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1月20日《南方日报》刊登游志斌的文章,与几位朋友谈心,无意中谈到即将临近的兔年春节,谈到春节前回家的票难买。谈到最后,他们无一例外地说,今天过年无论如何一定要赶回家过年,跟父母、孩子过上一个团圆年,尽上一份自己的孝心和为人父母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中国人最注重团圆,谁都希望回家和父母团聚,而不希望自己的父母春节没人陪。由于现在一个家庭一个孩子,到谁家过年成了这些独生子女夫妻遇到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3.
"一切为了孩子"这个口号一点都不夸张。为了孩子,妈妈放弃了工作陪读;为了孩子,爸爸放弃了球赛陪着复习功课;为了孩子,全家一起努力,创造最好的学习环境;为了孩子,父母也总是不厌其烦地教诲,喋喋不休,总认为这样才让孩子们"刻骨铭心"。亲爱的父母们,别忘记: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我父母生有两儿一女,我是长子。我们兄妹三人相继成家后,父母一直与我生活在一起。父母相继过世后,两个弟妹提出要均等继承遗产,我提出自己一直与二老生活在一起,属于尽了主要赡养义务,  相似文献   

5.
《小康》2016,(2)
正恐归族是对那些在外地工作、不愿意回家过春节的人的概称。在常人眼里,甚至在自己的父母亲人眼里,"恐归族"有那么一点冷血,甚至还容易和不孝牵连在一起,但对"恐归族"来说,却有很多辛酸的原因。春节临近,春运抢票也进入"白热化"。又逢一年春节团聚,一些人苦恼于返乡途中的"一票难求",但也有一些人却因担心节日烦恼,对春节团圆百感交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春节就意味着团聚,但是近年来,有个新名词几乎每逢春节都会被舆论关注,这就是"恐归族"。近乡情怯,对于漂泊在外的他们,为何"恐惧"回家?  相似文献   

6.
张若帆 《中国减灾》2011,(22):25-26
灾难来临的时候,你想到了谁?这一天的早晨,像30年中经过的每一天,没有任何新奇。你还是匆匆忙忙地冲出家门,忘了和猫咪告个别,也来不及给赖在床上那位一个早安吻,街上依旧交通拥挤,空气的质量一般般,但阳光还是很温暖,昨晚他塞在风衣口袋里的手套真是舒服。你一直以为幸福就是这样的,日子平静而又静悄悄地流淌下去,有一个孩子,全家一齐去游乐园,去海边,两个人一起两鬓斑白地衰老。这一切想  相似文献   

7.
春节来临,万家团聚.每当此时,人们都希望全家人能够喜气洋洋、快快乐乐地放松、休闲几天,同时也尽享天伦之乐.不过,您还要小心这祥和的气氛被突如其来的疾病和意外给破坏了.春节期间有哪几类疾病高发?又有哪几种意外频发?万一碰上了怎样急救才能去除痛苦或挽回性命?  相似文献   

8.
如果春节没有远行打算,逛庙会已经成了许多北京人不错的选择。在许多北京人的眼里,如果春节不去趟庙会,这个节就像是少了些什么。而庙会上的人山人海又是出了名的,但这似乎并不妨碍人们前去的热情。为此,记者也跟随着人们的热情,一起逛了把北京的庙会,并把本期的安全试验场在庙会上摆开,一同去感受庙会的“热闹”……在北京地坛庙会的门前有一棵挂满红灯笼的大树,一位老大爷带着全家人正在树下合影。老大爷告诉记者,一家人刚刚吃完早上的饺子,就赶着来逛庙会,小孙子的手里正拿着刚刚买来的大风车,还不时地发出“嗡嗡”声。传统的仿清祭地表…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我叫王振海,是个农民,今年62岁,全家5口人。我从40岁起就”常年吃药养病,不能干重的体力劳动,家务活和田间活全压在老伴一人身上,家中还有3个孩子读书,家庭生活极为困难。为此,我经常发愁,治病要花那么多钱,3个念书的孩子需要那么多学杂费,全家东挪西借拉下那么多饥荒,什么时候才能还清呢?为了维持5口人的生活,我就和老伴商量,让3个孩子退学不念书了,面对这贫穷的家境,老伴无可奈何地答应了。其实为人父母者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学有所成,将来出人头地?可是这对我这样的家庭来说,好像白日做梦一样。当我要求3个…  相似文献   

10.
2004年6月的一天,北京市第二福利院内不时传来孩子们的阵阵笑声,这里的孩子大多数是失去父母的孤儿,是什么事让他们这么高兴?又是谁把欢乐带给了他们?是农工党中央及北京市妇委会的奶奶、阿姨们,来看望这些孩子们给他们带来了礼物和鲜花,和他们在一起聊天询问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农工党中央及北京市妇委会的奶奶、阿姨们同这些失去父母的孩子们共同度过了愉快的一天,临走孩子们依依不舍地把大家送到门外,望着孩子们依恋的眼神,委员们相约来年还要来看望孩子们,这个温馨的场景,使所有在场的人感动。中央妇女工作委员会便把这一活动确定为…  相似文献   

11.
牵挂     
一年一度的春节在带给人欢乐与喜悦的同时,也带给人以淡淡的愁绪。常言道,似水流年,人生苦短。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中,你可否记得平添几缕银丝?在会聚亲友之际,你可否记得有些宏图大愿尚未完成? 两岸同胞谁不把祖国的统一大业牵系于心,谁不顾念着隔  相似文献   

12.
孩子无节制地乱花钱,父母着急却又无可奈何,这是现在独生子女的父母大都会遇到的情况。怎么办?是彻底断绝孩子的零花钱还是改掉孩子的坏毛病?当务之急是父母要学会和帮助孩子一起理财,方可了却心头之烦……  相似文献   

13.
杨名 《小康》2006,(2):79-80
你还清楚地记得,去年的元旦、春节、中秋节、圣诞节……你在哪里、和哪些朋友一起欢声笑语么?是怎样特别的故事、插曲、笑声和心情令你在一年以后依旧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4.
冯国栋 《半月谈》2020,(3):82-83
这个寒假,13岁的湖北农村留守少年小燕有个心愿:重回小学。是何原因,让这位农村留守少年期待返校?清明节,她的“春节”湖北省红安县地处大别山南麓,这儿乡村里的孩子九成以上为留守儿童。小燕是其中之一。小燕的父母在她年幼时离异,她常年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相似文献   

15.
杨庆祥 《人权》2005,(2):56-56
在家庭里,谁是谁的父母,谁是谁的子女,其辈份关系,是不会搞颠倒的。在国际社会,没有一个国家的官员敢于放言自己是人民的父母官。然而,在中国的职场上,人民群众“亲切”地称官员为“父母官”,或者官员不经意间“坦然”地把自己比做“父母官”的现象,屡见不鲜。前不久,在一次播报“三个代表”在基层的电视节目中,有这样一个生动画面:某县相邻两个村,近在咫尺,却“老死不相往来”,为什么呢?原来是一条小河隔断了村民间的交往。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两个村的村干部们组织群众集资,修建一座“连心桥”,从此结束了过河难的历史,两地群…  相似文献   

16.
春节的模样     
赵书 《北京观察》2015,(1):62-63
<正>春节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胎记,有说不完的主题,叙不尽的魅力。春节什么味?就是人情味!春节什么样?与中华文化一样的形象。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感,负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是亿万中国人的情感聚合。一想到春节,就会想到自己的父母,自己的亲人,心中暖融融的。春节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胎记,有说不完的主题,叙不尽的魅力。春节是热烈的、欢快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抓住有些父母教育孩子防止坏人作案的意识差,侵害少年的案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治安稳定。前不久,某地发生的一起少年被绑架案给人不少的启示。一天中午,四年级学生小伟和一同学走在放学的路上,三个陌生人上前询问谁叫小伟,小伟毫无戒备地说:“我就是。”陌生人说:“我们正想去你家找你爸做生意,一块去好吗?”小伟不假思索地跟三人上了路旁一辆机动三轮车,当他发现去的不是他家的方向时,小伟只是害怕,不敢吭声,在途经人多的地段时,他也没有呼救。就这样绑架案发生了。小伟的父母在孩子失踪两天多的…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月3日,四川省雷波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罕见的案例:13岁受辱,14岁当妈妈,身心憔悴的少女,无独立生活能力,实难履行抚养义务,她想到了法律救济,于是以孩子的名义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在高墙内的孩子父亲支付抚养费。无辜的孩子,父母一方在监狱服刑,一方亦是未成年人谁来承担抚养义务?法律面临难题  相似文献   

19.
在一家外企负责市场工作的小帆是个聪明文静的女孩,可是最近她非常地不开心,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她都遇到了同样的烦恼,就是不知道该怎样拒绝别人,不以别人的意志为转移。也许是小时候父母管教极其严格的缘故,小帆从小到大就是个乖乖女,听话懂事。父母对她期望很高,她也会尽一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15,(13)
<正>@初一王:做父母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父母是儿女这世上第一个老师。@小康杂志社:【深度《:父母规》走红的背后】怎样做父母?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2015年春节,广东省中山市国学促进会在其公众微信平台,首度向全球华人发布《父母规》正版全文,在三天30万点击量背后,创作人曲莫也走入人们视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