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目前网络参政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建英  孔卫红  张丽 《前沿》2010,(20):53-55
网络参政作为一种民主政治形式,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方式和途径。目前,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的积极影响日益凸显,即网络参政实现了公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使民主化的进程加快;拓宽了公民民主参与的渠道,实时性的民主参与成为可能;加强了对政府的有效监督,使公民监督权的行使具有现实意义;催生出政府吸纳梳导民意的创新形式,使得"网络问政"制度化和常态化。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民主政治得以实现的有力保证 依法治国有利于公民养成正确的民主意识。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公民必须依法参政,这本身也是民主政治的内容。并且,宪法和法律在肯定公民享有参与政治的广泛民主权利和自由的同时,还为他们规定了相应的义务,并为他们滥用权利的行为设定了强有力的惩罚措施,这就为公民民主权利的实现和相应义务的履行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从而有利于公民提高政治责任感,养成正确的民主意识。  相似文献   

3.
王燕 《淮海论坛》2012,(4):16-17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发展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而实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则是发展人民民主的内在要求,是保证人民群众享有民主权利的重要体现,因此必须准确把握原则,积极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4.
民主执政的实质,就是执政党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在政党政治的条件下,执政党只有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其核心任务则是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这就要求执政党不仅要推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而且要进一步提升执政党推进公民政治参与的领导能力.  相似文献   

5.
观点摘登     
基层直选是操练民主的有效途径推行基层直选是行使公民民主权利、培育社区民主传统的"前置性过程",能够激发公民民主参政的热情,为更高层次的民主政治铺路。与此同时,直选也为基层群众熟悉并掌握现代民主的操作程序和规则提供平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是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即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国家是人民的国家 ,人民参与国家权力的管理和监督。这种民主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保障全体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扩大基层民主 ,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 ,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民主实践的必要条件是作为参政主体的人必须形成系统的民主知识 ,自觉的民主要求 ,理智的民主行为和恒常的民主习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首要任务在于营造一种民主参政氛围 ,对人们的参政观念和参政行为潜…  相似文献   

7.
参政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包含了公民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各项权利,在人权体系里占居重要地位。妇女参政是实现男女地位平等的重要途径,是妇女解放程度的基本标志。当前,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为女性提供更多平等竞争的机会,妇女参政呈良性发展势头。笔者试就妇女参政权的法律保障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8.
徐能武 《人大研究》2001,(11):11-11
依法治国 ,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 ,是既符合我国国情 ,又适应民主政治发展内在规律的理性路径。消除弊端 ,推进人民民主 ,直接涉及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涵盖范围广 ,牵动面大 ,这就要求改革既要有高屋建瓴的总体规划 ,又要注意依时机分轻重缓急逐项进行。从我国政治体制总体框架来看 ,中国共产党处于最高的政治领导地位 ,因此她本身的民主化建设正是人民民主事业的基本前提和政治保证。从政治体制改革的时序选择来看 ,扩大人民民主 ,健全人民参政、议政制度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主体工程 ,事关 1 3亿人民的福祉和中华民族的兴衰。但…  相似文献   

9.
推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过程看,总体政治参与水平学比较低,存在不少问题.作为执政党要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其核心任务就是要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这就要求执政党提高推进公民政治参与的领导能力,从多方面推进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郁 《人民政坛》2008,(2):10-11
扩大人民民主、树立法治理念、保障公民更切实的民主政治权益、健全权力运行机制……这一系列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关键词,时不时跳跃于代表审议现场。代表们冀望:伴随“海西”先行曲的动感节奏,我省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不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1.
沙棘 《中国妇运》2011,(8):35-37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妇女政治权利的主要指标,其实现水平是妇女解放,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共产党在90年的发展历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中国妇女运动实践相结合,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的艰苦奋斗中探索建立促进妇女参政的法律政策,并在建设和改革中促进其不断发展、成熟,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女参政思想和政策体系,积极推动了妇女参政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李方菁 《前沿》2012,(13):34-36
信息时代的到来在无形之中将公民从现实社会集结到虚拟的网络社会中。美国政府网站的建立,为民众搭建了一个参政的平台,真正地步入了民主政治的进程。对民主政治的诉求源于个人的切身利益。政治对公民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就在于政治利益,公民通过参与政治能够影响政策的导向,从而维护自己的利益。当国家政府通过网络将全国范围内的公民的政治诉求整合到一起,网络实现的就不仅仅是网络及网络团体的凝聚力,而是一个国家的内聚力。  相似文献   

13.
试论传统政治心理对公民政治参与的二重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政治心理对公民政治参与起着二重作用 ,从正反两方面影响着公民的政治意识、参政意向和参政技能。为此 ,必须培养公民的健康政治心理并探索建构公民现代政治人格的合理途径 ,实现与公民政治参与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4.
民主政治的有效运行需要民主的政治文化。选举式参与和决策式参与是政治参与的两种重要类型,一方面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可以训练出民主需要的政治性格,培养民主参与的精神和方法,形成对民主政治起着支撑作用的公民文化;另一方面,可以疏导民众在现代化过程中涌起的参与要求,缓解民众剧增的参政要求对政治体系的冲击,为政治系统的改革创造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使得民主政治体系能够平稳地运行。  相似文献   

15.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建立公民旁听制度,是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一种新形式,也是国家机关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新渠道。鉴于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建立公民旁听制度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中属于创造性的新鲜经验,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中的一件新生事物。本文从建立公民旁听制度的法律依据,公民旁听的权利和义务,作用及影响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民主政治建设☆ 公民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发展的本质要求,其发展状况决定着政治民主的实现程度。因此,正确认识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意义,深入分析当前公民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措施,对于正确认识当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状况,客观评价民主政治建设的成效,加快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7.
从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公民维度看,政治发展就是扩大公民对政治过程的参与,使政治发展的成果公平地惠及每一个公民,保障全体公民对政治发展成果的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实质上已把我国纳入现代政治发展的轨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内在地要求保障公民对政治发展成果的共享权,坚持做到政治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相似文献   

18.
扩大公民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参与是公民管理国家事务、实现政治权利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必要途径和重要方式,是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集中反映,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扩大公民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9.
西山区人大常委会试行公民旁听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制度始于2002年8月。通过组织公民旁听,扩大了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提高了人大工作的透明度,密切了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反映良好。两年多的实践证明,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建立公民旁听制度,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拓宽地方人大民主渠道,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强化人民群众监督职能;有利于动员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化解社会矛盾,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  相似文献   

20.
多党合作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标志,也是世界各国人民普遍的合理要求。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生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合乎时代发展潮流,体现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必然趋势,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在中国政治制度的框架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稳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时俱进,取得了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