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峰 《人民政坛》2013,(11):42-43
近期以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有关“以房养老”内容,引发舆论关注。有观点认为,“以房养老”就是政府不管养老,要老百姓拿自己房子养老。为此,政府官员出面解释,“以房养老”是养老途径之一,而不是唯一途径。它是“可选项”,而非“必选项”,政府该承担的,还会承担。  相似文献   

2.
秦锐超 《前沿》2014,(7):92-96
“以房养老”制度对缓解社会养老压力和家庭养老压力、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在我国加快步人老龄化社会,养老金缺口逐年加大的背景下,“以房养老”制度值得尝试。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各试点出现的问题,比较和借鉴外国模式的经验,从业务主体、抵押客体以及承办业务机构三个方面的权利保障以及业务监管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谈到养老归社会,这是一个通俗的说法。值得关注的是,“以房养老”这一在西方已经有多年历史的养老模式如今在国内也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4.
公共事     
《民主与法制》2013,(28):4-4
“以房养老”系自愿试点 国务院近期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其中,将房子抵押给银行,然后从银行按月领取养老金的“以房养老”方式引发热议,有人甚至将此误读为政府将不再承担养老责任。民政部官员回应称,我国将以多种途径应对养老问题,在政府兜底的基础上,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以房养老”是自愿、自主选择的行为,有关部门将于明年上半年提出试点方案。  相似文献   

5.
中国老太太与美国老太太在天堂会面,中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一辈子,终于挣足钱买了自己的房子;美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一辈子终于把房屋贷款还完了。于是按揭贷款购房居住成为住房消费的潮流。最近美国老太太又一次登陆中国,申请了一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把自己的住房抵押给银行,每月多了几千美元收入,她就潇洒地到各地去旅游了。而银行则要一直等到她去世后,才会收回这套住房……美国的“以房养老”模式准备PK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这次她能成功吗?中国的老人们能像她那样潇洒吗?在我国老龄化形势严峻的背景下,以房养老”的话题一经提出就立刻引起广泛关注。2050年左右,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每10人中将有3个老人。仅从数字推断,以房养老”值得推广。但新事物的出现,往往都面临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在中国国情之下,以房养老”能否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6.
中国老太太与美国老太太在天堂会面,中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一辈子,终于挣足钱买了自己的房子;美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一辈子终于把房屋贷款还完了。于是按揭贷款购房居住成为住房消费的潮流。最近美国老太太又一次登陆中国,申请了一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把自己的住房抵押给银行,每月多了几千美元收入,她就潇洒地到各地去旅游了。而银行则要一直等到她去世后,才会收回这套住房……美国的“以房养老”模式准备PK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这次她能成功吗?中国的老人们能像她那样潇洒吗?在我国老龄化形势严峻的背景下,以房养老”的话题一经提出就立刻引起广泛关注。2050年左右,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每10人中将有3个老人。仅从数字推断,以房养老”值得推广。但新事物的出现,往往都面临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在中国国情之下,以房养老”能否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7.
《创造》2011,(11):27-27
“以房养老”在争议声中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最近,北京市民政局公布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北京市鼓励商业保险企业、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建立公益性中介机构以开展“以房养老”试点业务。  相似文献   

8.
《民主与法制》2013,(34):20-21
1.政府责任不因“以房养老”而免除 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以房养老”,引发舆论关注,也令不少人担心政府借此推卸基本养老责任。针对上述质疑,民政部表示,政府不会推卸基本养老责任。  相似文献   

9.
“以房养老”这个话题现在被媒体炒得太热了,喧闹过后我们更应对其进行理性的思考,经过调查分析和对国外情况的研究,我认为,“以房养老”目前还不能成为我国养老保障的重要补充,未来也只能是少部分人老年收入来源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张茜  任燕燕 《求索》2013,(2):5-9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是一种以房养老模式,对解决我国养老资金来源不足具有积极意义。论文分析了我国以房养老实践的困局及原因,在总结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日本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归纳了其中的一般规律,提出构建我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运行机制的新思路,需要在组织模式、主办机构的选择、运作方案设计、借款人选择、中介机构参与、资产证券化和政府机构的作用等方面做出切合国情的设计与安排。  相似文献   

11.
读了《民主与法制》2013年第34期“立法与司法”栏目,看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建顺的观点:“政府责任不因‘以房养老’而免除”,不免为之叫好。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政》2014,(9):52-52
<正>中国社会讨论了多年的"以房养老"近日出炉:从7月1日起,北京、上海、广州、武汉作为四大试点城市,将推行"以房养老"商业保险。以房养老,即"你留下房子,我为你养老",老人把房子产权抵押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通过估价,定期支付给老人一笔养老钱,直至老人过世,房子则通过与老人亲属协商进行处置,获得相应收益。这样的养老模式,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中国的养老困局?恐怕不能过于乐观。从国际经验看,"以房养老"在欧美国家以及日本较为成熟,但尚属小众产品,仅是一种补充性的养老选择。南京、上海等地一些金融机构,几年前也曾自发摸索,但均因效果不理想而停滞。从老人层面看,房子是大宗资产,  相似文献   

13.
詹勇 《北京观察》2013,(10):26-26
近期,养老问题成为社会热点。从一些学者“延迟退休”建议引发的巨大争议,到围绕“以房养老”新举措产生的思考与焦虑,再到“双轨制”受到的诟病,都让人深切地体会到,老龄化的脚步越来越快,实现“老有所养”不再是一种期盼,而是亟待破解的重大社会课题。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将由家庭养老为主向多样化养老模式转型,社会化养老水平和比重逐步提高将是未来的趋势。社会化养老包括社会养老保障、公办机构养老、民办机构养老、慈善机构养老、老年互助养老以及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以老养老包括保险养老、储蓄养老、以房养老、互助和自助养老等形式。所有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老有所养"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同城镇老年人相比,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更加紧迫。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和老人留守农村,传统"养儿防老"的家庭养老模式弱化了,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凸显。近些年,伴随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和土地流转,一些地方开始探索"以地养老"模式。所谓"以地养老",就是农村老人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换取养老资金和服务,类似于城市中的"以房养老"。那么,应该如何看待"以地养老"?其利与弊分别是什么?现实  相似文献   

16.
人口老龄化时代,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确定后,还应当严格界定养老福利、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三个界限;淡化乃至逐步消除关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地域、部门和所有制三个方面的界限;在搞好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基础上,大力开拓以房养老、基地养老和农宅地养老等三种新型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7.
唐喜政 《前沿》2014,(13):125-127
当前,“啃老”现象在我国农村比较普遍。“啃老”的实质是“老养小”,即子辈对父辈的单向剥夺和父辈对子辈的无偿付出。“啃老”现象的产生,既与市场经济对农村的渗透有关,也与地方性共识的舆论压力有关,更与农村养老的单一化相关。“啃老”现象说明,以家庭为核心的传统养老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实需要,完善农村的社会化养老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政府过去在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欠账过多。只有政府先承担其应尽的养老责任,"以房养老"制度才有可能被人们普遍接受中秋前后,合家团圆,"以房养老"却不合时宜地成为大众热议词语。在大多数国人心中,"房子"代表了"家","家"则代表了"亲情"。而9月14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政》2023,(15):32-33
<正>近年来,为破解农村养老服务难题,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强化顶层设计、深化改革创新、统筹整合资源、科学合理布局,在全国创新建设“互助幸福院”,实行“集中居住、分户生活、社区服务、互助养老”模式。同时,以做优做强“乌兰幸福院”这一特色品牌为导向,积极建设以县级养老服务中心为枢纽、乡级养老服务中心为辐射、村级养老服务站为补充的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坚持“三强化”和“三必须”,扎实推动农村养老服务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0.
袁璟 《人民论坛》2011,(7):182-183
"以房养老"模式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其推行障碍主要有传统观念影响、推行机构公信力不高、政策法规不完善、房屋价值评估难以科学化、社会福利机构条件较差和对项目参与者条件限制苛刻等。应该建立由政府监管、金融机构主导、社会福利机构参与,有多种模式可供老人自由选择的养老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