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步峰 《新东方》2006,(12):23-28
一、问题“中国农村医疗之给付行政论”,这一问题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是个假问题。这是因为:第一,如果从世界范围来看,包含医疗给付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国家给付行政制度之一,从其诞生伊始就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副产品,是以农民的工人化为前提的。也就是说,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改变传统农民的基础上应工业社会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只有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存在所谓的“农村”社会保障。第二,尽管在中国官方的各种规范性文件和体制化的学术研究中,“农村”社会保障的词汇频频出现,但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是以职业分类或者保障项目的分类为主…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关系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对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几年来,嘉善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把农村社会保障工作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按照“多层次、广覆盖”的原则,扎实推进,初步建立起以农村养老保险、合作医疗、被征地农民养老生活补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以社会救助为重要补…  相似文献   

3.
1.社会保障理论概述
  1.1社会保障的定义
  “社会保障”源于英文“Social Security”一词,又译为社会安全,最早出自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案》(Social Security Act)中,1938年又出现在新西兰的一项法案中,1941年罗斯福、丘吉尔在《大西洋宪章》宣言中再次使用了这一概念。随后这一概念为西方国家所接受,并被国际劳工组织所采纳。国际劳工组织于1944年第26届国际劳工大会发表的《费城宣言》正式使用社会保障概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对社会保障的定义是:社会通过一系列公共措施向其成员提供用以抵御因疾病、生育、工伤、失业、伤残、年老和死亡而丧失收入或收入锐减引起的经济和社会灾难的保护,提供的医疗保险以及有子女家庭的补贴;美国1999年出版的《社会工作词典》对“社会保障”的定义为:“一个社会对那些遇到了已经由法律做出定义的困难的公民,如年老、生病、年幼或失业的人提供的收入补助;德国是最早由国家举办为公民提供社会保障的国家,社会保障遵循的是特殊性原则,强调个人本身必须有动机保护自己防备生活的风险,换言之,社会保障的作用是在社会需要的情况下支持个人,而个人本身必须有动机保护自己防备生活的风险;在英国,社会保障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公共福利计划,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社会保障是一种公共福利计划,旨在保护个人及家庭免除因失业、年老、疾病或死亡而在收入上所受的损失,并通过公益的服务(如免费医疗、生活补助)以提高其福利;我国是在1986年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第七个五年计划中首次使用“社会保障”一词,《中国劳动人事百科全书》指出:“社会保障是由一整套完整的保险和福利项目构成的并由中央政府管理的体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和冲突会变得更加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的主要职能,就是要建立一整套可供操作的平衡社会各阶层利益冲突的制度,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保障制度。西方所谓的“福利国家”,就是国家把社会福利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能。尽管这些“福利国家”目前暴露出种种弊端,但这些弊端是能够通过具体政策措施的调整和改变而消除的。至于国家把社会福利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能,这一原则本身是不错的,因为它有效地平衡了社会的利益冲突,使这些国家基本上处于长期的稳定和发展中。凡事都应“先立其大”。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增强执政党的执政意识,是一个最具根本性的问题。党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长期执政地位,必  相似文献   

5.
徐延辉  谢芳 《学习与实践》2006,(10):100-104
传统的社会保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贫困农村人口的需要,需要逐步实现社会保障模式的转型。但是贫困的农村社会由于自身“能力贫困”,造成社会保障供给能力低下,无法实现这种转变。本文在对福建省漳州市军溪村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提出“教育救助”应该成为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支柱,认为“教育救助”在改变农村人口能力贫困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农村社会保障,是国家为了保障公民在各种突发性自然灾害,如年老、疾病、缺乏劳动能力等情况下,从国家和社会获得足够的物质帮助而建立起来的援助制度。我国“七、五”计划中明确规定:“要适应对内搞活经济,对外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情况,从我国当前的国力出发,按照有利生产、保障生活的原则,有步骤地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雏形。”这些年来,在各级党委及政府的领导下,在包括农村在内的社会保障领域,如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和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不少成就和成功的经验。但,必须同时承认,在农村基层,特别是象黔西南州这样少边穷地区的农村基层,社会  相似文献   

7.
社会保障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从属于社会、经济、文化权利的内容。其权利主体主要是公民个人,义务主体主要是国家。在现代社会里,社会保障权既是人权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保障人权实现的重要手段。而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它的实现依赖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2004年3月,我国已经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了宪法,因此,探究社会保障权的保护现状,对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将起到一定的作用。一、社会保障权的产生和发展社会保障权是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而产生的。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表述,社会保障是指社会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公共措施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政》编辑部:《中国民政》第5期上有一篇文章,题目叫作《养儿不如入农保》,这里的“农保”,即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固然很重要,理应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长幼皆知,但如果用“养儿不如入农保”这样一种选择句式来表达,未免使人感到说了过头话。孝敬长辈,赡养父母是中毕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是社会发展到今天,家庭养老仍然是社会保障的基本组成部分。“养儿不如入农保”片面强调“农保”的作用而忽视了成年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容易给人造成错觉,以为世上所有的讥”都靠不住,…  相似文献   

9.
社会保障制度历来被认为是现代社会的“稳定器”,而社会保障体系则是现代社会的“安全网”。在中国,这关乎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十二亿中国国民的切身利益,关乎改革开放成果的巩固,关乎有中国持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关乎社会的稳定、民族的进步!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0.
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福垣近日在“2005中国经济走向与发展对策”报告会上表示,明年中国经济不会冷,他认为中国经济存在三大短缺和一大根本性矛盾,这些问题其实就是中国经济必须加快发展的理由,“想慢也不行”。刘福垣认为,这三大短缺是:社会保障短缺、教育短缺、工薪住宅短缺。现在,很多人都认为中国经济不存在短缺,因为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但若把公共商品也考虑在内,中国依然是“短缺经济”。刘福垣特别指出,中国许多经济问题的根源是城市工商业和农业生产方式的矛盾以及由此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这是中国经济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