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5 毫秒
1.
相对于网络招聘来说,微博招聘的匹配率会略高,微博博主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关注方向。当网络成为我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微博也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在微博上,只言片语的"微"信息,通过"围观"或"关注"(@某人),可以呈几何级速度传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刘能 《人民政坛》2012,(10):37-37
《人民政坛》编辑部: 微博以其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成为公众关注的全新信息发布交流平台。现在越来越多人大代表开设了微博,在微博上与选民信息共享、互动交流。我也很想成为一名“微博代表”,请问应如何开设并办好代表微博?  相似文献   

3.
当前,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技术,一种渗透在大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的信息交流模式,正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认识和使用。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为此需要对大学生文明使用微博进行正确的引导,既要鼓励大学生积极使用微博,又要引导大学生文明使用微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相似文献   

4.
《公民导刊》2013,(1):3-3
买了新房。装修公司电话就“接踵而至”;孩子还未出生,手机已被奶粉推销电话打爆……这样的公民个人信息是怎样泄露出去的?对此类问题寻根究底的同时。网络个人信息安全的问题也暴露在公众面前,如何保护好此类信息,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事实上,随着网络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而来的,与现实世界相类似的各种特征也越来越多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比如说网络犯罪、网络欺诈、垃圾信息、黑客攻击、侵犯个人隐私和网络恐怖主义等越来越多的网络犯罪行为不断出现,其危害对象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甚至已发展到严重影响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安全的程度。对此,唯有织好网络个人信息安全的“法网”,才能促进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健 《民主与法制》2013,(15):10-13
如果说网络问政是一辆高速奔驰的汽车,那么它就是前后驱动:思想引领和技术支撑。微博和微信两种新的网络技术的产生,让汽车载着整个社会不经意间已经驶入“微时代”。如果说2010年是微博元年的话,2011年则因为政务微博作为一支新生力量,成为网络问政的重要平台和渠道,被媒体称之为“政务微博元年”。2012年,政务微博大行其道;2013年微博仍然强劲,但已然面临微信的挑战。无论是晋中市公安局,还是肇庆市公安局。他们试水微信,并非要取代微博等其他网络问政平台。而是多一条联系外界的途径,进而改变沟通方式。技术进步倒逼观念更新。在网络问政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观念更新必将推进社会制度改革,这也是我们本期策划的题中之意。本期关键词:问政“微时代”  相似文献   

6.
"本公司大量招聘asp开发工程师、web开发工程师,有意者请私信给我"。日前,广州一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微博上发布了这则招聘信息,很快得到众多"粉丝"的关注。时下,随着微博日益普及,人们不仅开始习惯使用微博随时表达、获取和分享信息,也让企业争夺人才的方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微招聘"似乎一夜之间成为了一种时尚。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陕速发展,网络信息化的突飞猛进,可供企业选择的后备人才越来越多,而企业能够获得的人才信息也是多如牛毛。一个招聘广告发布出去,应者云集的场面屡见不鲜。按理说,企业的招聘经理应该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实不然,企业的人才问题已经不再是“找不到人”,而变成“找不到合适的人”了。因为企业的选择再多也不等同于“合适的人”就会更多。  相似文献   

8.
《精神文明导刊》2013,(4):39-41
一、从“网络恐惧”到“微博恐惧”,微博“双刃”效应更加凸显近段时期以来,“微博反腐”成为一种流行现象,“雷政富事件”“表哥”“表叔…‘房叔”等频繁出现,微博的裂变式传播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微博对权力腐败、个别官员道德堕落的揭露,让广大公众和官员深刻感受到了一股“微”而弥强的冲击波。这股巨大冲击波也使官员“网络恐惧”升级至2.0版——“微博恐惧”。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以来,有关部门对微博上的各类举报回应更加及时、积极,这一方面大大提升了公众通过微博举报的热情,有利于形成官方与民间的反腐台力;另一方面,因为微博传播的裂变性、快速性,不实信息与传闻也往往使被举报者及主管部门面临有口难辩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黄逸宇 《人权》2012,(1):43-45
自从微博诞生以后,就迅速取代了网络论坛与博客,成为信息传播速度最快的方式。2010年,45%的社会议题是由网络草根推动的,其话题权和社会影响力正在快速提升。2011年6月,郭美美用所谓红十字商会总经理身份炫富,微博用裂变式的广泛传播力,创造出一个集高官、美女、慈善、贪污等多个兴奋点的舆论漩涡和信息黑洞。各方利益在此博弈,幕后推手炒作,民众渴望真相,炒家跟进营销,然而各方所见都是云谲波诡的冰山一角,真相依然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10.
《精神文明导刊》2009,(7):63-63
2009年4月13日《浙江日报》刊登周志强文章,2008年,网络参与了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从而显示了令人吃惊的巨大影响力。显然,网络成为很多人观看社会、想象政治的重要媒介。“网民”这个词,也几乎变成了“民意”的最重要的体现者。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把网络舆情当成社会调查和政策实施的依据。似乎跟着网络舆情走,  相似文献   

11.
邸占山 《群众》2009,(5):76-77
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惊人,“网络化生存”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重要生活方式。互联网作为信息载体所具有的影响力,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进而影响着政府组织的运行,影响着执政思维与执政方式,这是我们思想文化和新闻传播领域的一个新阵地。高层领导对网络舆情非常关注。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前往人民网,实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与网民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12.
练惜 《就业与保障》2013,(10):48-49
作为时下热门的交流工具,微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用微博表达思想,分享心情本是自己的事,但也要紧守法律底线,有些信息不能“博”,莫让微博给自己“惹祸”。  相似文献   

13.
李海洋 《今日广西》2007,(24):62-62
铺天盖地的报纸广告、迅速崛起的网络求职、如火如荼的现场招聘会……越来越多的求职媒介,极大地方便了人们找工作。客观上也为不法分子、无良企业以“假招聘”侵害求职者利益提供了空间。求职者找工作时更须多留些心眼提防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14.
谁为网络狂?     
谁也不能否认,与网络有关的职业已经成为人才市场上的朝阳职业。据“中华英才网”的统计结果显示,今年3月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共计空缺职位44873个,其中 16590个职位来自IT业,占总需求的40%。网络人才招聘也成为4月北京春季人才交流洽谈会的最亮点。在660家招聘单位中,招聘网络人才的有120多家,人才需求量之大、薪酬之高猛烈冲击着传统行业。而在近日公布的深圳职业声望排行榜中,网络工程师居于第2位,技术行业正获得商业环境中前所未有的尊崇。 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热潮中成为“网络人”更多的成为“追网…  相似文献   

15.
朱静远 《今日广西》2012,(12):11-12
网络,尤其是社交网络的发展,使得更多的信息得以共享,一度神秘的外交也逐渐走进了普通民众的视野。当前,由于传播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政务机构都开设有微博,政务微博已然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平台。外交亦不例外。很多国家都已开始积极探索外交的新形式,“微博外交”逐渐成为国际政治的新潮流。  相似文献   

16.
前段时间,广东省政协在肇庆开了一个务虚会,会上大家畅所欲言,我也讲了一些意见,大致意思是: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年”,统计数据显示,大概有6500万网友活跃在各大微博空间上,2011年开始已超过1亿了,可见微博的影响力是很大的。2010年9月,我也在网上开通了微博,主要供我的同事、研究生包括毕业了的学生内部交流。  相似文献   

17.
梁思奇 《当代广西》2013,(21):15-15
近年来,因为各种社会现象和公共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越来越频繁,不同观点、观念在互联网上的交流、交融和交锋日趋激烈,各种信息的传播深层次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人们普遍感受到互联网对于“意识形态”的巨大影响力,互联网已成为思想舆论最重要的阵地。  相似文献   

18.
打击网络犯罪的窘境与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98亿。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被一些犯罪分子所利用,成为了违法犯罪的工县。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丽会”上。网络犯罪成了一些代表委员们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网络民意的力量已经逐渐显现出来。有人将之称为“权利的突围”——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权利,在网络上可以实现;也有人将之称为“权利的逃避”——迷恋网络上的虚拟权利,而暂时逃避了追求现实权利不易的事实。 从厦门PX项目到华南虎事件,无不显示了网络民意的力量。将网络上的虚拟权利兑现于现实的行动上。“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与人民网网友的交流被视为反映党和国家进步的标志性网络事件。网络民意已经成为民主政治的新通道,同时,如何宽容.规范、引导网络民意走向自律、客观、理性的轨道也被有识之士所关注。  相似文献   

20.
时下,随着微博日益流行,人们不仅开始习惯使用微博随时表达、获取和分享信息,也开始利用微博进行招聘和求职,如今,即时、简洁、快速的微博已成为职场新宠,是不少毕业生求职的"必备武器"。微博走俏求职招聘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在交流和沟通具有极强优势的微博,已成为一个开放的人才市场,求职和招聘方在这个平台上点对点的沟通。日前某网站首次推出"微招聘"大赛,吸引了近200家公司参与其中,超过3万人投递简历。微博招聘和求职之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