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正>快速繁荣的民间戏曲活动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始有天津城市名称,但它是由于军事需要而设的卫(边防),因此称之为天津卫。此前,天津地界是由直沽寨变化而成的海津镇,尚未形成行政管理的城市规模。当天津还是小县镇的时候,民间演唱戏曲已经很普遍。人们利用自然地理条件,用土木堆砌戏台,艺人在露天舞台上表演各种技艺,群众在四周围观。各种小吃摊、茶摊、杂货摊遍布前后左右。戏演人聚,戏散人去。在现属天津的某些郊县,戏曲活动的历史则早于城区,这从近郊军粮  相似文献   

2.
陈志勇 《长白学刊》2006,(2):102-106
丑角是喜剧的主角。中国古代戏曲丑角的舞台表演,是节日聚戏狂欢的延续。它暗合了国人狂欢的理想,但又仅仅表现为一种精神上的静态狂欢。戏曲丑角的舞台表演,负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深深根植于中国独有的文化传统之中,是一种独特的戏曲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骆朗 《江苏政协》2013,(11):52-53
<正>我国有三百多个戏曲门类,每个剧种都具有中国戏曲的共性,然因各个剧种的形成不同、活动地域不同,受不同的自然地理、人文景观等的影响,呈现出独具风味的表演特色。戏曲演员是戏剧艺术的直接体现者,以自己的实体作为舞台角色的载体,利用剧本和舞台提供的一切条件,通过对人物的行为、言谈和内心活动等在舞台上粉墨登场的展示,把故事发展、人物感情变化、以及内心世界传递给观众,演绎成为鲜活的舞台形象。戏曲艺术是以歌舞表演故事,不论什么剧种,所演哪些戏,什么风格、戏曲表演都要讲究基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戏曲基于庙会、节庆等民俗活动,逐渐发展出中国人一以贯之的特定戏曲审美趣味。优化戏曲发展生态,传承戏曲文化,要遵守戏曲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应在坚持艺术本真的前提下,不断满足民众的审美需求,以资金支持优秀剧本的创作和表演,以政策扶持戏曲文化事业,以制度培养青少年演员和观众,树立文化自信,最终做到"还戏于民"。  相似文献   

5.
吴心 《黄埔》2011,(4):58-59
中国古代戏曲渊源于秦汉的乐舞、俳优和百戏。这里先弄清楚几个名词:优:古代以歌唱、舞蹈、滑稽、杂技为业的艺人之统称;倡:古代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俳:指杂戏、滑稽戏;百戏:是古代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汉时又称"角抵戏"。一般认为,以表演乐舞为主的称"倡优",以表演戏谑为主的称"俳优"。另外,传说黄帝时有乐官名伶伦,后即称乐工为"伶人"。在古书中,  相似文献   

6.
山西古戏台     
山西,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发 祥地之一,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摇篮”早在汉代,山西就出现了戏曲萌芽。到了北宋年间,山西各地到处活跃着诸如滑稽戏、影戏、歌舞戏、百戏、技艺戏等各种上戏,这些土戏在当时已是中国戏曲的雏形。到了元代,戏曲艺术日趋鼎盛,山西成了全国戏曲艺术的的中心,仅以元代戏台而论,现在全国仅存的六座元代戏台,都在山西晋南一带。如临汾魏村牛王庙戏台建于元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东羊村戏台建于元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翼城武池村乔泽庙戏台建于元泰定元年(公元 1324年)等等。据《元史太宗…  相似文献   

7.
王玮琦 《春秋》2013,(4):38-41
吕剧自雏形初现到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该剧种发源于东营市广饶县牛庄镇时家村一带,从最初坐腔形式的"唱扬琴"、"化妆扬琴",逐渐地吸收融合多种民间戏曲中的艺术精华,沿革发展为舞台化妆演出,该戏曾有"琴戏"、"驴剧"等俗称。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吕剧"。20世纪50年代,吕剧在山东省内迅速发展,不少地市成立了吕剧专业剧团,在辽宁、黑龙江、江苏以及新疆等地也相继有吕剧专业表演团体成立。在几代吕  相似文献   

8.
布依族有戏否?众说纷纪。布依戏怎样形成、源于何地?见解各异。 在中国浩瀚悠久的文化长河中,如何认定一个民族的戏剧文化,我自感孤陋,不敢妄言。本文仅就布依戏源流及形成因素,谈一孔拙见,以求匡正。 笔者认为,对上述问题的提出和争议,首先在于对什么是戏曲,怎样界定戏曲的形成,在概念上、认识上存在着异议。 何谓戏曲?前人云:“‘戏’者,以虚中生戈;‘曲’者,音乐也”。王国维云:“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这些定义,包容了戏曲的基本特征;以演员为中心,广泛地调动诗词、音乐、舞蹈、绘画等各项艺术和技艺的表现力,成为众体兼备的综合性艺术。 确定了戏曲定义之后,又怎样来界定戏曲的形成呢?我认为:凡最早具备了上述条件的剧种,就标志着戏曲的形成。反之,只含有某种戏剧因素,某种戏剧动作,只能视为戏曲的孕育或刍形;凡最能以复杂的故事情节,尖锐的戏剧冲突,鲜明的人物性格或艺术表现上高度  相似文献   

9.
性格爽朗、言语干脆的胡芝风,虽年过花甲,但仍在电脑桌前、排练场上努力耕耘。作为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的会长,胡芝风带领学会举行各类戏曲学术研讨会,还为各地京剧、河北梆子、蒲剧、晋剧、粤剧、豫剧、甬剧等戏曲团导戏,至今已有10多位主演经她辅导获得梅花奖等国家级奖项。  相似文献   

10.
刘叙武 《求索》2013,(6):127-129
全本戏、全本戏删节本、折子戏、折子戏连缀本是明清传奇的四种演出本形式,其中,全本戏非常罕见,折子戏是主要演出形式。传奇冗长局懈难以全本搬演:艺人将其删节以适应演出需要:折子戏从全本戏中独立出来,自成片段,尽显艺人表演技艺;折子戏连缀本兼有全本戏和折子戏的优点,同时避免了两者的缺点。但改变了原作者的立意。考察明清传奇的舞台演出本形式,有助于认识传奇创作、传播的基本规律。对今天舞台演出亦有启发。  相似文献   

11.
孙文刚 《今日海南》2013,(10):34-35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是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间。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其中,海南省有9项人选,即崖州民歌、儋州调声、黎族打柴舞、临高人偶戏、黎族原始制陶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黎族钻木取火技艺、黎族三月三节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  相似文献   

12.
《台声》1996,(3)
新年伊始,为振业京剧,促进海峡两岸戏曲教育事业的进步,上海戏曲学校、天津艺术学校、台北复兴剧艺学校、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和北京戏曲学校的100多位优秀少儿演员会师京城,参加被誉为“少年京剧大比武”的首届海峡两岸五戏校“蓝岛杯”京剧大奖赛。两岸少儿演员在精彩的表演中,展示出较强的艺术功底,受到首都观众和老艺术家们的好评。  相似文献   

13.
一、高度认识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或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例如神话、歌谣、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皮影、剪纸、绘画、雕刻、刺绣、印染等艺术和技艺以及各种礼仪、节日、民族体育活  相似文献   

14.
市依族民间戏剧文化,是指布依族的布依地戏、布依花灯戏、布依彩调戏、布依八音坐唱戏、布依傩戏为主体的总称。建国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布依族民间戏剧文化得到社会的公认和发展,布依戏确立为一个独立的剧种,屹立于祖国戏剧文化之林。布依族民间戏剧是布依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是布依族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武术、美术、说唱艺术等发展的硕果。 布依族民间戏剧文化、无论是布依戏或是布依花灯戏、布依彩调戏等,均有其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有较为稳定的戏剧化曲调,有近百个民族剧目和移植节目,也有一定的虚拟表演程式和与此相应的戏剧角色及行当,是布依族民间音乐、舞蹈、表演和谐的统一体,在我国诸多的戏曲中是独树一帜的。布依族戏剧文化活动,在布依族聚居地区相当盛行,深受  相似文献   

15.
桌戏是早被戏剧学家称为戏剧“活化石”的贵州地方戏的一种,但大山深处的民间桌戏由于其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显得比传统地戏更为古典、精彩和珍贵。桌戏与地戏一样,始终讲述着五六百年前屯堡人从北迁南的征战章节与历史上的一些古典故事,其纯朴的演艺、唱腔及超凡的表演形式给桌戏奠定了独具魅力的感染力,这种让人耳目一新的表演唯独大山深处的贵州省安顺市新寨村所独有。 已忙过春种的山里人,为有客来不亦乐乎,他们来  相似文献   

16.
相对于全本戏而言,折子戏的美感重心在于表演技艺.传播主体是演员,传播的信息主要是由技艺生发的美感,传播的媒介形式精要集中,传播接受者是理想化的观众,传播效果重在娱人.折子戏的情感沉潜于戏迷的心灵,因而艺术内容并非可以忽视的.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8,(3)
正1月10日,台湾戏曲中心在台北公布,将在3月29日至5月27日推出第一届台湾戏曲艺术节。艺术节期间,京剧、豫剧、昆曲、歌仔戏、南管戏等传统曲艺将轮番登场、好戏连台。主办者表示,艺术节希望通过传统剧目的集中展演和曲艺形式的探索创新,来推广和发展传统艺术,彰显戏曲的文化魅力。艺术节由台湾戏曲中心主办,展演的重要剧目包括以小说《狄公案》为文本的豫剧《武皇投简》,南管戏《陈  相似文献   

18.
王福雅 《求索》2013,(4):147-149
古代戏曲优伶出于生存需必须游艺,"游艺"对他们来说并非优游的生活方式,常常只是一种被动选择。在戏曲优伶的"游艺"历程中,中国古典戏曲的虚拟化、程式化特征以及剧种的多样性特点渐次形成。同时,正是由于生存竞争的需,戏曲优伶又往往能够"游于艺"。"游于艺"是对戏曲表演技巧的掌握和自由运用,是符合表演程式又能游刃有余、呈现程式之美的精湛演出。戏曲优伶"游艺"与"游于艺"的生存状态体现了庄子所谓技与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成立于1959年6月的山西省晋剧院,至今已度过了四十个春秋。作为山西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戏曲表演团体,四十年来,晋剧院走过了艰难曲折不寻常的道路。它有过鲜花和掌声,但也有过辛酸和悲痛。1961年晋剧院青年团九进中南海的大喜,1974年《三上桃峰》惨遭诛杀的大悲,真是人生大舞台,舞台小世界,晋剧院自身大喜大悲的经历就构成了一台好看的戏。虽然说,这几年戏曲不大景气,但是,晋剧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晋剧院仍然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因为戏曲联系着历史,蕴涵着文化,反映着民情、民俗、民心,牵动着人们的感情,是群众文化生活中…  相似文献   

20.
《天津政协公报》2013,(7):45-46
<正>发达的现代化舞台,使戏剧活动达到了天津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我国古时候,有"百戏会演"之说;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天津,可以说是"百台竞演"。各种表演门类在艺术上的碰撞,导致了不同艺术的相互吸收、渗透、融合,从而不仅丰富了各自的表演手段和技术,而且也孕育了新的艺术门类的胚胎。评剧就是一个新的艺术胚胎,它是从天津的戏剧舞台脱胎出来的。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