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培养新型农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启明 《前沿》2007,(7):210-213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不但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而且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是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如何采取有效手段,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文明公民学校为阵地,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直接受益者,也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营造文明乡风,关键在教育。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沾益县把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思想道德和健康素质作为落实乡风文明的主要内容来抓,依托支部党校、农民技校和党员活动中心,通过开办“三位一体”的文明公民学校这一主阵地,抓好群众的素质提升。  相似文献   

3.
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但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比如,对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的理解上,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农民自己的事,要靠农民自己,政府仅仅起主导作用。其实不然,农民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更应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受益主体。  相似文献   

4.
张振  陈香兰 《前沿》2012,(12):114-115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而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村发展的必要条件。现阶段农民科技素质较低,本文在分析了农民科技素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河北省农民科技素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宏伟目标,确实有着新的、深刻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和重大的战略意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因为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除少数属资源型贫困外,绝大多数属于素质型贫困。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发展现代化农业、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离不开农民素质的提高,没有新型农民的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难以建设且不可持续。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和“牛鼻子”,必须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7.
农民是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把提高农民素质、造就新一代农民作为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建设学习型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宏波 《传承》2009,(16):44-46
建设学习型新农村就是着眼于不断提高农民的素质,造就新型农民,提升农村的竞争力。建设学习型新农村是在新农村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对新农村建设根本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此,我们除在微观上强调个人的学习外,在宏观上我们应通过推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采取倾斜政策以及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这些措施来推进学习型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苏红 《求索》2007,(3):59-60
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农村公共事业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加强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对于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育造就新型农民;促进乡风文明,维护农村社会安定和谐具有重要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加强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法律素质,是“五五”普法的重点之一,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进一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作者结合遂川县农村普法工作的实际,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深化农村普法教育谈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关于农民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后,全国开始了一场空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革命,在这场革命中,庞大的农民群体占主导地位,农民素质的高底,直接影响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建设学习型新农村就是着眼于不断提高农民的素质,造就新型农民,提升农村的竞争力.建设学习型新农村是在新农村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对新农村建设根本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此,我们除在微观上强调个人的学习外,在宏观上我们应通过推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采取倾斜政策以及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这些措施来推进学习型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莉薇 《传承》2007,(8):70-71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速度和质量。当前,我国农民素质不高,存在着政策支持不到位,教育投入缺口严重,教育内容脱离实际等问题。所以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民素质,完善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深化对其重要意义的认识.客观分析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整体不高的原因.积极探索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新途径.努力开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5.
当前,农民职业素质低、农业技术含量低、富余劳力转移率低、农家生活水平低的现状,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进程。农民是建设中国新农村的主体,当前中国破解“三农”困局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就是要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而唯一能够担当此任的就是职业教育。因此,端正认识,积极投资,提高师资水平,完善制度,切实加强职业教育事业建设,是提高农民及农民子弟的职业素质和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罗俊芳 《传承》2008,(18):42-4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足点在"村"、重点在"农民";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农民的素质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具备有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市场风险素质、民主法制素质、卫生健康素质等素质。  相似文献   

17.
围绕党的十七大精神,结合新农村建设目标,就如何加强农村农民精神文明建设,提几点探索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足点在"村"、重点在"农民";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农民的素质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具备有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市场风险素质、民主法制素质、卫生健康素质等素质.  相似文献   

19.
山区新农村建设面临自然环境恶劣、基础条件落后、资金投入短缺、农民素质偏低等诸多困难,在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总体原则的基础上,如何真正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建始县茅田乡太和街村通过建立民主决策、多元投入、素质教育、后续管理四大机制,使农民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其核心是不断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的素质决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败,没有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农村。现阶段我国农民的精神食粮还远未满足,发展农村精神文化消费是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一个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