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元阳多依树村座落在美得出奇的梯田景观中。红河人说:“元阳梯田甲天下”,元阳人说:“多依树梯田甲元阳”,这样说来,多依树的梯田就算是美中之美了。近十年中,摄影界的大师小师已经把这一带哈尼人作为饭碗粮筐的梯田“咔嚓”个遍,让城里人用眼睛看懂了“种田原来是一种美”。元阳梯田的照片在各地发表的多了,但据说最受世界行家称赞的,是个德国“咔嚓”家发表在《摄影》杂志的一幅小照,画面内容,在广阔梯田背景下,一个哈尼人在烈日下辛勤地耕犁,体现了十足的人本摄影主义。看过那幅照片,我的评述是:田不在大,因有哈尼人而灵…  相似文献   

2.
如果你喜爱风景摄影,元阳可以说是不可不去的。那里无边无际的梯田不仅创造了世界稻作文化的奇迹,也构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摄影风景。 到元阳的人几乎都少不了这样的冲动──用照相机留下那个无法言喻光影世界。事实上,即使你只有最简单的照相机,即使你的照相技术只限于按动傻瓜相机的快门,你也可以照出美不胜收的照片,因为元阳梯田的美几乎是不需要刻意寻找角度的。不信,你可以带上照相机去试试,你会发现自己也可以成为不错的摄影师──哪怕你对照相机一窍不通。早晨,漫漫云雾从哀牢山涌出,它们拂过群山的顶部,在浸满水的梯田中…  相似文献   

3.
刘强  卫光辉 《创造》2001,(5):7-9
元阳梯田如今成了摄影爱好者神往的地方,到元阳去看梯田则成了过惯城市生活的人们的一种体验乡村生活的时尚。元阳梯田正吸引着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目光、越来越成为人们愿意去看看、玩玩的地方。那么,元阳梯田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有什么值得大家去看、去体验、去感悟的呢?   梯田——古老农耕文化的载体   当世界进入后工业时代之时,古老的农耕文化似乎成为遥远的过去,作为现代城市人而言,能够站在现代回眸过去,能够从工业文明去审视农业文明,既可以享受到先进文明的成果又能够反思现在所走的路是否科学。这应当是元阳梯田吸…  相似文献   

4.
四月未的一天下午,我们从云南红河州政府所在地蒙自出发,去距此100多公里的元阳哈尼族自治县沙拉托乡。元阳县老县城在红河南岸哀牢山区海拔1500多米的山上,要走3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一边是山崖一边是绝壁,窗外美丽的风景让我心惊肉跳。到达老县城已近黄昏,本想缓解一下绷紧的心,忽听当地人说再往前几公里就可看到驰名中外的元阳梯田,我们几个自称摄影爱好者的人像吃了兴奋药,立刻来了精神,从行囊中拿出“长枪短炮”杀了出去。  相似文献   

5.
欧光辉 《创造》2003,(3):4-5
一、元阳旅游的资源元阳县是一个资源极为丰富,自然景观奇特,少数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边疆县。境内有不少的民族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都是极有潜力和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一)元阳梯田。梯田,不只是元阳有,但元阳梯田素有面积广、分布高差大、开造之奇、气势磅礴、举世无双的美称。元阳19万亩梯田从海拨100多米的红河岸边断断续续,婉蜒迂回于千壑万岭之中,延伸至2000多米的山腰坡顶。似长蛇舞阵,浩浩荡荡;似天梯凌空,通往天际;如天落碧波,蔚为壮观。充分利用这一世界罕见的独特资源优势,打造哈尼梯田世界品牌,将吸引更多的海内外…  相似文献   

6.
刚从元阳回来,那里即将举办以展示梯田文化为主题的国际摄影大赛,应邀前往的摄影家达上百人,其中不乏有较高知名度的摄影好手。可以想见,当充满魅力的元阳梯田在这一摄影大赛上集中展示出自己的奇特风姿时,对于提高这里的知名度,培育刚刚兴起的旅游业以及整个元阳乃至红河的开放将起到一定的作用。事实上,我们知道,元阳正在努力进行着把自己的哈尼梯田申报为世界性的自然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工作,摄影大赛仅仅只是这一巨大工程中的一个具体步骤而已。 我们想说的是,元阳梯田的整个申报努力对于云南来说,只不过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相似文献   

7.
元阳——摄影者爱好者的光影圣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你喜爱风景摄影,元阳可以说是不可不去的。那里无边无际的梯田不仅创造了世界稻作文化的奇迹,也构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摄影风景。  相似文献   

8.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单元。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既是推进元阳与红河州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也是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着力点。现结合元阳实际,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以哈尼梯田为旅游品牌,做大做强旅游业元阳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旅游业。元阳有着世界级的旅游品牌——哈尼梯田,要充分利用这一品牌优势,按照“生态兴县、旅游强县、产业富县、梯度推进、带状发展”的总体要求,培植好旅游业这一首要支柱产业。要以科学规划指导旅游业…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云南时要求,要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这既是提升云南整体实力的重大举措,也为元阳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为元阳哈尼梯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战略机遇。元阳拥有世界级的旅游资源,19万亩哈尼梯田被中外游客赞誉中华风度,世界奇迹,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  相似文献   

10.
大山里塑成的奇迹——元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遗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元阳,是滇南边疆的一个小县,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因经济贫困文化落后寂寂无闻,但是近年来却声名鹊起,一跃而为云南省旅游观光与文化考察的热点,原因是这里有举世闻名的哈尼族梯田奇观。目前,在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推动下,元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遗产工程正在切实地开展…… 世界遗产是我们这个星球上人类共同享有的宝贵财富,它关系到子孙万代的利益和前途,一旦申报成功,将受到全世界的保护,哪怕世界大战也不能破坏它。梯田 1995年,一个秋后阳光灿烂的下午,在元阳县攀枝花乡勐品村一个叫“老虎嘴”的梯田旁边。 仿佛上天刻意安排,抑…  相似文献   

11.
<正>哈尼梯田延续千年的雕刻哈尼梯田主要分布在红河南岸哀牢山区,海拔从140米至海拔2000米,连绵数百里,散落在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几个县中,共83万多亩。梯田形状或大或小千差万别,层层叠叠,少的地方有几十、几百层,多的地方上千层,最多的地方达到了3000多层。据相关专家介绍,哈尼梯田现在的规模较以前有所缩减,虽然现在的规模不如过去,但其规模在世界上仍是独一无二。梯田缩小的主要原因在于上世纪5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  相似文献   

12.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田就有多高。”这是哈尼人形容自己梯田时的豪迈心态。走进哈尼族聚居的云南南部哀牢山区,我们被壮观的“哈尼梯田”震撼了:一眼望去,从山脚到山顶,气势磅礴的梯田层层叠叠,难以相信的是;有的竟达上千层。登顶俯瞰,云雾缭绕的山体水波涟滟,如湖海悬于苍穹,那线条清晰的田埂层层铺展,如同翻卷的天书,如同掀开的巨大乐谱写天谱地。人们说,哈尼人用鬼斧神工改造着自然。 “近20个世纪以来,哈尼族祖先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梯田农耕文化’。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世纪中,哈尼人对‘梯田农耕文化’内涵的丰…  相似文献   

13.
民族旅游城镇可持续发展是对民族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使民族旅游城镇竞争力得以提高的必然选择。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提出民族旅游城镇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以世博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区为例,对世博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区治理的必要性进行探析,由此建构世博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区可持续发展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正梯田是人类面对自然环境表现出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为了生存,不屈不挠的先民们发挥才智,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规律,开山结庐,用勤劳的双手建造了梯田。沿着陡峭的山坡,梯田层层向上、叠叠铺陈,就像是为人们登天而建造的台阶。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西部月亮山腹地的加榜梯田,吸取了天下梯田的精华,比云南元阳梯田更加秀丽,比广西龙胜梯田更加壮观。以梯田为载体,反映了当地的民族文化和农耕文化,风景优美,宛若仙境,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  相似文献   

15.
梯田,我并不陌生,作为农家子弟,曾无数次穿行于梯田之间。然而,金鸡山下的这片梯田方圆数千亩,延绵十余公里,不能不说是个奇观。联合乡的连云、下云、云山是革命老区村,如今因为梯田而再次扬名,人们习惯将这三个村子合称为三云。当然,说到联合梯田还应当包括联西、东边等几个村的梯田。只是摄影爱好者首先在三云地区找到了最佳摄影点,或者说发现了美,并发布到网上,吸引了省内外摄影人蜂拥而至,使三云梯田成了主角。  相似文献   

16.
哈尼梯田     
“哈尼”,意为“居住在半山腰的人”。千百年来,森林、村寨、梯田和河流,养育、铸就着这个民族。哈尼人让生命在隐匿于深山的土地上朴素地绽放,精彩地完成生命的延续,在波澜不惊的生存活动中,在延绵的群山完成了大地上最美的雕塑,创造出了人世间的伟大奇迹--哈尼梯田。春耕、夏锄、秋收、冬藏,哈尼人把每一个细节都密切地融入到自然生态的环境里,使梯田稻作农耕文明成为遵循自然规律、善待自然环境的农耕典范。可以这样说,梯田是哈尼人真正的人生舞台,梯田是哈尼人对生命最真实、最真情、最发自内心的演绎。  相似文献   

17.
<正>文化惠民,包括但不限于物质方面给群众带来的实惠。云南世博旅游集团,对元阳梯田的文旅开发,其给当地带来的好处,就不只是就业、脱贫,或者红米卖得好价钱这样简单。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旅游,以及相关产品的开发,当地人在获得实惠以后,更有动力和能力去维护人与人的和谐,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红河哈尼梯田,是红河,甚至是云南在民族文化方面的宝贵精神财富,一本无字天书。数百年间,梯田见证的不仅仅是哈尼族等当地少数民族勤  相似文献   

18.
王馨 《人民论坛》2013,(10):202-204
哈尼族梯田分水制是哈尼人在梯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管理的劳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而来的,同时也是梯田文化得以传承和赓续的有力保障.分水制是与哈尼人独特的农耕方式和审美观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特别是他们对于农耕用水的巧妙利用和合理分配之下所体现出来的技术美、秩序美与和谐美,更为我们深入了解哈尼族文化提供了方便和可能.  相似文献   

19.
释“彭咸”     
屈原在《离骚》中两次提到“彭咸”:“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王逸《楚辞章句》注:“彭咸,殷贤大夫,谏其君,不听,自投水而死。”自王逸注后,历代学者多从王逸说,虽也有学者对此说表示怀疑,但多语焉不详。钱杲之《离骚集传》说:“彭咸未闻。”戴震《屈原赋注》称彭咸“书阙不可考矣”,“一说即《论语》所称老彭”。俞樾《俞楼杂纂》二四《读楚辞》认为“彭咸即彭铿,铿咸双声字。”闻一多《离骚解诂》补充道:“铿咸不只双声,元音亦同,惟韵尾略异耳。”姜亮夫《楚辞今绎讲  相似文献   

20.
天道公平     
一天,一个僧人问修静禅师:“大悟的人为什么还有迷惑?”修静说:“镜子破了就不能照了,落下的花就不会再上枝头。”僧人又问:“军队打仗双方都摆了天王斋来祈求胜利。不知天王会让哪方的愿望成真?”修静回答说:“上天下雨,不会挑选滋润哪棵树,荣和枯的树都会得到雨水。”禅机点拨: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人人都有机会,问题是能不能把握住。天道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