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超对接,指的是具有资质的农业合作社与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通过该合作社向超市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该流通方式的优势在于农产品与超市直接对接,避免了种植风险,提高了收购价格,减少中间环节的同时减少流通成本,使农民和百姓“两头无忧”。  相似文献   

2.
订单农业是农户与客户通过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来组织农业生产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是发展我国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必然选择。订单农业的实施,对提高我国农业的市场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是迈向乡村振兴,同步实现农业产业兴旺与农民生活富裕的重要举措,农产品区域品牌富民效应的发挥与小农户的参与方式密切相关。根据小农户在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的投入特征,将小农户在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中的参与样态区分为专业化参与、兼业化参与以及非经营性参与。调研发现,小农户不同参与样态下,农产品区域品牌对小农户的直接经济效益、带动规模以及带动的可持续性等均呈现较大差异。为了更好实现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富民惠农效应,应拓展小农户参与机会、提升小农户参与能力、保障小农户参与利益,不断提升小农户在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中的参与感、获得感。  相似文献   

4.
跨区域农产品产业链协作,能将东部地区市场、资本与中西部地区相对后发展县域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相对低收入的农户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农产品产业链协作,促进产业链纵向、横向延伸,并将产业链主体尽可能留在中西部县域,对助力这些县域构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实现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种跨区域农产品产业链协作面临各层级政府间协调性不足、政府与市场双失灵风险,存在产业链最后一公里障碍、农户参与积极性不高等困难和阻力。通过完善跨区域农产品产业链协作顶层制度设计、调适政府与市场主体合作关系、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中西部县域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链各环节主体间利益关系,可以有效克服跨区域产业链协作障碍,让农产品产业链更好地服务带动中西部地区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5.
在武鸣县两江镇,有一位50岁出头的农产品经纪人,从事农产品经纪活动20年如一日。这20年来,许多农户只要有产品需要销售就会想到他——梁立忠。  相似文献   

6.
高效、专业的产供销体系 美国的农产品市场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高效率、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农工商、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的持点尤为突出,个体农户已经走出了孤立封闭的生产运营圈子,加入“大农业”运行轨道。  相似文献   

7.
构建农户生产与农产品期货市场对接桥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选杰 《求索》2012,(7):35-37
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和价格风险是影响农户收入的主要因素,农产品期货市场通过套期保值可以有效地规避价格风险。把分散且小规模的农户生产与农产品期货市场实现有效地对接虽存在诸多困难但完全可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民"和"企业﹢专业协会﹢农民"是实现农户生产与农产品期货市场有效对接的重要模式。在这两种模式的构建中,最主要的工作是建立高水平的农民期货贸易专业合作社。政府应在财政和信贷方面给予参与期货市场的农民及企业以大力支持。从事农产品期货贸易的公司应加大对农民农业科技和期货贸易知识教育的投入,并严格遵守合同的约定及时足额返利予农民。  相似文献   

8.
何东 《当代广西》2005,(4):53-54
推广操作性强、符合广西实际的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对发展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和解决企业农户的矛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列四种模式值得学习和推广。普通模式——订单农业农产品加工企业需要原料,农户需要出售农产品,双方都需要稳定、可靠的客户,都需要降低或减少市场风险,很自然订单农业就应运而生了。订单农业在广西是  相似文献   

9.
《时事资料手册》2000,(2):63-63
主要特点是,龙头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户结成紧密的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体系,其最主要和最普遍的联结方式是合同契约。例如广东新兴市温氏集团.是以养鸡为主的产、加、销一体化的龙头企业,联结2万多农户,以合同的形式确保农民每销一只鸡获得纯利润1.5—2元。  相似文献   

10.
代云云  徐翔  向晶 《求索》2015,(1):58-62
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构建静态与动态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探讨经营规模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经营规模扩大对农户"素质"(即农户意向)的影响不定,经营规模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之间的关系也是无法确定的;地区平均经营规模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但不同限值范围内的经营规模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之间关系不确定,并不是简单的正相关;同时,农业安全生产行为显著地受其上期生产行为的影响。因此,不应过分强调通过扩大经营规模来提高农产品质量,而应将注意力放在规范农户生产行为上。  相似文献   

11.
2007年,覃怀仁看到村里的水果滞销,乡亲们都一筹莫展,增产不增收成为农村群众面临的“老大难”问题。为此,覃怀仁与其他村委干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地考察和深思熟虑,决定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他们根据市场需求种植荔浦芋、夏橙、甜玉米等特色农产品,与种植户签订产销合同,为农户提供专业技术培训、确保销售等,既解决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又大大降低了市场风险,确保了农户的利益。就这样,荔浦县第一家具有法人资格的“三大满”农民专业合作社诞生了,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农户为视角,利用调查数据,通过建立Logit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评价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个体以及家庭因素影响农户评价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其中,农户的职业类型、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农户居住的房屋类型是影响农户评价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主要因素。具体而言,农户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评价与农户的职业类型、身体状况存在负相关关系,而与农户的房屋类型呈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新型养老保险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是继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引导农户面向市场,发展多种经营,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合理调整区域布局,促进优质农产品向主要产区集中。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农产品出口。实行适度规模经营。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公司十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经营形式,它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本地优势资源为依托,由农民给企  相似文献   

14.
王军  陈义才 《当代广西》2010,(18):F0002-F0002
以工促农,把城乡一体化往纵深推进。东兴市重点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市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三大建设”。形成“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农业产业化运营模式,使城乡产业融合互动格局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5.
当前,农产品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对特色农产品的法律保护作用,就需要克服自身缺陷,加强协会规范化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履行服务职能、做好会员代言人,真正成为服务农户和企业、树立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6.
余和成 《当代广西》2005,(16):58-58
南丹县盛产长角辣椒、茶叶、冰梨、反季节蔬菜、植柑、黄腊李、板栗、瑶鸡、烤烟等,为做强做大这些品牌农产品,真正让广大农民从中得实惠,该县因乡镇村屯而异,有针对性地树立起一批批农户为“示范型”农户,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数量增长型农业向质量效益型农业的转变,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增强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成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鼓励农户加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中介组织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从而弥补政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过程中的低效率,降低社会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组织成本;同时,依靠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优势、规模优势,从根本上加强农产品生产源头的质量监控与管理,通过优化农户的农业生产行为来实现农产品优质安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咨询农业技术、了解农产品销售行情、帮农户找工作……去年以来,平湖农民群众遇上农事难题,只要拨打12316,为农服务中心的农技党员们一定会耐心地为他们解疑释惑,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19.
钟振  黄丹 《当代广西》2013,(21):30-31
到2015年,我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45%。我区农产品加工业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将朝着这个目标快步前进。  相似文献   

20.
李德勇 《创造》2004,(6):24-25
永胜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民增收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农产品质量和档次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建设滞后,农产品精深加工不够,部分龙头企业的实力和带动力不强,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小,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科技推广力度不够,劳动生产率水平低,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农户与龙头企业关系不顺,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不够牢固,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