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村民自治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保障村民自治的机制体制不畅、村级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之间关系不顺以及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不强”等问题,完善乡村治理结构、理顺两委关系以及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是我国农村现实的需要,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有助于充分发扬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在建构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中,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依法办事和尊重群众等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创新活动方式,推进村级党组织建设,健全村民自治组织,进行制度创新及提高村民政治法律素质等。  相似文献   

3.
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使村党组织建设面临新的挑战,突出的问题有;村委会成员和村民代表中党员比例下降、村党组织发挥作用面临新的难题、村党组织群众基础弱化、村党支部成员连选连任比例下降、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形同虚设.如何将村党组织建设真正融入村民自治是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机制在社会系统是指一定社会领域的运作规制和驱动系统,具有相对性、社会性、关联性、运动性和技术性等特点。健全村民自治机制,是21世纪初叶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一环。健全村民自治机制,是围绕村民权益进行、通过基层民主展开的。它包括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与村民自治的互动机制,村级民主选举机制,村务民主决策机制、民主管理机制和民主监督机制,以及村级物质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村级组织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末端部分,既具有"国家性"又具有"社会性"。村级组织由基层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构成,"一肩挑"在强化党组织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领导地位的同时,对于群众主体性的发挥和村民自治的运行也会产生影响。推进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关键在于厘清乡村发展目标和村级治理定位,在此基础上完善村级组织与村级制度。  相似文献   

6.
陈燕 《桂海论丛》2010,26(6):49-52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者、宣传者和执行者。但是,在公民社会兴起的大潮中特别是村民民主自治进程的不断推进,使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提升执政能力,巩固党在农村公民社会发育中的领导地位;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拓展党在农村公民社会发育中的领导空间;明确村级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创新党在农村公民社会发育中的领导方式,是公民社会兴起下村级党组织实现领导方式创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村民自治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村级治理的内在复合结构,同时还存在着与乡镇政权等外部力量形成的外在复合结构。这直接影响了村民自治的价值定位。因此,在村民自治的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到村民自治这种复合结构的存在,正确处理好自治组织与党组织、乡镇政权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其合力效应,这应该成为村民自治进一步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村民自治总的发展态势是好的,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失望的"异化"现象:有些地方的村民自治出现"反民主化"倾向,背离了制度设计的初衷;有些地方的村民自治异化为"村官自治",有悖于村民自治精神;民主发展不平衡,重选举民主、轻经常民主,致使基层民主陷入停步不前的尴尬境地;"两委"关系不和,矛盾冲突不断,村级治理瘫痪。这些异化现象根源于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方式的不适应性。因此,创新党的领导方式是消除异化现象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围绕“完善村民自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的目标要求,探索实行强化村党组织的领导权、规范村代会的决定权、落实村委会的执行权和保障农民群众的监督权为主要内容的“四权”村级民主治理新模式,建立起了权责明确、决策民主、监督有力、运作规范的村级工作运行机制,把党的领导过程,变成凝聚民心、实现民意、服务民生的过程,实现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有机对接。  相似文献   

10.
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村民自治难、难自治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村民自治的认识水平不高,影响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二是实施法律不够严格,非法操纵民主选举的现象仍然存在;三是村支两委职责不明,工作协调不够;四是村委会缺乏村级集体经济来源,村民自治成了"无米之炊";五是村级自治功能弱化.对此,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改革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