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注     
华裔科学家黎念之获珀金奖 国际化工界“膜科学”的主要奠基人黎念之博士,荣膺本年度“珀金奖”(PerKin)(Medal)。该奖在化工界地位崇高,有“化工界诺贝尔奖”之称。黎念之是该奖自1906年创设以来,第一位获奖的华裔。 黎念之在1965年发明了“液体膜”,得到44项美国专利。他同时也是全世界第一位提出“高压下气体渗透高分子膜”理论的科学家,美政府聘他任阿波罗登月计划有关膜应用方面的顾问。 黎念之 1932年出生于上海, 1954年从台湾大学化工系毕业。黎念之在1998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  相似文献   

2.
贺善侃 《现代领导》2014,(10):10-11
对“跨界领导力”的研究始于对其内涵的把握:而要准确把握其内涵,首先要搞清楚“界”的含义.还要搞清楚怎么“跨”,理解“跨”的含义和程度。一、何为“界”?对“界”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上去理解。从广义上理解,“界”即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界限。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而又相互联系.一事物与他事物总是既有不同点又有相同点,我们可以把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归为一个“类”。区分不同类事物不同普遍属性的界限,正是我们在此所说的“界”。  相似文献   

3.
中国历来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界,讲“礼”重“仪”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代生活中人际交往的礼仪问题被忽视了,“温良恭俭让”甚至成了另类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建国六十年来“灌输论”学术论争及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学界在诸如“灌输论”的首倡者问题、精神实质问题、是否具有强制性的问题、西方德育界对“灌输”的态度问题、“灌输论”的当代价值问题等方面,看法不一,存在诸多争议。“灌输论”的首倡者即不是马克思恩格斯也不是考茨基和列宁;“灌输论”是原则与方法的辩证统一,强制性与非强制性的辩证统一;西方德育界是“灌输”的倡导者而不是反对者。全面回顾和评述建国60年来关于“灌输论”的学术论争,对于厘清有关理论认识,进一步深化研究,增强现实指导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道法自然”中的“自然”.就是要关注个人内心的真实感受。世界是客观的.但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自己切身感受到的一切。才有实际意义。“一花一世界”,对于每个人来说,自己感到的“自然”才有真正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梁慧稳 《公安学刊》2013,(5):46-49,79
城市人口过密化是社会现代化发展演进的结果,必然会产生“过密问题”。“过密问题”直接或间接衍生成警务事件,给警务工作带来严峻挑战。对“过密研究”有两种取向:一是“问题导向”的研究;二是“过密社会”的研究。警务工作面临城市过密化问题治理的挑战。应从“过密社会”视角进行思维变革:一是突破警务主体工具性思维,主动走向主体间联合和合作;二是突破问题中心的治疗性警务思维,构建问题形成的链式预警处理体系;三是突破警务界阈限制思维,致力于社会系统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7.
贺惠邦先生是我久已敬慕的著名书法大家。他总结自己多年的经验认为,书法是“法”,又是“道”,既要有高超的技艺,又要有正确的理念。多年来,他在毛体书法研究和创作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所倡立的毛体书法新流派,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书法界最有影响的大事;  相似文献   

8.
“宪改”长期以来是台湾岛内政治斗争的中心内容,目前各种势力围绕“修宪”、“制宪”、“行宪”之争关系到台湾“宪政秩序”的塑造。从李登辉时期“宪政改革”到陈水扁当局的“宪政改造”,台湾的“宪政秩序”同时具有法理意涵和政治功能。目前台湾“宪政秩序”塑造的焦点在于:“行宪”和“宪改”哪个更迫切,“宪改”本质上到底是“修宪”还是“制宪”?不同的“宪政秩序”的塑造途径将会产生对民众的不同“国家认同”导向,导致台湾民众“国家认同”倾向的混乱。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学术界和司法实务界对于藏族习惯法中的“赔命价”的存在诟病不断,甚至认为这是一种“落后的”、“不文明的”存在。本文认为之所以存在各种观点的差异,关键在于不仅把“赔命价”没有作为一种民族文化传统而是作为封建残余看待,而且对“赔命价”的内涵存在重大误解,作者从“赔命价”产生和“回潮”的历史传统、文化基础、现实根源入手,对“赔命价”进行了重新解读,恢复其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0.
韩金强 《理论月刊》2004,3(4):13-15
江泽 民同 志 在党 的十 六 大报 告中 指 出:“ 必 须 使全 党 始 终 保持 与 时 俱 进的 精 神 状 态,不 断 开拓 马 克 思主义 理论 发 展的 新境 界 。”这是 一 个十 分重 要 的指 导思 想 。坚持 与 时俱 进,推进 理论 创 新, 这 对于 保持 党 的先 进性和 创造 活 力,对于 切实 贯 彻“ 三 个代 表”要 求 ,对于 胜 利完 成 新世 纪 党 的 三大 任 务 和 中华 民 族 伟 大 复兴 的 历 史使命 ,具 有决 定 性的 意义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