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守住本分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副对联挂在成都武侯祠内,是清朝末年四川官员赵藩撰写的。此联问世以来,既有赫赫有名的政治家含英咀华,又有平民百姓淡然把玩。个中含义见仁见智。  相似文献   

2.
成都武侯祠内有幅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是晚清四川官员赵藩作的。毛泽东曾要求四川省领导人要认真学习这幅对联。  相似文献   

3.
云溪子 《小康》2023,(1):76-77
<正>对于“知足”与“不知足”的是非,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要有区别地辩证分析。中国名刹,浙江杭州灵隐寺,有一副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人们多认为佛家是“出世”的,我以为这副对联倒很入世。在我看来,对联讲的是对待人生和世事的应有态度,告诉众生,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意,遇事有一半称心如意就应该满足了。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告诉我,这虽然是佛家的说法,却也是经验之谈。根据自己的类似体会,我曾经写过“知足常乐”之类的小文章。  相似文献   

4.
做人与做官 ,历来是“官场”上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 ,不 ,应当说 ,历来是“朝野”各界十分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做人都做不好 ,焉能做官 ,焉能做个好官?我想 ,这是一个常识问题。但是 ,说实在话 ,在有些官员那里 ,这个ABC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忘诸爪哇国外。其结果呢 ,必然会导致懒、馋、贪、占、变 ,出现像成克杰、胡长清、张二江一样的“五毒官员”。古人早就看到了这一点 ,因此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 ,有“治大国若烹小鲜”之论。个人修养到家 ,德行到位 ,道德自我完善得好 ,便会有人格魅力 ,便会“服众”、“得众” ,于是…  相似文献   

5.
成都武侯祠位于城南万里桥外4公里,川藏公路0公里处,是成都人引以为自豪的名胜古迹,也是朝拜圣贤、游览风光的好去处。杜甫的“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和代理四川盐茶史、云南剑川赵潘的一副名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多年来,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它高度评价了诸葛亮,又对后人有十分深刻的启迪作用。诸葛亮名扬中外,功垂环宇,在他死后,凡是他到过的地方都纷纷为他建立庙宇、祠堂来纪念他。河南南阳、湖北荆州、陕西沔县等10余个地方都建造了诸葛亮祠、庙,仅成都为…  相似文献   

6.
春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尤其是写春联、贴春联、赏春联,不仅给新春佳节增添喜庆气氛,而且颇具文化意味。春联始于五代十国,发展到今天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有记载的最早的一副对联。至于日后的大行其道,则有明太祖朱元璋的推波助澜之功,明清两代最为兴盛。  相似文献   

7.
笔者近日从网上偶然见到一篇文章,读后颇有感触。大意是,某县要招考税务干部,消息一出,“后门”挤破。面对这种情况,主办人想出一招。考试那天,考场大门上赫然出现了一副对联:“只招十一名干部,你也找他也找,叫人为难;不徇半点儿私情,你也行他也行,谁好取谁”,横批:“考场见高低”。考后,仍有人活动,可当他们走到“招办”门口时,看到门上又有一副醒目的大红对联“:正党风,秉公办,光明正大;拉关系,托人情,理应知羞”,横批:“敬请止步”。结果再也没有人说情了……看罢文章,在佩服对联作者的睿智之余,更是对“招办”同志敢于向不正之风挑战的…  相似文献   

8.
“告诫丈夫,贪礼品有失人品;乐当警嫂,走后门勿敲我门”,这副对联,吐出的是一位领导干部家属的心声。读着这副“三八妇女节”获奖征联。使人想起了党心民心对“廉内助”的呼唤,江苏省的警示教育会就是一例。今年年初,在江苏省委召开的领导干部警示教育会上,出现了不同寻常的一  相似文献   

9.
闲谈听民意     
近日,笔者有幸参观了全国惟一保存完好的河南省内乡县衙,那副曾被朱铬基和国内外游客称道的对联引起了笔者的思考,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这副对联是清代内乡知县高义永所题:上联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下联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不仅对仗工整,且意义深长,反映出官和民的血肉关系。在午饭后的理发当儿,笔者思索这副对联,随意问了理发员:“你们现在新当选的县长咋样?”理发店的谢久军师傅和他的妻子说开了:“俺们现在新当选的党县长可不错,一上任就开通了县长热线电话,把电话号…  相似文献   

10.
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 国家 安危 ,公 安系 于 一半 ”。当 我们 站 在新 世纪 起点 上 ,回顾 历 史 ,展 望 未 来时 ,更 感到 我 们 面 临 的 挑 战 有多 么 严峻 。“科 教 强警 ”,“ 向 教育 要素 质 , 向 素质 要 警力 、要 战 斗力 ”,这 一战 略的 核 心就 是要 全 面 提 高警 察 素质 ,以 适 应 不 断 变 化 的 情 况 对 公 安 工 作 的 要 求 ,更 好 地担 负 起 保 卫国 家 安 全 ,维 护 社 会治 安 的 任 务 。 虽 然 不 同的 学 者 ,不 同 的 资 料 对 素 质 有 不 同 的 理 解 和 定 义 ,但 万变 不 离 其 宗,思 想 政治 始 终 占 据非 常 重 要 …  相似文献   

11.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副对联是一个朋友告诉我的。这副对联,言简意赅,让人颇有启迪。贞观初,唐太宗谓侍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又纳谏告诫自己:“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国之君的唐太宗李世民,看到了自己跟百姓的舟水关系。其实,唐太宗李世民只不过是封建王朝时代的突出代表,历史上的每一位开国皇帝,开初莫不重视自己与百姓的关系,只是到后来,逐渐脱…  相似文献   

12.
《当代广西》2014,(10):59-59
正汉文帝有两大优点,一是节俭,二是治贪。官员贪腐问题一向难治。要说贪污,还受点限制,伸出手去总要有点勇气。但受贿就不同了,是你伸手往我衣袋里塞银子,我连小拇指都不曾动一动,所以这病患得容易些,也格外难治。对于节俭的汉文帝来说,这事简直是不能忍,所以他发明了一个整治受贿官员的好方法,叫做"羞愧疗法"。  相似文献   

13.
张勇 《今日民族》2004,(8):47-49
人们不一定知道赵藩是何许人,但一定知道昆明大观楼那副中外闻名的长联,知道成都武侯祠诸葛亮殿的“攻心联”和集云南地方文献之大成、洋洋1000余万字的《云南丛书》。这位大观楼长联的书写者、“攻心联”撰书者、《云南丛书》的纂辑主持人就是我国近代历史文化名人、著名的白族学者赵藩。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曾以赵藩所撰书的武侯祠“攻心联”为品牌,进行历史文化旅游开发和宣传,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今年5月初,云南文史研究馆与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联合在大理举行历史文化名人赵藩学术研讨会暨赵藩书画作品展,参观者络绎不…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对联产生于五代末后蜀主孟昶“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带”一联。由于长期受这种认识的束缚,所以,对联历史特别是对联起源的研究,几乎没有进展。 何绍先在《对联汇海·序》中指出:“考古家谓对联即桃符遗制,始于孟昶而盛于明孝陵(朱元璋),不知此指门联而言”。这个观点是非常之对的。笔者提出对联产生于唐代,正是在与何  相似文献   

15.
“丰年有余庆嘉节号长春”,在这个号称最古老的对联里,已经暗含了一个城市的名字,这副对联应该寓意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就像他们的“民生市长”所做的,就像马达轰鸣所带来的。  相似文献   

16.
“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这是胡耀邦同志1958年参观南阳隆中诸葛亮草堂时改写的一副对联。他多次把这副对联抄写和转赠给党内外友人,用来共勉。耀邦同志14岁参加革命,在六十年革命生涯中,无私无畏,光明磊落,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以自己的光辉一生,谱写了一曲共产党人的正气歌。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胡耀邦同志的一生,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坚持真理、百折不挠、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作为一个马克“我不下油锅谁下油锅!”———坚持真理撼人心思主义者,他…  相似文献   

17.
巴蜀生存     
战争与人祸触摸百年痛点戴善奎 编纂“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之说,是对近现代蜀中社会动荡、蜀无宁日的勾画,带有很重的地缘政治色彩。天府之国如西部之“鹿”,最易成群雄所逐;而僻处一隅,易于偏安,也易于割据。秦以来,先后就有公孙述、刘备、李特、王建、孟知祥、明玉珍、张献忠“七豪”入蜀割据。古来,纷争之多,为西部之最。李白喻为“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蜀人饱受磨难,养成了强悍的民风,川东人尤其尚武。蜀人不排外,但也不易凝聚,有学者甚至认为四川人存在“窝里斗”的劣根性,已经流淌于血液中。自从宋真宗…  相似文献   

18.
俭以养廉     
我上中学时,见一位革命长者座右贴着一副对联:“勤能补拙,俭以养廉。”觉得很有意思。长大后阅读了不少书,又通过社会生活和革命工作的实践,越觉得这副对联意味深长。特别是“俭以养廉”一语,真可谓经验之谈。试看古今清廉正直的为官者,哪一个不是俭朴生活的?反之,那些生活上奢侈的人,又怎可能清廉自守? “俭以养廉”的道理,说起来并不难懂得。一个人,官做得再大,俸钱再多,总是有限的;而穷奢极侈的高消费却是没有底的,当俸钱满足不了高消费,欲罢又不能,廉政这道关口就免不掉被冲垮。因  相似文献   

19.
清代有一则寓言,说的是一个人做梦到了阎王殿,看到一个官员在阎王爷面前表白自己,说自己怎样当官不贪污,不要老百姓的钱财。阎王说:‘下贪不沾、不吃喝百姓的就是好官,那好,我在公堂上设一木偶,岂不是什么都不要,比你更好吗?”这个官员又说:“就算我没有功,但也没有过呀!”阎王说:“你只顾保全你自己,为避免嫌疑,怕把自己牵涉过去,对一些谋杀案件竟默不作声。该做的事,怕麻烦,就不去做,这岂不是负国负民吗?当官的没有功就是过。”这个官员哑口无言,挨了五十大板。这篇寓言虽然讥讽的是封建官吏,但在我们今天看来,仍…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里有这样一副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上联说的是一个“贪”字,下 得到的不知珍惜,却因贪得无厌将已得到的又丢掉而追悔莫及。纵观古今贪案,大凡因贪污贿赂年10月20日,河南省检察院反贪局侦查终结的省石化厅原副厅长张景祥特大涉嫌受贿、挪用公款案, 联说的是一个“悔”字。而犯罪的官儿,很少能有跳出这一怪圈的。1998再次给这一现象作了注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