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教材里的秘密 传销作为一种非法经营活动,它不仅有自己地下的组织方式和活动方式,而且有一套完整的骗术.在各地执法部门对传销组织的打击中,查获了大批传销教材,从这些教材中看到,这些教材不仅极富煽动性和欺骗性,而且具有很多心理学的要素,以诱人上当.  相似文献   

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工商局、公安部、人民银行《关于严厉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等非法经营活动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最近一个时期,一度被禁止的传销活动又以各种名目在全国各地重新抬头,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具有更大的隐蔽性、欺骗性和危害性,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并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成为社会治安的巨大隐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一定要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  相似文献   

3.
传销违法犯罪的认识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传销具有明显的“拉人头”交“入门费”等欺诈性特征,具有违法性。传销是一种“经济邪教”,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传销组织内部结构严密,行动隐蔽,具有一定的反侦查能力。目前查处打击传销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要在进一步加大宣传和打击力度的基础上,尽快完善打击传销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4.
这个传销团伙与公安机关平时摧毁的其它传销团伙不一样,它没有传统的纠合式的传道手段,而是分散于全国各地,这就显现出了其“高科技、智能化”的特点。聊城市市长助理、公安局局长任建军全程领导了此案的侦破工作,他向笔者介绍了该团伙的四个显著特点:第一,传销组织管理层人员高智化。在“3·01”“蝶贝蕾”传销大案头目中,大学生占10%。如博士丛某利用自己知识潜能,为传销头目研究开发“小财神”传销网络管理软件,成为传销头目的好帮手。西安某大学学生苗某,2004年即将毕业并被推选出国深造,被他人以“可提供全部出国费用”为借口拉入到传…  相似文献   

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国发[1998]10号,以下简称《通知》)下发以后,各级政府组织有关部门严厉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等违法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最近一个时期,传销活动又以各种名目在一些地区有所抬头,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从原来的"传商品"演变成"传人头"、"传骨灰安放格位"等,并不断变换手法,更具欺骗性,使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上当受骗;二是利用互联网、股票期权等新形式进行传销,更具隐蔽性;三是少数转变销售方式的转型企业销售行为不规范,并引起一些企业竞相仿效;四是参与传销的人员复杂,一些不法分子、黑恶势力成员利用传销从事其他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对社会稳定构成极大危害。为此,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严厉打击传销的专项整治行动。经国务院批准,现就有关问题通知  相似文献   

6.
国办发〔2 0 0 0〕 55号 (二○○○年八月十三日 )  工商局、公安部、人民银行《关于严厉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等非法经营活动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 ,现转发给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最近一个时期 ,一度被禁止的传销活动又以各种名目在全国各地重新抬头 ,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具有更大的隐蔽性、欺骗性和危害性 ,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并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 ,成为社会治安的巨大隐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一定要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 ,切实加强领导 ,组织工商行政管理、公安、银行等有关部门采取强有力的…  相似文献   

7.
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传销进入我国,由于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了一种非法融资的诈骗活动,且传销活动渐成规模化、公开化、群体化,社会危害性日趋严重。为了制止其蔓延,国务院采取果断措施于1998年发布通知,禁止在我国从事传销经营活动。禁令即出,传销势头有所收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近一个时期,传销和变相传销活动在一些地方又有抬头,并呈愈演愈烈之势。尤其是前不久发生在广西的一起传销人员中的三名下线将六名上线人员杀害的恶性案件,再一次引领我们继续聚焦传销这一让人精神迷乱、丧失人性的犯罪活动。作为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主抓打击…  相似文献   

8.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根据国务院《禁止传销条例》规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打击传销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6]60号)要求,为进一步做好打击传销工作,市政府决定,从现在起至2007年8月,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打击传销专项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进一步提高对打击传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传销是目前我国经济领域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危害社会的“毒瘤”。近一段时期,我市的传销活动有所抬头、有所反弹。一些地区的求业人员和农民被诱骗到广东、广西、河南、山东等地参与传销,一些在外地被打散的传销组织,转移到我市部分地区,继续开展传销活动,并呈现出驱而不散、遣而不返的状况。这不仅扰乱了我市正常的市场经济秩  相似文献   

9.
●曾几何时,传销这一“新生事物”在我国悄然登陆并“蓬勃发展”,又因“罪恶累累”而被政府严令禁止。传销,在中国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一、“传销热”碰上了红灯! 去年曾在京、沪、穗、辽等地引起沸沸扬扬的“多层次传销”热今年以更强劲的势头向内地的各中心城市发展,化妆品、保健品、摇摆器、磁性床垫等等商品纷纷借助“多层次传销”的魅力登台亮相,向消费者发动猛攻。一些人被动人心弦的“成功创业”的  相似文献   

11.
传销和变相传销是信息时代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滋生的怪胎。传销组织策划者大都打着“直销”和宣扬“先进的致富理论”的幌子,通过强大的心理攻势和严密的组织控制,使大多数参与者从最初的抵制,发展到逐步接受、最后积极参与,并将亲朋、好友、同学、同事等一一拉入传销的泥潭,最终为传销的组织策划者聚敛到大量的金钱。由于传销以亲情为纽带,以说教和控制为手段,以牟取暴利为目的,因而传销又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是“经济领域的邪教”。2003年秋以来,一度销声匿迹的非法传销活动在重庆市的渝北区、巴南区和合川市又有所抬头,尤其是今年春节过后…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继“股票热”、“期货热”之后的中国大地上,又悄然兴起了一股神奇的传销热。特别是最近几年,从东海之滨到天山脚下,从大江南北到塞外草原,从城市到乡村,许多人参加传销、议论传销,有些人甚至入了迷,着了魔。尽管许多新闻媒体对传销活动泼了一瓢又一瓢的冷水,但传销仍然是热浪滚滚;尽管各级工商管理部门对传销市场进行了整顿,取缔了许多非法传销公司,仅1997年上半年就取缔非法传销企业200多家,查扣物品价值4000多万元,罚没金额1260万元,但传销活动仍然继续膨胀,非法传销仍屡禁不止。 传销:发财致富的“高速公路”吗? 传销活动轰轰烈烈,人们趋之若骛,关键是利益的诱惑。  相似文献   

13.
传销的特点花样翻新,无奇不有。当前传销和变相传销活动从原有的“传商品”变为“传证书”、“传人头”,有的传销保健品、化妆品,有的传销食品、药品,有的传销金箔画,这些商品的价格远远超过其实际价值,参加者需要依靠不断地发展下线来获取利润。2000年10月,北京体元太和科贸有限公司在上海浦东、静安、黄浦等区,以茶室为聚集点,进行传销“体元长寿酒”、“滋养防皱面膜”等数十种保健品、化妆品。这些传销商品的实际价值仅300元,而传销的价格竟高达1500元,每个加盟者必须先支付1500元购买产品后才能进入传销销…  相似文献   

14.
“都是钱闹的!” 迄今为止,在各种版本的经济学辞典上,还未见过对“传销”一词的解释。然而,就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怪物”,却能“不径而走”,几年功夫,便从南到北,几乎席卷了整个中国。究竟有多少人从事了这项活动,目前尚未有全面准确的统计数字。我们仅从各种材料中了解到:河南省,约有40万人参加传销活动;浙江余姚市,一家传销公司不到一年时间发展了1.5万名传销员;而四川资阳市一名传销员,数  相似文献   

15.
达仁 《中国保安》2005,(24):12-14
传销活动在1998年就已经被国家所明令禁止,但那些曾经名噪一时的传销组织并未因此而销声匿迹,许多传销者开始用另外一种面孔出现在公众的面前,这使得很多人在生活中仍然会受到各种传销宣传的影响,一夜暴富,仍然还是让许多人信以为真,并为此铤而走险。记者的一位朋友也是某传销公司的员工,为了让记者与他一同致富,也将记者带入到了他们的团队。“大家看见这个了吗,这是我去年到泰国时买的,大家再看这个,这是在北京燕莎买的,要一万多块钱呢!只要大家努力,我保证不出一年都会像亲历变相中的传销我这样!”一个年龄在五十上下的妇女正在向人们展…  相似文献   

16.
今年1月,广西柳州市接连发生了两起凶杀案。经侦查,被杀的六个人都是同一个非法传销组织最上层的负责人,杀人者是他们的下线——陈旭明、高毓翀、张广顺。他们是在2003年先后被老乡骗到柳州搞传销的。在传销组织洗脑和蛊惑下,他们从各种渠道筹措了一些资金,加入了这个传销组织。然而他们的钱几乎全被上层头目收走,再也没有拿回来。为了拿回自己的钱,他们开始骗取其他下线的钱财,欲罢不能。他们很清楚,在这个组织里一旦没有钱,就会立即被清除出去,因此,对传销组织又恨又怕。2003年年底,他们的思想波动很大,引起了传销头目的怀疑。在这一情形之下,陈旭明等人“破釜沉舟”作出了杀人、抢钱的决定。非法传销,不仅是一种严重背离诚信原则的商业欺诈游戏,更是极易引发刑事犯罪的温床。它的存在,时刻值得我们有关部门和每个消费者警惕。虽然公安机关多次严厉打击非法传销组织,但仍有众多参加传销的人执迷不悟。让我们揭开陈旭明案件的黑幕,再次给人们敲响警钟吧。  相似文献   

17.
传销,曾一度被渲染成为”二十世纪中国人最后的暴富机会”。这种已存在于一百多个国家的营销方式,登陆中国后竟然变成了“上线吃下线”的大规模诈骗活动,因其巨大的社会危害性人们形象地喻为“老鼠会”,成为扰乱经济秩序、破坏社会安定的一大公害,而被政府明令取缔。由传销而导致的人间悲剧,不时见诸于各种媒体,但为什么至今仍有一小部分人被这场瘟疫蒙蔽了心智,以至于丧失了做人的最起码的耻辱感和道德底线呢?  相似文献   

18.
郑舜 《协商论坛》2017,(9):38-42
前不久,山东籍东北大学毕业生李文星误入传销组织离奇身亡的事件持续发酵,让传销又一次成为公众注目焦点.不幸者,却不止李文星一位.李文星被发现死亡的当天,来自山东的大学毕业生张超的遗体被天津警方发现.8月5日,来自湖南长沙南方职业学院的大二女生林华蓉溺亡,罪魁祸首同样是传销组织. 传销组织里到底有多少大学生?他们又怎样一步步陷入泥潭?有陷入就有逃离,文中两位大学生讲述亲身经历,揭开传销黑幕,既有传销带给他们的伤害和反思,又有传销青年的“自救样本”.  相似文献   

19.
政策摘编     
《政策》1998,(7)
国务院发出关于禁止传销 经营活动的通知 通知说,传销经营不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已造成严重危害。传销作为一种经营方式,由于其具有组织上的封闭性、交易上的隐蔽性、传销人员的分散性等特点,加之目前我国市场发育程度低,管理手段比较落后,群众消费心理尚不成熟,不法分子利用传销进行邪教、帮会和迷信、流氓等活动,严重背离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利用传销吸收党政机关干部、现役军人、全日制在校学生等参与经商,严重破坏正常的工作和教学秩序;利用传销进行价格欺诈、骗取钱财,推销  相似文献   

20.
网络传销犯罪模式及侦查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一种新型的传销方式——网络传销在我国迅速蔓延开来,对我国社会经济秩序以及网络秩序造成极大的危害。目前,国内对网络传销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加强对网络传销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网络传销因与网络相联系,具有隐蔽性、虚拟性等特点,公安机关应根据其特点,通过加强主动收集情报信息及收集、固定其犯罪的电子证据的能力,有效打击网络传销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