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我国新一轮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内涵出发,按照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建立了三层次多指标的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目标层相关因素的权重,以便综合评价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进程。  相似文献   

2.
鄂政办发[2008]83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五个专项规划纲要的实施和各项改革发展措施的落实,现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重大启动项目清单》印发给你们。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重大启动项目实行滚动管理、年度计划推进的工作机制,在年度投资计划中明确责任主体和年度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3.
致参 《中国发展》2009,9(6):41-41
10月23日,“中国发展论坛·2009——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在武汉东湖宾馆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致公党中央和湖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由致公党湖北省委会、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致公党中央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中国发展》杂志社共同承办。论坛直击“两型社会”主题,围绕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发展思路、目标定位、基本途径和工作重点等重大问题开展学术交流和讨论,为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4.
刘友凡 《政策》2009,(12):11-15
2007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因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湖北加快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湖北省人大围绕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改革试验这一重大课题,及时启动地方立法工作,经过反复调研、  相似文献   

5.
近日,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清泉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情况征求各民主党派、省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省政府参事、省文史馆馆员的意见和建议。党外人士认为,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武汉城市圈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中部崛起带来了战略机遇。湖北党外人士就如何搞好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提出具体建议:一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要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发展模式的新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鄂政发[2008]58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已经《国务院关于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国函[2008]84号)原则同意,现印发给你们。各地、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抢抓机遇,加强协作,勇于创新,认真做好组织  相似文献   

7.
《政策》2008,(10):1-1
最近.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湖北的重视、关心和支持,标志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我省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活动.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加快湖北富民强省步伐的重大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8.
《湖北政报》2010,(9):40-44
<正>鄂政办发[2010]33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2010年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重点突破、深入推进年,是实施改革试验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年。根据《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年)》和2010年省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2010年重点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9.
鄂政发[2008]68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年)》印发给你们。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国函[2008]84号)精神,主动参与和支持改革试验。武汉城市圈内各市人民政府和省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  相似文献   

10.
《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日前获国务院批准。根据该方案,武汉城市圈将围绕“九大创新”,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省社科院党组书记、博导赵凌云,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梁亚莉,省社科院长江流域经济所所长、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秦尊文3位专家,对“九大创新”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1.
2009年7月31日,《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相似文献   

12.
《湖北政报》2009,(10):29-31
<正>(2009年3月18日)鄂办发[2009]13号根据《国务院关于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国函[2008]84号)精神,为充分发挥我省人才、科教优势,利用国内外人才资源,为加快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  相似文献   

13.
谭键 《今日海南》2008,(9):32-33
2007年1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至此,我国已设立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成都以及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以及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六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被称为"新特区"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传统的经济特区是何种关系,其改革试验对海南具有怎样的影响和借鉴,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九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7月28日至29日在武昌举行。全会公报强调.做好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起步工作,着力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相似文献   

15.
《世纪行》2008,(5):18-18
2008年5月20日至22日,湖北省政协十届二次常委会议在武昌召开,会议重点围绕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建言献策。李鸿忠省长莅会听取大会发言并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田承忠副省长作“关于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情况的通报”。会上,有12位同志就“两型社会”建设进行了大会发言.本刊摘要选载。  相似文献   

16.
肖安民  赵炜 《政策》2008,(1):23-26
最近。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国家从改革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如何正确认识“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深刻内涵,及其对武汉城市圈、  相似文献   

17.
9月27日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获批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围绕总体方案,我省已配套制定了五个专项规划、六项配套政策、五项重点工作、三年行动计划、一个重大项目清单和一个操作平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保障和促进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根据国家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决策和中共湖南省委的部署,结合长株潭城市  相似文献   

19.
《湖北政报》2009,(8):38-46
<正>鄂政办发[2009]34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2009年是全面启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第一年,也是决定改革试验能否取得突破的关键一年。根据《武汉城  相似文献   

20.
万众瞩目,期待已久。连日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获批的消息一经发布,在全省上下即引起强烈反响。9月27日,省政府就贯彻国务院批复精神、实施总体方案的有关情况,在武昌洪山礼堂召开新闻发布会。数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