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贾晓明 《黄埔》2014,(6):121-122
1925年11月21日,中共广东区委在肇庆组建了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4军的34团(后改称独立团),由叶挺任团长。该团骨干由黄埔军校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组成,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第一支正规武装。独立团的成功组建,是中共广东区委执行中共“三大”制定的统一战线方针,在军事上实行国共合作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正1925年11月21日,中共广东区委在肇庆组建了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4军的34团(后改称独立团),由叶挺任团长。该团骨干由黄埔军校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组成,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第一支正规武装。独立团的成功组建,是中共广东区委执行中共"三大"制定的统一战线方针,在军事上实行国共合作的成果。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由陈延年任书记的中共广东区委和黄埔军校渊源颇深。在广东国民政府  相似文献   

3.
林彪传奇     
第一章在大革命的洪流中林家大湾·黄埔军校·叶挺独立团的见习排长南昌起义·差点被枪毙·开一夜小差·湘南暴动 湖北省的黄州(今黄冈)东约三十公里处,有一个宁静古朴、风景秀丽的村子——林家大湾。 林家大湾位于黄冈县的回龙镇,该镇得名于神奇的回龙山。回龙山属于大别山余脉,海拔虽然不高,但西面、南面临靠长江,  相似文献   

4.
《传承》2013,(9):20-20
韦一平,广西天峨人,壮族。1923年秋天,他离开家乡,到广东的三水县参加农民革命运动。1924年5月,他在三水县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选派到毛泽东主持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1925年入国民革命军,后调到叶挺独立团,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和海陆丰起义,  相似文献   

5.
叶挺是一员战将,平时写诗并不多,但他写于狱中的《囚歌》却极有名。说起这首诗的面世,与郭沫若有直接的关系。叶挺与郭沫若结识很早,北伐时期,郭沫若担任北伐军政治部副主任。行营秘书长等职;叶挺则是一战成名的“铁军”独立团团长。战争的紧张和残酷,使郭沫若与叶挺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相似文献   

6.
贾晓明 《黄埔》2014,(5):79-80
1925年11月12日,黄埔军校潮州分校复办,开始正式招收学生。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革命政府和国民革命军东征军指挥部为培养革命武装力量创办的黄埔军校第一所正式分校,并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政府在粤东的军事摇篮。据《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史稿》记载:"该校之有分校,当自潮州分校始。"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方彦 《黄埔》2006,(3):64-64
今年是北伐战争80周年。在湖北成宁有一个因北伐战争而闻名于世的小镇,这就是汀泗桥。汀泗桥一带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1926年8月,北伐军攻入湖北。北洋军阀吴佩孚纠集两万多人扼守汀泗桥,在此据险顽抗。26日,北伐军向汀泗桥发起进攻,遇到敌人顽抗,前进受阻。第二天,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奉命增援,攀越崎岖的山路绕道敌后,出其不意地发起猛攻,打得敌军晕头转向。吴佩孚的军队全线崩溃,叶挺独立团夺取了汀泗桥。  相似文献   

8.
中将彭明治     
毕一功 《黄埔》2012,(2):31-33
彭明治(1905-1993),湖南常宁人。1924年3月到广东,后入黄埔军校一期军士教导队学习。曾参加讨伐陈炯明的两次东征。1926年夏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第二十五师七十三团代连长。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三军直属队连长、教导队队长,第十九、二十团副团长,第九师二十六团团长,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1934年10月,彭明治参加长征。他率领红一军团一师三团配合红四团夺取泸定桥,为中央红军胜利北上,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黄埔》2018,(5)
正张申府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是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他1920年夏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是建党初期党员之一。他曾参与黄埔军校筹备工作,是最早进入黄埔军校工作的共产党人,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更为重要的是,他是周恩来的入党介绍人和进入黄埔军校工作的推荐人。因此,他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重要人物,是黄埔军校政治工作较早的参与者与开拓人。  相似文献   

10.
《传承》2013,(11):20
韦一平,广西天峨人,壮族。1923年秋天,他离开家乡,到广东的三水县参加农民革命运动。1924年5月,他在三水县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选派到毛泽东主持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1925年入国民革命军,后调到叶挺独立团,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和海陆丰起义,曾在海陆丰根据地担  相似文献   

11.
史兰 《黄埔》2014,(1):80-81
“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这是毛泽东高度评价黄埔军校的一句名言。黄埔军校,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新型陆军军官学校,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它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毛泽东虽然没有直接在黄埔军校工作过,  相似文献   

12.
百年·记忆     
《小康》2021,(10)
正【1926】北伐战争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直接目标是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北伐进军过程中,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舍生忘死,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尤其是共产党员叶挺领导的独立团,率先攻入武昌城,成为赢得"铁军"称号的第四军中一支英勇善战的部队。北伐战争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北伐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场规模空前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汀泗桥、贺胜桥之战是北伐战争中极其重要的战役。为了加深对这段历史的认识,缅怀先烈,激励后人,中共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委及区政府、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文物学会、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水利厅等单位于近期在咸宁市咸安区联合举行了“北伐战争暨汀泗桥、贺胜桥大捷75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湖北、湖南、广东、河南、台湾、原叶挺独立团等60多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叶挺将军之子叶华明向研讨会发来了贺电。举办上述内容的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14.
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中国共产党在军校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举国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日子里,作为一名中国革命历史研究的爱好者,我自然忆起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创建中的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促使孙中山先生作出建立黄埔军校的决定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积极接触孙中山,并促  相似文献   

15.
陈予欢 《黄埔》2007,(2):36-38
黄埔军校作为孙中山创办的第一所具有现代革命意义的军事学校,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和影响。而黄埔军校的第一期生,最早并最直接受到孙中山先生的教诲和熏陶,成为孙中山先生推动与促进军校发展乃至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6.
统战史上的5月黄埔军校第一期新生入学1924年5月5日,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黄埔军校第一期新生入学。孙中山兼任该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共产党人周恩来、熊雄、恽代英、叶剑英、聂荣臻、肖楚女先后在军校担任政治教育工作。学校下设政治...  相似文献   

17.
林上元 《黄埔》2014,(3):4-4
岁在甲午,仲夏之初,我们迎来了黄埔军校建校九十周年暨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的喜庆日子。九十年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下,毅然改组国民党,提出“联俄、联其、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革命军官学校——黄埔军校。  相似文献   

18.
《黄埔》2014,(2)
正2014年是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支持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黄埔军校建立后,培养了一批批军事与政治人才,为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如今,黄埔军校已成为海内外黄埔同学和亲友共同的历史记忆,黄埔精神已成为全体中华儿女共同认知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9.
陆治刚 《黄埔》2006,(5):20-21
今年是北伐战争80周年,1926年7月开始的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共同进行的一场革命的、正义的战争,以黄埔师生为骨干力量的北伐战争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为纪念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笔者随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同志奔赴北伐战争的主战场——广东、湖南、湖北,采访了一些黄埔师生亦为北伐名将们的后代。曹云屏:父曹渊组建敢死队,攻武昌叶挺为父殉难痛哭武昌洪山南麓,埋葬着1926年北伐战争时叶挺独立团攻打武昌城的191名烈士。1985年,政府把这座陵园命名为独立团烈士陵园,墓前增塑了曹渊烈士铜像。祖籍安徽寿县的曹渊毕业于黄埔…  相似文献   

20.
在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团里有个宣传干部在攻打泗汀桥、贺胜桥、武昌城等战役中,不管敌军枪林弹雨多么厉害,他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