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目前我国的许多地区还没有真正形成统一的公共安全实体机构,有的只是分类别、分地区、分部门的单一灾害处置机构,而各种灾害往往具有群发性和链状性的特点,因而,现有的单一灾害处置模式已很难应对日益严重的社会灾害。一旦灾害突如其来,只能临时组建灾害处置指挥机构,资源和信息在短时间难以实现有效的整合,往往容易贻误救灾的黄金时间。为此,建立体制完备、高效运行的社会公共安全应急救援机制,已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完善公共安全的领导机构。目前,社会公共安全体系除要应对自然灾害袭击外,还要把缉毒、打击走私、…  相似文献   

2.
缉毒情报对国家公共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之所以这样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因为国家公共安全不仅仅是指国家的军事安全,还包括国家的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和经济安全;二是因为毒品犯罪活动对国家公共安全的这四个领域皆有严重的影响;三是因为缉毒情报行动可以提高打击毒品犯罪活动的质量。鉴于此,本文着重从国家公共安全问题的本质、毒品犯罪活动对国家公共安全的影响、缉毒情报在打击毒品犯罪活动中的作用和缉毒情报对国家公共安全的作用四个方面,研究国家公共安全与缉毒情报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石,和谐社会源于国家公共安全的建设。加强应急管理,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4.
沈贵银 《群众》2021,(4):27-28
统筹发展与安全,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就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重要工作部署,提出要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乡镇与村庄是社会治理基本单元,是维护公共安全的主战场之一。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统筹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与平安乡村建设,加强农业农村安全防范、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建立与农业农村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打造幸福平安乡村。  相似文献   

5.
甘晓辉 《群众》2023,(8):43-4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江苏省委明确提出,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有力有效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南京市高淳区始终坚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为高淳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6.
汪强 《人民公安》2021,(5):22-2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实施国家安全战略,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的要求与公安工作息息相关,也为新时代公安工作进一步发展明确了新目标、提供了新动力、找准了新基点。笔者认为,要从唯物史观、新发展理念和唯物辩证法三重维度,把安全发展理念放置在公安工作新发展阶段和新发展格局中来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7.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特征在于其综合性和全方位,基于这一总体国家安全的分析框架,东北亚地区安全困境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即非对称性安全合作结构、非常态化公共安全产品供给模式、非机制化安全事务协调模式、非均衡性安全合作主题、非正式的安全管控方式以及非包容性安全合作理念等。作为中国重要的战略支撑点,东北亚地区无疑是中国打造良好外部环境的重中之重。诸多安全困境的存续是当前与未来一个时期东北亚安全结构的基本特征,也是推进地区安全合作的基础与前提,地区各国应审时度势,积极参与和推动东北亚地区安全合作进程,将破解地区安全合作困境作为地区各国的共同使命。  相似文献   

8.
在党的坚强领导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的指导下,新时代我国在维护国家安全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二十大报告针对国家安全问题提出了新观点、新论断,将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思想推进到新的境界。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是处理好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关系的新境界;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是处理好安全和发展关系的新境界;健全国家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是预防为主理念的新境界;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是维护重要领域国家安全的新境界;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国家安全治理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美国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从应急管理的角度来看,凡涉及危及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威胁公民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各级应急管理机构做出反应的,均属于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在美国,由于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规模与所要求的应急资源级别不同,因而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也对其具有不同的界定标准。美国联邦政府的第一个应急管理计划是针对洪水与民防事务的处置。20世纪70年代,FEMA被指定承担协调联邦、州和地方当局应对危机的职责,而且成为全国对紧急事件管理的领导机构。美国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为:地方政府的应急反应机构是各种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第一反应者;州的应急反应机构对包括缩减、准备、反应和恢复在内的所有危机管理负责以及当州政府的应急能力不足时呼吁联邦政府给予支持。对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应急过程不仅需要政府的应急机构进行组织,而且需要许多社会组织参与。  相似文献   

10.
张静 《人民论坛》2012,(20):42-43
在当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为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我国国家安全战略基本定位应是以国内安全稳定为前提,持续加强国家实力基石,增强国际影响力;本着和平发展的理念,积极塑造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努力和平发展,成为世界强国。  相似文献   

11.
聂欣 《群众》2023,(7):69-7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省委、省政府多次强调,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必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做到察之于未萌、防之于未发。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省委部署,必须将安全发展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全面提升全社会本质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2.
王泗友 《新重庆》2007,(10):30-32
群体性事件.是指聚众共同实施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扰乱社会秩序.侵犯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甚至危害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的行为。它以数量多、涉及面宽、处置难度大、耗费大量警力和精力为特征.对社会管理秩序造成严重威胁.给人民群众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近年来.铜梁县公安局依法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在处置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新的棘手难点和问题.探索出一套较为完整的对策和措施.取得一定成绩和经验.同时也引发了不少的启示和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王平 《群众》2020,(8):64-65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技术隐患等现代性风险频发,全球范围内的突发事件高发、频发,各类突发事件的关联性、耦合性越来越强,给全球公共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损失,应急管理进入常态化阶段。为此,各国都加大了应急管理的投入力度,把应急管理提升到国家安全战略的组织架构中。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各国普遍从对重大灾害应对的教训和反思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应急管理正在向重预防性、综合性、全民性转变。  相似文献   

14.
张传友 《长江论坛》2007,(6):43-45,6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公共安全管理作为政府公共管理内容的一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着重分析我国公共安全管理工作在新形势下面临的诸多挑战,如城市化以及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风险,民族分离主义势力的抬头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公共安全管理的若干建议,如健全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加速培养综合性的公共安全管理人才、加大对公共安全管理的科学研究等。  相似文献   

15.
公安姓"公",反映其公共性、公共部门、公权力、公共政策、公益性、公正性、公众性,必须立警为公.公安主"安",体现在安全、安定、安宁、治安、平安."平安"是对"安"义项的最佳概括."公安"与"公共安全"不完全同义,"公共安全"广于"公安","公安"的"安"又广于"公共安全"的"安全"."公安"法定,无需"公共安全"诠释;"公安行政"不能称为"公共安全行政";"安全第一"加深了对"公安系于一半"的理解;选称"公安"是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6.
吴莹 《求索》2023,(2):180-187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治理取得了重大建设成就。党的二十大在总结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基础上,对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作出新的重要阐述,首次在国家安全框架下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要求,提高社会治理效能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社会治理的战略定位得到提升,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抓手,也面临新的发展要求。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下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需在促进民生福祉、增强公共安全、提升基层治理和完善治理格局等方面重点发力。  相似文献   

17.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客体是社会公共安全,行为或结果是否危害公共安全,是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关键.因此,准确地限定“公共安全”的含义,对于正确地认定这类犯罪具有重大意义.关于“公共安全”的含义,法学界的认识不尽相同,存在着分岐.我们认为,所谓公共安全,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实施危害或足以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财产安全,重大公共财产安全和法定其他公共利益安全.  相似文献   

18.
非传统安全是指非军事因素导致的国家安全问题,其价值目标指向人的安全、社会安全和国家政治安全,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关联性等特征。非传统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国家战略,非传统安全对中国最大的威胁在于各种问题最后都可能演化为国家政治安全问题。应从国家政治安全的高度,按照"最重要、最重大、最现实"的评价标准,遵循"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的治理价值,对中国当前面临的主要非传统安全问题进行治理,重视国家非传统安全治理的顶层战略设计,辅以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支撑,提出中国的非传统安全治理体系的机制和方法。摘要: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强国家安全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大力推进国家安全领域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开创维护国家安全的崭新局面,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1了有力保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作了全面总结,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汲取经验和智慧,坚定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20.
《创造》2008,(7):83-87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型、社会性、基础性公益事业,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