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洪岩 《前沿》2008,3(2):132-135
面对当前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完善的宪政秩序无疑是客观的现实选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样一种社会状态的形成和完善必然需要一种强大的社会政治秩序予以支撑,而以民主政治为核心的、以法治为基础的、以建立有限政府和保障公民权利为最终目的的宪政秩序恰好可以满足和谐社会对于政治秩序的需求。基于此,文章将对建立宪政秩序对于实现社会和谐的作用进行分析,希望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法治是我党根据法律治理国家的政治理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社会主义法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二者之间始终存在着这种依存的关系。社会主义法治在政治上,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从秩序、人权、正义、效益等方面起到了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3.
杜建国 《政策》2007,(10):36-38
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即良好的文化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靠和谐文化理念来引领,和谐文化精神来浸润,和谐文化氛围来营造,和谐文化秩序来维系。和谐文化建设的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实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内容。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现阶段文化工作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人民政协的性质决定了其根本任务和工作主题、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紧密相连,因而在促进和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而且应当在这方面大有作为。坚持我国的政党制度,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政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政治基础和政治保障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调节党际关系。人民政协的产生是由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各族各界人士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不懈追…  相似文献   

5.
和谐的农村政治秩序是农村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目前,农村政治秩序的发展受农民自身、农民组织及国家在农村的政策体制设计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从微观与宏观的双重视角,探讨和谐农村政治秩序的建构,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同时,这些基本特征蕴涵着法治精神。和谐社会应当是遵循规则、体现秩序的社会,是稳定、有序、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一个开放、多元、能动、民主、法治的社会。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和谐社会与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同为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与特征,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以成熟的社…  相似文献   

7.
政党关系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特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保持和促进政党关系和谐的根本保证。政党关系和谐是理念和谐、制度和谐、实践和谐、发展和谐和政党建设和谐等多方面的统一。促进政党关系和谐要以理论创新引导和谐、以制度建设保障和谐、以科学发展检验和谐、以政党建设提升和谐。  相似文献   

8.
杨亚非 《前沿》2011,(1):162-165
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民生建设目标是和谐型民生。和谐型民生突破了温饱型民生、小康型民生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实现与物质生活丰富的局限,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谐型民生的建设应当是以民生的改善、国民福祉的实现作为最高标准,以加强经济民生、政治民生、文化民生、社会民生四大领域建设为着力点的综合性实践工程。  相似文献   

9.
代华琼 《人民论坛》2014,(1):202-204
在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之间争论的焦点在于新自由主义注重权利,而新保守主义注重秩序,两者各执一端,不能保持权利与秩序之间的平衡.文章认为权利是秩序的主体基础,秩序是实现个人权利的有效保障.坚决反对权利至上主义和秩序至上主义,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郭亚杰  刘刚 《前沿》2010,(10):29-3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为此需要各阶级、阶层民众的积极政治参与,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因为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比如参与渠道不够、秩序意识不足等,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造成了阻碍。为此,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求既实现有效政治参与,又不失秩序的措施和途径,借以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政治稳定意味着政治生活的有序性和连续性。利益与政治稳定密切相关。在当代中国,利益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政治稳定的实现以及和谐社会的顺利构建,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把政治稳定与构建和谐的利益机制紧密结合起来,构建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公正的利益均衡机制。  相似文献   

12.
公共行政的责任与民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历史性演变为研究的逻辑起点,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行政的价值取向将由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公共行政必须把政治哲学层面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在其运作机制和运作过程之中。为此,公共行政改革必须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政府要强化与其宗旨和职权相对应的责任意识,以树立“责任政府”的形象;二是推进行政民主,以达到公共行政主体与相对人的和谐与合作。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是教育系统内子系统之间有机结合、合力运行的过程,而推动教育系统运行的动力因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运行中必须遵循有序性、协调性、互补性的原则,才能够保障教育系统内少数民族文化的顺利传承。  相似文献   

14.
关注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支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和谐也逐渐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为了增加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使社会主义社会更加健康有序地运行,我们必须切实解决弱势群体问题,为和谐社会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使整个社会呈现和谐而富有生机、活力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政权是我国政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系统论及其政治生态学的观点看 ,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政权系统之外必然存在着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要素。这些环境要素对少数民族基层政权系统的活动内容及方式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制约和影响。少数民族基层政权系统的活动必须充分估计与认识这种制约和影响 ,才能更有效地改造环境要素 ,从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许多问题与困难,解决好这些问题、处理好各方面矛盾的根本途径是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完善各项制度。首先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理顺各种经济关系和处理好各种利益矛盾;其次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政治制度保障;再次要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各种社会结构和机制,保证社会的良性运转;最后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的人文精神导向。  相似文献   

17.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要促进阶层关系和谐,必须统筹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形成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出发,可以深入挖掘促进阶层关系和谐思想的丰富内涵,把它概括为政治诉求表达和谐、利益协调机制和谐、思想道德基础和谐、动力平衡机制和谐、管理体制创新和谐、生态文明基础和谐。  相似文献   

18.
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失去了诚信,就意味着失去了未来。政府作为国家政策、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监督者和示范者,在诚信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政务诚信一旦缺失,势必误导、诱发、膨胀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的缺失。政务失信加大了国家的政治成本、管理成本、社会成本和道德成本,加据了信任危机、降低了行政效率、影响了社会和谐、导致了道德滑坡。所以,要切实解决我国社会诚信缺失和道德失范问题,必须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入手,这本身既是一种诚信的表现,同时也抓住了解决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的政治优势。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必须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的实践逻辑,即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以及如何坚持党的领导的重大问题。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明确坚持党的领导不仅是百年来中华民族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也是新征程上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政治保证;坚持党的领导要求在实践中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和政治纪律、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勇于开展党的自我革命以及持续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等,以切实增强贯彻落实坚持党的领导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群体性事件一直处在高发期。目前,它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主要因素。能否化解并加以有效解决,是衡量政府危机处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从贵州“瓮安事件”和“德江事件”看,我国政府应坚持以下原则:第一,认真研究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矛盾,增强政治敏感性;第二,高度重视突发群体性事件的预警和应急体系建设;第三,健全信息发布体制,及时公开相关信息;第四,做好相关利益方的安抚工作,维持社会稳定;第五,畅通意见表达渠道,切实保障公民政治参与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