行为青少年群体的工作是从根本上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关键。本文以社会工作专业的视角,重新审视偏差行为青少年群体的行为,透过对行为产生原因的剖析,发现偏差行为青少年群体的发展诉求,进而提出救助与支持的工作目标及对策,尝试构建家庭、学校、社区等多层次、多渠道的偏差行为青少年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十分严重 ,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必须构建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和司法机关相互配合的青少年犯罪预防网络  相似文献   

7.
网络虚拟社会"双刃剑"效应对价值观尚未成型的青少年的影响广泛而深远。本文分析了网络虚拟社会语境中青少年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并尝试从加强青少年自身修养、注重家庭心理沟通、拓展学校教育资源、净化社会网络环境等方面着手,对网络虚拟社会语境下青少年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价值观重塑路径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广州青少年网络生活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5月,我们对广州市的中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了解青少年学生的基本上网习惯和上网目的,了解网络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何在;调查青少年网络互动和网络生活道德情况;探讨青少年工作如何介入青少年的网络生活。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青少年网络及由网络引发的各种社会、道德、教育等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对新时期网络空间中存在的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进行研究,促进理论工作者进一步深入地探讨与研究,为我国政府、社区和各级学校开展网络伦理教育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青少年事务因为其主体成长发展的高度动态而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人类历来视青少年为社会发展的推动者,赋予青少年极大的希望。然而颇多地强调对青少年的严格要求向轻视了向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服务,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进入后工业化社会之后,青少年事务开始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逐渐成为我国青少年生活、学习、娱乐以及交往的重要工具,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网络诱因越来越凸显。青少年犯罪的数量日趋增多,其诱因主要表现在网络交往、网络游戏、网上不良信息及网瘾导致的侵财类案件四个方面,除了青少年自身要自律,家庭、学校及社会等方面的责任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是艾滋病毒感染的主体人群和后继感染人群,但调查显示,青少年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不容乐观。青少年艾滋病教育的必要性既表现在艾滋病可能对人类造成的毁灭性打击和对个人、家庭、社会的潜在影响之上,同时又表现在青少年人群对疾病的易感性和在“高危人群”、贫困人群中的高比例性上。青少年艾滋病教育应针对其年龄和人群特征有的放矢进行。学校、家庭、社区、政府和非政府机构应联合行动,确立相应教育目标及教育原则,探索科学的教育内容及教学方法,坚持正面导向,努力改变其行为认知,使青少年自觉地将所掌握的知识内化为自我防御机制的有效部分。  相似文献   

13.
骆剑琴 《人民论坛》2011,(10):154-155
伴随着网络成为人们婚恋活动的新载体和新场所,传统的婚恋观在被植入积极元素的同时,又面临着许多新的冲击。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婚恋观,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协调发展。在分析网络对青少年婚恋观形成的影响的基础上,探索具有一定实效性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4.
寓于网络游戏中的暴力设计元素暗合了青少年好奇心强、争强好胜等显性心理特征,青少年极易误读暴力游戏中存在的人类"原始意象",文化规范理论从文化的规范性透析即网络亚文化对主流价值观的侵蚀的角度分析青少年犯罪与网络暴力游戏的关系,而社会控制理论则另辟蹊径地把原因解释为控制犯罪力量的薄弱,为理论论争提供了新的场域。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网络成为人们婚恋活动的新载体和新场所,传统的婚恋观在被植入积极元素的同时,又面临着许多新的冲击。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婚恋观,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协调发展。在分析网络对青少年婚恋观形成的影响的基础上,探索具有一定实效性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从周围不良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个不同层面全面分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社会原因,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观因素进行了深刻剖析,最后从加强道德教育、加强法制教育、加强家庭和学校教育以及净化社会环境四个方面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措施进行了综述,从而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这一问题做为一个社会化的问题,要求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综合治理工程,对青少年进行广泛的权益保护、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7.
网络与青少年社会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 ,网络不仅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互动方式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化环境条件 ,它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正面影响 :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文化知识、掌握生活技能 ;网络所创造的虚拟社会给青少年提供了扮演社会角色的实践空间 ;提高了青少年社会化的自主性。负面影响 :网络中的不健康内容会对青少年的社会化产生极大危害 ;网络世界的非现实性会造成青少年对观实社会的认同危机 ;青少年对网络世界的过分迷恋 ,会对他们社会化过程中完美人格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 ;网络中传播的内容会导致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认知偏差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网络低俗语言泛滥不是单纯的个性炫耀和自我嘲讽,它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主流文化的包容与非主流文化的勃兴、青少年群体标新立异的个性及从众心态、家庭教育的短板与学校教育的缺失、新闻媒介传播助燃网络低俗语言泛滥,以及虚拟空间管控制度不健全等。总之,网络低俗语言泛滥是由青少年个体、家庭、学校、新闻媒介等多重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网络低俗语言泛滥对于青少年身心成长、社会发展与和谐带来的消极影响已引起社会关注,需要从完善法律法规与制度建设、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充分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等多种途径入手预防与控制网络低俗语言泛滥,同时也需要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自觉抵制网络低俗语言,多使用正能量的网络语言,营造和维持良性的虚拟空间秩序。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荣辱观教育中德育网络的构建符合学生品德形成规律,符合信息时代品德发展的必然趋势;青少年荣辱观的现状迫切要求德育网络的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目标的实现,要求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教育影响协调一致,形成德育网络。  相似文献   

20.
当今时代的青少年,利用网络获取了大量资源和信息,开阔了视野,但往往经不住网络的诱惑,易于上网成瘾.其原因主要有网络因素、青少年自身因素、家庭学校教育因素以及管理层面的因素.防治的要旨是加强防范意识,改善教育方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青少年健全的网络人格;加强技术防范和管理;加强网络立法,严厉打击青少年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