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抢救三峡文物李建国中国政府决定在世界第三大河──长江上修建三峡水利工程,这一工程将在水利、电力、航运等方面带来可观的效益,同时也将付出淹没分布在沿江22个市县的632平方公里土地的代价。毫无疑问,长江流域的历史将出现重大转折。随着三峡工程前期工程的开...  相似文献   

2.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随着三峡工程的实施以及重庆直辖后我市三峡文物保护工作的全面推进,三峡工程重庆库区出土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些文物是反映长江文明演进和重庆历史文化传承的珍贵实物载体,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为此,国务院于2000年9月27日批准建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赋予该馆保存、保护和展示三峡出土珍贵文物的重要职能。为进一步搞好对出土文物的统一管理和利用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重庆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为市文化(文物)局,负责组织实施库区文物保护工作,对市政府负  相似文献   

3.
复活与永生     
三峡文物的保护,现在只是达到了文物“复活”的目的,如何保证它们的生命力越来越旺盛,我们的后人能永远看到它们,我们现在所做的还仅仅是起步工作,以后的任务还更加艰难、繁重。三峡文物保护的成绩2006年9月1日,长江三峡三期移民工程终验专家组文物保护验收组在重庆宣布,三峡三期移民工程阶段文物保护任务全面完成。据文物保护验收组介绍,此次文物验收范围为三峡工程坝前156米水位接20年一遇回水线以下的地下文物及地面文物  相似文献   

4.
为了抢救三峡文物———记民革成员、四川联合大学教授马继贤□蒙慧玲自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萌发宏愿以来,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就成为近百年来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但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有一个问题又为众多专家学者所关注,这就是把将要随工程的崛起而泯灭的文物抢救出来...  相似文献   

5.
荆楚文化的内涵及其创新特质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纪兴 《政策》2007,(2):41-43
荆楚文化的内容可概括为:神农炎帝文化、楚国历史文化、秦汉三国文化、清江巴土文化、名山古寺文化、长江三峡文化、江城武汉文化和现代革命文化。这些是荆楚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超越时空的强大穿透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上,三峡文物遗址、遗存无疑是璀璨、辉煌的一页。 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浩大工程,抢救三峡文物——这笔丰厚、珍贵的中华文明遗产,同样令人关注。  相似文献   

7.
长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居住在长江三峡地带的重庆人,面对高耸入云的群山、奔腾咆啸的江河,在成百上千年的漫长岁月中养成了重庆人所特有人文精神——“八百里美丽三峡,三千年魅力重庆”,发扬光大重庆悠久的历史人文精神,必将地极大的推动我们现在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笔者以为重庆的人文精神有以下特色:  相似文献   

8.
中外文化发展史告诉我们,每一种地域文化在其形成、发育和完善的过程中,都显示出自己特有的风格和优势,都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否则,这种文化便难以存在。三峡文化千古不衰,而且在具有东方文化艺术宝库美誉的泱泱大国中,长江三峡风景区于1991年荣登“中国旅游胜地40佳”榜首,美甲天下,足见其惊世之殊。 长江三峡文化资源的丰富和蕴含的无穷魅力,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特定的历史条件、特定的人文背景下形成和积淀下来的。与国内外同类系的区域文化相比较,它能和谐地容纳自然景观,古代文化、现代文化,民族文化、社区文化,民间文化、经典文化等于一域,使其干姿百态,交相辉映,优势荟萃,功能注目。  相似文献   

9.
贵州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在全省二千八百多万人口中,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水族、回族、仡佬族、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共有七百四十多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贵州各族人民在共同开发贵州高原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缔造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和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作为历史见证的各种民族、民俗文物至今仍大量地存在着。这些民族、民俗文物仅仅是贵州各族人民的先民们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很少的一部份。由于人为的和自然的原因,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总是令人不安地处在或迟或速的衰坏和消失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抢救和保护贵州高原上的民族、民俗文物,是发掘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建设“两个文明”的需要,是博物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海内外旅游界早就有“北览长城,南游三峡”的共识,将中国北方巨大、古老的人文工程和南方壮美的长江三峡相提并论。中国政府副总理邹家华于1993年9月27日在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成立大会上指出,三峡工程是前无古人的奇迹,是中国历史上自建长城以来最伟大的工程。这就在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大视野中,将三峡与长城等量齐观。如果从文化学的角度考察,我们更能明了三峡与长城在文化与精神上的一脉相承与承前启后。 长城是伟大的,学术界将其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在新一轮文化热中,学者们将长城作为中华象征。并明确指出,长城精神乃中华民族精神,于是由之而兴起了长城学,并召开了国际长城学术讨论会。长城是全体炎黄子孙的骄傲,也是中国人心中坚韧不拔的脊梁和精神源泉。 三峡也是伟大的,但能否伟大到能与长城同日而语、分领风骚呢?结论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1.
加快发展长江三峡旅游产业,并以此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切入点和优先领域,对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长江三峡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长江三峡地区拥有的20多个景区、300多处景点中,有4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多个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文物点,有世界特大型水电工程葛洲坝电站和世界第一工程三峡水电枢纽。三峡工程建成后,还将出现“高峡出平湖”的壮美景观。象这样的旅游资源富集地,在世界上亦十分罕见。在  相似文献   

12.
率俊 《学习与实践》2008,(3):161-164
三峡文化与我国其他地域性文化迥然有别的内涵与特征充分显示了其自身的独特性、丰富性与无穷魅力。自长江上的第一个水电枢纽工程——葛洲坝工程问世以后,尤其是跨世纪工程——三峡水电枢纽工程动工以来,伴随着地域文化在学术界的升温,三峡文化逐渐为世人瞩目,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认同,长江三峡学正是在三峡文化研究基础上所进行的学术整合与提升。  相似文献   

13.
三峡工程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三峡库区的文物保护更是为海内外所关注。滔滔江水无情,库区的文物抢救迫在眉睫。本刊1995年第11期以《三峡文物大抢救》为题作了报道。 本期专访的庄孔韶博士是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系主任兼民  相似文献   

14.
三峡地区体育旅游经济圈的构建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开始打造体育旅游圈。将体育旅游作为长江三峡旅游的一个重要形式,对三峡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构筑三峡体育旅游经济圈,应以“三峡山水、民族文化、旅游度假、休闲健身”为特色,发挥长江三峡地区旅游景点多、文化内涵深、都市和山水风光互补的优势,促进形成三峡地区体育旅游的持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拥有极为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好祖国珍贵文物,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当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物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较为突出的是:造成文物损失的法人违法案件有所增加;盗掘古墓葬、盗窃馆藏文物、走私文物等犯罪活动和文物非法交易活动屡禁不止;一些地方文物保护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影响了文物事业的正常发展。因此,必须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继续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贯彻“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  相似文献   

16.
阳乾安这回办了一桩奇案。这案子奇就奇在被盗赃物上,它不是金银财宝,也不是古玩文物,而是四块三峡石。那石头不是钻石玉石,在蜿蜒数百里的长江三峡流域,不知有多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即将建成,对长江三峡线旅游产品进行升级换代迫在眉睫。我们应该改变长江三峡传统的旅游发展方式,鲜明地提出和尽快地实施以生态旅游为内涵的三峡旅游,把开发生态旅游作为长江三峡旅游业新世纪发展的方向,围绕生态旅游把长江三峡旅游线打造成全新的旅游精品。长江三峡发展生态旅游的核心和重点在开发和包装上,三峡生态旅游开发最缺乏的不是资源,而是观念;发展三峡旅游业最重要的制约因素不是资金,而是意识。因此,发展三峡生态旅游要从“三抓、五新”上入手:  相似文献   

18.
《世纪行》2006,(11):18-18
荆楚文化包括八大系列:(一)炎帝神农文化;(二)楚国历史文化;(三)秦汉三国文化;(四)清江巴土文化;(五)名山古寺文化;(六)长江三峡文化;(七)江城武汉文化;(八)现代革命文化。这八大文化是荆楚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超越时空的强大穿透力和影响力,是我们省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9.
<正>"向海之路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考察时指出,这里围绕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陈列的文物都是历史、是文化。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那么,就让我们追寻着这些能说话的文物,回首波澜壮阔的海上丝绸之路那段繁荣和辉煌的历史。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打通了一条途经河西走廊,到达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再由安息转道至欧洲大秦(罗马帝国)等地的商贸通道。由于当时这条商贸通道运输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三峡——一个神奇瑰丽的世界,一部深沉浩大的史书,一首雄浑悲壮的颂歌,一种慑人心魄的梦幻……三峡的壮丽风光和神秘古老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了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为之泼墨挥毫。然而,尽管这些文字气势磅礴,深邃隽永,古今传颂,但真正深爱三峡、一辈子生活在三峡的作家却寥寥无几。拜读了覃昌年散文集《走进三峡》(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我们发现,有一位真正的三峡人,用自己饱蘸血泪、浸润着三峡魂魄的文字,写出了一个三峡人眼中的真正三峡讴歌三峡自然风光之美是描写三峡文学作品的必然内容。《走进三峡》当然对三峡自然风光的抒写落下重笔。但是作者不是为写风光而写风光。在美丽的三峡自然风光描写中,作者一边用细膩的笔触描摹神女峰、小三峡、依斗门,刻画三峡古树、野兽、奇鸟,展示三峡盐都、竹海等等,让读者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