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王玺 《中国保安》2005,(10):52-54
前段时间,我们家搬到一个新的住宅小区,收拾废旧书报的时候,我到楼下找来了一个等着收废品的人,当她动作麻利地拆装捆绑称好我堆放在楼道里的东西,抬起头来跟我谈价钱的时候,我才惊讶地发现,在那顶破旧的帆布帽子下面,竟隐藏着一张年轻的、非常俊秀灵气的脸庞,和我平时见的收废品的人形象太不一样了。好奇心大增的我禁不住问她:“你是哪里人,你一个女孩子为什么要干这个呢?”话一出口,我就意识到这话问得挺让人尴尬的,“湖北黄石。”她淡淡一笑。我和翠菊就这样认识了,交往几次后,她断断续续地告诉了我她的故事:我今年20岁,老家在湖北黄石农…  相似文献   

2.
家里一直催我赶快和阿沐把婚事办了,总是重复着那句话,“都是老大不小的人了,女人一过三十就叫大龄青年,阿沐那么好的男人。” 前一段时间我最好的朋友艳儿向我宣布:我终于要结婚了!这个一直嚷嚷要独身的家伙早忘了她是单身同盟的发动者。她带着一脸幸福一脸不解地问我:“你怎么就不结婚呢?”我说:“我要忠于我们的组织。”她大笑说:“见你的鬼去吧!盟主都结婚了你还坚持个啥呢?!”  相似文献   

3.
案例分析 2016年3月的一天,我迎来了一个曾经在温馨家园进行康复训练的女孩莎莎.一头短发干净利索,眼睛明亮而有神,笑起来让人如沐春风. “莎莎,最近怎么样?有一年没见了吧,你妈妈身体还好吗?” “妈妈精神好多了,我工作以后她也轻松了.” “她天天就为你操心,你这边好了,她心里的石头也就落地了.你现在还吃药吗?”  相似文献   

4.
幽默天地     
求婚 两位已婚男士闲聊,一位提议谈谈各自求婚的动机。 “我是在夏天见她穿了一身薄衣服,美腿隐隐若现,于是就向她求婚了。” “我正好相反。”另一位接着道,“我老婆总是穿长裙,我想知道她的腿究竟长得怎么样,于是就向她求婚了!”  相似文献   

5.
认识林丽珍是在一次台湾学生的聚会上。那天我到得晚,进屋时,里面已经坐满了人,丽珍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不仅因为她清秀娴雅的气质,还因为她怀抱着一个活泼而精致的宝宝。当她告诉我她是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研究生,已做了妈妈时,我惊得有点目瞪口呆。“妈妈学生”在大陆高校绝对少见。“她有着怎样的求学故事?”带着这份好奇,我走进了丽珍在北大的宿舍。  相似文献   

6.
对60年代出生的人而言,已不会轻易“喜爱”某个人物了,尤其是那些公众人物。有的人,可以喜欢,谈不到尊敬;有的人,不一定喜欢,却会心存尊敬;喜欢又尊敬的,则是凤毛麟角了。然而,和人提起杜宪,对她的“喜欢”和“尊敬”却都有。那天安排采访,怕杜宪在传达室受阻,就先跟那里的老大姐打招呼。听到“杜宪”的名字,她似乎惊奇了一下,我便特意强调了杜宪原来的身份,但她接下来的笑容分明表示“我知道”,问:“杜宪现在在哪里?”我告之:“在香港凤凰卫视,是节目主持人。”近年来,人们不大知道她的行踪,但只要说起她,都会面露关切,尤其是曾经听过她播音、熟悉她荧屏形象的人们……  相似文献   

7.
认识林丽珍是在一次台湾学生的聚会上。那天我到得晚,进屋时,里面已经坐满了人,丽珍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不仅因为她清秀娴雅的气质,还因为她怀抱着一个活泼而精致的宝宝。当她告诉我她是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研究生,已做了妈妈时,我惊得有点目瞪口呆。“妈妈学生”在大陆高校绝对少见。“她有着怎样的求学故事?”带着这份好奇,我走进了丽珍在北大的宿舍。  相似文献   

8.
思之 《当代建设》2003,(4):15-15
很惊骇地看了一篇报道,一个少女被歹徒强暴后,不向人呼救,不选择逃跑,竟然选择了死亡,她还从容地喝下安眠药再喝农药。事先她与歹徒还认真讨论死后怎么处理,歹徒说:“你死后我就把你埋在这个院子里,”女孩从容答道:“我喜欢有草的地方,你一定要把我埋得深一些。”说话间,两人便真的来到院子中间,他们先是选了院子的一角,因为那里长满了荒草,歹徒说:“既然你喜欢有草的地方,你就帮我把这些草拔掉吧。”女孩不声不响但极其认真地拔掉了一人见方的杂草。以后又看歹徒一锹锹地为自己挖坑。女孩死后歹徒果真一层土一层水地把她埋得结结实实。这个…  相似文献   

9.
张新民 《现代领导》2007,(11):21-21
刚到组织部上班的一天中午,信手拿起办公室同志送来的一本新到的《现代领导》杂志,原以为这是一种属“上情下达”、“来稿转载”之类的刊物。但细细翻阅,却令我顿觉眼前一亮,先前分明是我“妄加评判”啊!一口气读完一本,还觉不“过瘾”,又找办公室同志多要来几本“旧”的带回家读。渐渐地,读她,盼她,就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一月不见,老觉得缺少了什么。一本刚读完就盼着下一期能早点到!两年来,她已成为我最挚爱的“朋友”,让人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10.
吸毒女借钱不成打死七旬老太2001年3月12日10时许,一座住宅楼里。70多岁的王老太一个人在家里休息,忽然听到叫门声,开门一看,原来是熟人小白。小白是女儿的同事,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来了。“奶奶,我没钱了,您老借我200块行吗?”“我女儿中午就回来,借钱你找她。”想起女儿曾经说过小白现在吸毒,老太太语气中就带出些斥责,“你甭找我借,我也没钱,你赶紧走吧。”“200块钱都不借,一点面儿都不给。”被老太太拒绝了的小白觉得很没有面子。正在恼羞成怒的时候,毒瘾也上来了。她看到屋里没有人,便起了抢劫念头。她先是将老太太摔倒在地,但没想到老…  相似文献   

11.
2003年4月3日上午第二节课,我刚进教室,班长就急匆匆走到我面前,递给我一张纸条,同时热切地恳求我说:“老师,你快读一读,帮一帮衣方园,是她让我转交的。”我赶忙展开纸条,“我渴望尊重!!!”五个大字三个惊叹号跃然纸上,大意是:自从进入八四班,不知为什么全班同学只要看见她,就吐舌头瞪眼睛,作令人呕吐状,像躲避温疫一样躲开她。她很苦恼,与人沟通,没人理她,想转学,又没亲戚投靠……她求同学接纳、理解、尊重她。当我看完这些时,我发现衣方园正两眼汪汪地盯着我,班长也在看我。我朝他俩点了点头,便按计划讲课了。下课时,我布置了一个作业题—…  相似文献   

12.
滚烫的冰     
太阳无情地晒着,我束紧腰带,漠然地站在厂门口。心里烦极了。人们出入时主动掏出工作证,我懒得看,便挥手请便。我一个大小伙子来干保安门卫工作,有啥出息,谁看得起呢? “冰棍,雪糕。”一声吆喝,打断了我的沉思。我一看,又是她。前几天她硬给了我几个雪糕不收钱跑了。结果让同伴说是我的相好。怎么她又来了。稍走近,她说:“喂,你别在这儿喊了,去别处卖吧!”她说:“我在大门外边你也管吗?”我没话说了,瞪了她一眼。她却又笑着说:“宝鸡人真有意思。”“你咋知道我是宝鸡人?”  相似文献   

13.
小燕是我大学时代的好友。是全年级最小的“妹妹”。虽不是什么校花、系花。但也身材窈窕,青春逼人。16岁就跨进了大学的校门。可就是她,成了我们全寝室十个姐妹中最早陷入情网的人。“虽然我年纪小可是我的‘志气’高”——那时,每当她的“白马王子”于夕阳西下之际徘徊于女生楼前时。我们常唱着这句歌词来逗她。她呢,就装出一副极严肃的样子反击:“羡慕还是嫉妒?”。话音未落已飘然而去。身后,“惊起蛙声一片”。 小燕不仅EQ高,IQ也高。不仅早早过了英语六级,  相似文献   

14.
晓雯在中关村的一个大公司上班,做软件编程,高收入。白天,她是个优雅的白领,在缜密的逻辑思维世界里创造价值。晚上,她一个人,回到她那80多个平方的两居室家里,空空荡荡。没有人等她回家,问她,为什么没有男人。“有了男人,我只属于他一个,没有男人,我属于所有的男人,”她一副后现代的姿态,但在调侃的背后有一种无奈和无力。她游移的眼神泄露了这一点,再问她,这样的生活不寂寞吗,她强装笑颜:“说单身生活有十大好处……”我接她的话:“单身生活对一个男人说,只是身体的伤害,而对一个女人来说,是心理上的伤害”。 不经意的闲扯了似乎触及到了李晓霎心里的隐痛,“我不是没有拍拖过,做学生时爱过,疯过,一出校门就  相似文献   

15.
这些天,我活得就像一只风箱里的老鼠。我是市级机关的一个科长,职位不算高但也蛮有成就感。也许是天性使然,工作环境对我的个性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有女同事说我,“30多岁了还那么阳光”。与周围的同事相比,我觉得自己是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没有朋友相聚的时候,我爱在家里上网,主要是聊天,我的语言魅力总是能赢得一些网友的好感。不可否认,我也与她们中的一些人见过面。6月的一天晚上,我在网上遇到了她,她的网名叫“云淡风轻”,于是我接了一句“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她非常兴奋地说,从来没有人能够知道“云淡风轻”的出处,只有…  相似文献   

16.
张小姐是我的一个朋友,人较瘦弱。她虽然长得五官端正。但是面色苍白,连嘴唇、指甲的颜色也是苍白的。在一次闲聊时,我为她搭了脉,觉得她脉搏细而无力:又看了她的舌头,舌质较淡,我说:“你是不是经常觉得头晕、手足发麻,容易失眠,还动不动就心慌?”她一听,连忙称是,问我怎么会知道。我说:“中医看病‘望而知之谓之神’,从你的表象看来,是典型的血虚证。”  相似文献   

17.
甲:我想,人与人之间还是要有个较为通用的称呼,以便于对话联系。本来,“同志”一词是通用的称呼,但现在好像不大用了。有一次我到邮局取汇款,一位年轻的女营业员正在和同事聊天,我叫了她两次“同志”,她回过头来拿了我的汇款单一看,就说汇款还没到,过几天再来。我想,汇款没到,我怎么会收到汇款单?但邮局是垄断行业,营业员说汇款没到,你还能怎么样?想必是那两声“同志”使她不高兴了,所以叫你再跑一趟。 乙:对年轻的女营业员,你应该称呼“小姐”。 甲:“小姐”这个称呼现在的确相当通行,但如果碰上四十多岁的女营业员,…  相似文献   

18.
于梅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当我问到于梅的情况时,小段居然反问了一句,令我很吃惊。她说:“你要打听哪个于梅?”“难道还有好几个于梅不成?”“对啊,”她说,“我知道有打工的于梅,拉广告的于梅,当报纸摄影记者的于梅,给我投过稿的于梅,最后是,给人做婊子的于梅———这话是别人说的。”“她们是不同的五个人吗?”“又是又不是。你到底想知道什么?”我多少明白了小段的言外之意,便笑着问:“我想知道她长得什么样?”“我就知道你准问这个。你们臭男人!我的回答是:无可奉告。因为没见过。”“我听你的话怎么这么别扭,酸溜溜的。…  相似文献   

19.
笑意 《民主与法制》2011,(24):72-72
苏格拉底临死之前,对自己的弟子说:“带着肉体去探索任何事物,灵魂显然是要上当。”很多年过去了,在中国,一个女人听到朋友的告诫:“人不能胖,一胖俗气上升,越瘦的人离她灵魂的样子越近。”听了这话,骨瘦如柴的女人心生感动,“平生第一次有人肯定我一身排骨的价值,在她赤裸裸的盯视下,我的灵魂因为没有脂肪的掩饰忽然就哆嗦了起来。”  相似文献   

20.
前几日,偶然在拍卖预展上碰见久未见面的朋友,寒暄了几句就边看预展边聊。没聊几句,满眼的艺术品再也不能吸引她的话题,她忽然对我说,前几天在一家食品公司看见一条标语,让她义愤填膺:“气死我了,我现在见人就说这件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