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秦东地区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在法律心理、法律知识、法律态度和法律信仰等四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国是新时代我国国家治理领域改革的目标与方向,它对大学生法治信仰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不仅体现在教育目标与内容方面,更渗透至大学生法治信仰教育的全过程,为大学生法治信仰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撑。在依法治国视野中,大学生法治信仰教育应该包括法治信仰的内涵、法律基础知识、法治思维能力和法律规范认识等方面。就方法而言,应该强调从学校教育、社会协同、学生个体自觉践行等三个层面构建立体式的大学生法治信仰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3.
未设立法学专业之高校的法治教育普遍存在法律课程设置不科学、法治教育师资队伍专业素养不高、学生未树立法律信仰等问题,严重影响甚至阻碍了高校法治教育的推进。为完善新时代高校法治教育,各高校应健全法治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法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法治氛围,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4.
王婷 《思想战线》2011,(Z1):403-405
构建和谐校园是全国高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谐校园的构建,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把道德信仰和法律信仰作为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根基,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保障。明确道德信仰与法律信仰的关系,使大学生成为有信仰的精神文明倡导者,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学生信仰问题是一个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大学生宗教信仰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本文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研究进行梳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术界对其研究的不足与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6.
未设立法学专业高校的法治教育普遍存在法律课程设置不科学、法治教育师资队伍专业素养不高、学生未树立法律信仰等问题,严重影响甚至阻碍了高校法治教育的推进。为完善新时代高校法治教育,各相关高校应从教材及教学实践着眼健全法治教育课程设置,加强法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法治氛围,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待信仰态度积极、理性,充满正能量,但信仰的现实存在度不高,疑虑尚存,有趋利化趋势。高校信仰教育存在不足是其重要原因,对此,建立"五个一"长效工作机制以提升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8.
林凤章 《传承》2008,(24):68-69
法律基础教学的关键是以法律基础知识为依托,核心是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情感,即培养大学生对法律的认同、尊重、热爱和信仰等情感。为此,必须充分发挥法律基础教学在大学生法律情感培养中的主渠道作用,明确法律基础课堂教学目标,探寻培养大学生法律情感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法律基础教学的关键是以法律基础知识为依托,核心是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情感,即培养大学生对法律的认同、尊重、热爱和信仰等情感.为此,必须充分发挥法律基础教学在大学生法律情感培养中的主渠道作用,明确法律基础课堂教学目标,探寻培养大学生法律情感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朱玛 《观察与思考》2001,(10):34-35
<正> 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所面临的诸多困难中,笔者认为最深层的、最实质的原因是法律不被信仰。而“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当法律形同虚设时,法治必然会被人治所替代,从而难以完成党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使命。本文就法律信仰与中国法治化的关系做一探讨。一、法律信仰是法治建设的观念基础无论何种形态的社会,人们都有一种精神上的信仰对象。如原始社会的图腾信仰,奴隶社会的神灵信仰,封建社会的君主信仰或权力信仰,近现代社会的领袖信仰或法律信仰。人们对信仰对象  相似文献   

11.
法律信仰是一种从认识论意义上而言的、富有批判怀疑精神的信仰;它不同于宗教意义上的信仰,是人们对正义、公平等基本法律价值和法律规范、法律活动应当蕴含这些基本法律价值的理念的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  相似文献   

12.
王秀鹏 《桂海论丛》2008,24(3):78-80
培养法律信仰的原因是法治本身的需要;影响法律信仰的培养所面临的障碍是缺失法律信仰的根基、法律信仰的前提、法律的权威性,是法律信仰普遍性的缺失。因此,要将法治精神的建设同市场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增强社会公众的权利意识,消融国家优位的理念,树立社会优住的理念,加强对国家公职人员的法律信仰培养,培育国家公职人员现代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13.
刘国平 《桂海论丛》2006,22(4):70-72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领导干部立身之本,力量之源,率众之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四信”动摇;私欲膨胀,奉行“金钱至上;”精神空虚,热衷于烧香拜佛。部分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畸变,对人民的背弃。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加强理论学习,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增强宗旨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论述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一,信仰的涵义以及信仰、理想和信念的关系;其二,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简要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信仰;其三,从比较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的不同,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们唯一正确的信仰;最后,在新的历史时期,信仰呈多元化态势,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挑战,重新正确认识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们刻不容缓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5.
目前以分科式课程设置为准则的法学本科教育,法学知识的内部系统性、法学知识和真实世界的外部关联性都具有局限性,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法律思维方式和技能。我国法学本科课程的整合存在基于学科交叉的整合、基于法律现场的整合和基于案例分析的整合三种方式,教师知识结构和院校政策与物力支持是其设置有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张成全 《桂海论丛》2005,21(5):66-68
历史上法律信仰传统的缺位加上现实中法律自身及其实施中的缺陷,导致当代中国法律信仰的匮乏.法律信仰的形成条件应是特定语境中的具体的良法和良治的结合体,应以行使国家权力机构行为的法治化促生良法和良治,从而达至主体对法律的信仰而不只是被动地服从.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现代化的逐步推进和疯狂扩张,工具理性大行其道,自我意识极度膨胀,对现代人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意义世界构成严重冲击,导致传统价值规范日益虚无化,核心价值体系日趋无序化。在资本逻辑与物化意识侵蚀下,一些人精神家园荒芜、人生信仰迷惘、虚无主义盛行。对精神信仰的虚无主义进行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是当代中国走出精神低迷、重建精神家园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法律信仰是指人们对法律极其信服和崇敬,并自觉地将法律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司法公开对培养公民的法律信仰有重要的作用,其最直接的作用在于让群众知法,最重要的作用在于让群众信法,最终追求目标在于群众自觉守法和用法,也即形成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19.
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核心范畴之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新时期公安队伍诚信机制,是着力解决公安队伍建设中的深层次问题的迫切需要,是建设现代文明社会、法治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文章论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公安队伍建立诚信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探讨了创新公安队伍的管理机制以及促进公安队伍建设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探讨我国青少年法律意识教育建设的缺陷及对策的基础上,提出对青少年应进行培养的四种基本法律意识,即法律信仰、权利意识、诚信意识、诉讼意识,并就如何培养这四种意识探讨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