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明代是公案小说创作空前繁盛的时代。这一时期的文言公案小说和拟话本公案小说,继承了唐宋文言公案小说和宋元话本公案小说的优良传统,反映社会生活的面比以往更为广阔,对司法腐败现象的揭露也更为深刻。其中拟话本公案小说代表了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公案小说的最高成就。明代中后期还出现了中国小说史上第一批书判体公案短篇小说专集和传记体公案小说。它们标志着公案小说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显示了公案小说专集的文学性逐渐增强、并向长篇公案小说过渡的演进趋势。  相似文献   

2.
宋代话本小说《错斩崔宁》、明代白话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是古典公案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通过这两篇作品可以看出我国公案小说从出现到成熟的发展轨道,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社会状况和封建司法制度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三言”中的公案小说既有描写刑事案件的,也有描写民事案件的,还有描写政治性案件的,题材呈现多样化。作品的美学风格既有悲剧性的,也有喜剧性的,亦有悲喜剧因素融为一体的。小说的情节安排手法多样,具有平中出奇、生动有趣的特点。“三言”公案小说中塑造了不少具有鲜明个性的审判者、受害者和犯罪者形象。  相似文献   

4.
《聊斋志异》中的公案小说深刻揭露封建司法的黑暗和腐败,抨击和讽刺贪赃枉法、残酷暴虐、昏庸无能的办案官吏,表彰和赞颂仁爱百姓、秉公执法、明察善断的清官循史。“仁”、“慎”、“智”是清官办案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5.
“拷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司法制度。“三言”的公案小说中有不少有关“拷讯”情形的描写。其描写的“拷讯”在适用对象及方式上大多违反法律规定,循私枉法、行政司法合一的制度和司法官员能力的低下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吴钩 《同舟共进》2016,(4):20-24
包拯是宋朝人,但宋代的戏曲并没有什么"包公戏"。"包公戏"是在元朝兴起的,至晚清时终于蔚为大观。数百年间,包公审案的故事被编入杂剧、南戏、话本、评书、小说、清京剧,以及众多地方戏中;近代以来,"包公案"还被多次改编成影视剧。无数中国人都通过"包公戏"了解古代的司法制度与司法文化;一些学者也以"包公戏"为样本,煞有介事地分析传统的"人治司法模式",反思"中国传统司法迟迟不能走向近代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冯利华 《求索》2010,(6):F0003-F0003
在中国小说史上,续书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明清时期.《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水浒传》、《红楼梦》等名著.皆有大量续书.如《后三国演义》、《后西游记》、《续金瓶梅》、《水浒后传》、《泣红亭》等。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施公案》、《三侠五义》、《彭公案》等小说被一续再续,成为小说史上的一大热点,如石庵《忏观室随笔》所云:“《小五义》也.《续小五义》也.再续,三续.四续《小五义》也。  相似文献   

8.
刘丽华 《求索》2013,(8):128-130
元杂剧中的预言以算卦、梦境和诅咒三种形式存在于公案剧中。盛行在民间的占卜风俗是预言出现在杂剧中的文化环境。现实生活多艰.个体生命脆弱地呈现在元人面前;世风浇薄、道德滑坡集中体现在公案剧之中.致使预言的内容集中关注着生死问题并审视着时代的社会道德意识。预言的存在增强了元杂剧的叙事性.除了形成悬念、营造恐怖外更将杂剧的悲悯之情指向了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9.
再一次布网2001年6月25日上午8时,吉林省辽源市公安局八楼会议室。市区(县)两级公安局主管刑侦的有关领导百余人聚集在此。破案指挥部再次召开全市“1号公案”侦查部署动员大会。所谓“1号公案”指的是自1999年起发生在辽源市的系列技术开锁入室盗窃案。2001年6月,在全国开展的声势浩大的严打整治中,吉林省公安厅将此久侦未破的案件列为全省“十大公案”之一。省市领导亲自过问,这无疑给辽源市公安局带来诸多无形的压力,给正在为此案食不甘味、夜不安寝的辽源刑警焦灼的心头又加上了一把火。1999年年末,辽源…  相似文献   

10.
国家赔偿金的普遍受冷落,提出申请者寥寥,从侧面印证了公案私了的盛行。 国家赔偿私了现象严重,这是《国家赔偿法》实施8年来普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肖四新 《求索》2010,(3):172-174
后现代派小说是西方后现代状况下出现的区别于现代派小说,具有文本实验性质的小说思潮。后新潮小说明显受到了后现代派小说的影响,是后现代派小说位移中国的产物。但中国作家在模仿和借鉴后现代派小说的过程中,融入了民族和个人的经验,呈现出中国化特征。本文在对后现代派小说的边界、内在精神、写作规约、叙事策略和审美特征进行厘定的基础上,从六个方面对后现代派小说在中国语境中的变形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12.
元朝的包公文学的繁盛,与元朝的社会现实和元杂剧的繁荣有关。元代的社会现实只是产生包公戏的外部原因,公案文学的发展和元杂剧的繁荣则是产生包公戏的内部原因。从外因上看,是元代吏治黑暗、百姓有冤难诉造成的。从文学自身发展来看,元以前的公案作品,为包公戏提供了可借鉴的内容与技巧。而元杂剧的兴盛,又为文人关注现实,发泄郁闷找到了最合适的文学样式,杂剧作为视听文化,无论从技巧和效果上讲,都有利于表达巨大的心灵震撼。  相似文献   

13.
射击课是公安院校开设的特殊专业,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是专业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的必修课。是公案干警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由此可见,射击教学在公安院校占有重要的地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红卫兵取代共青团”的历史公案前不久有位来访者,提出了文化大革命中江青一伙,妄图以红卫兵取代共青团这桩历史公案,不禁引起了我的回忆和思考。现据我所闻所见和手边保存的资料,将它记述如下:江青一伙利用工作组问题首先把矛头指向团中央1966年6月3号,中...  相似文献   

15.
《八桂侨刊》2004,(2):63-63
由于世代传颂的原因,茅台美酒已经誉满全球,尽人皆知。然而它在历史上遗留的一段“公案”,人们却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16.
彭超 《求索》2011,(4):200-202
从发生学角度可以认为李劼人的早期白话小说创作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创作之路的基础,中国现代白话小说从发生到成熟的过程与李劼人早期白话小说经历的"起"、"承"、"转"、"合"是相似的。如果以李劼人早期白话小说经历的"起"、"承"、"转"、"合"为线索,可以判断中国现代白话小说是如何在传统小说基础上融入现代西方小说元素创造性地生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白话小说。因此,对李劼人的挖掘发现,有意于完整呈现中国现代白话小说发生的历史现状。  相似文献   

17.
禅宗是中国佛教最重要的一支,以顿悟为特色,主张“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所谓“公案”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实际上是禅师为指点学人,在言语或动作上作出的一种指示。禅宗公案表面看来扑朔迷离、荒诞不稽,充斥着矛盾与悖论,实际上正是这种对常理和规范的“破坏”和“偏离”,才有着一种“神妙”的境界。本文试图从修辞角度分析其荒诞表征下的合理性:“反常”的语言形式正是禅宗“反常”的思维模式的镜象描摹,禅宗通过这种“反常”有效地传达了禅宗“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观照,不假文字”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侯合余 《求索》2012,(9):197-198
法国新小说与中国新小说之间形成的影响与渗透是文学界不争的事实。对中国20世纪80年代具有代表意义的新小说作品与法国新小说之间进行比较研究,本文认为中法新小说二者的共同之处均基于"新现实主义"的创作架座;法国新小说对中国新小说的影响更主要在于对新现实的理解与技艺上的融通。  相似文献   

19.
吴组缃小说技巧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吴组缃对小说创作技巧的运用非常精湛 ,尤其是在小说的形态方面、在小说的戏剧化中对“对白”艺术的运用方面等都具有开创性意义 ,对后来的作家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李旭 《求索》2012,(2):120-122
哈贝马斯的行为交往理论指明了成功的行为交往必备的几点要素,却将"非正规"的语言排除在交往行为之外。但禅宗公案中部分"牛头不对马嘴"的机锋语言行为却能成功地完成交往活动,达到"直指人心"的目的。在禅者共同的生活背景中,这种语言行为具备交往活动所要求的"生活世界的同一性"、"交往主体的‘互动性’与‘免干扰性’"、"对交往行动媒介的理解与合作性"等行为要素,因而,禅籍公案中的行为及语言是有效合理、符合逻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