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校园流行语"的收集与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评选与分析报告●背景:1979-2001“流行语”的流变●盘点2001:流行语与文化时尚●“校园流行语”的收集与解读●2002年北京高校流行语状况调查●消费、游戏与语言神话  相似文献   

2.
●“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评选与分析报告●背景:1979-2001“流行语”的流变●盘点2001:流行语与文化时尚●“校园流行语”的收集与解读●2002年北京高校流行语状况调查●消费、游戏与语言神话  相似文献   

3.
"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评选与分析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评选与分析报告●背景:1979-2001“流行语”的流变●盘点2001:流行语与文化时尚●“校园流行语”的收集与解读●2002年北京高校流行语状况调查●消费、游戏与语言神话  相似文献   

4.
点击“流行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评选与分析报告●背景:1979-2001“流行语”的流变●盘点2001:流行语与文化时尚●“校园流行语”的收集与解读●2002年北京高校流行语状况调查●消费、游戏与语言神话  相似文献   

5.
●引言:我肥不减,莫非有罪?●“真实的女人”在哪里?●真女人真美●激发变革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 申奥成功、足球出线、中国入世……哪10个词语是2001年中国青年最流行的词语?从2002年2月6日开始到3月31日,由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社及北京青年报社、上海青年报社、重庆青年报社、广州青年报社等众多青年报刊媒体及其相关网站,以及千龙新闻网、大洋网等专业网站联动进行评选“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的活动。有兴趣参与者可通过点击www.ynet.com进入相关页面,评选出自己认为的“2001年中国青年最为流行的10个词语”。“青年流行语”,是指主要由年轻人创造、使用,并在年轻人中流行的词语。“青年流行语”涉及当代社会的重…  相似文献   

7.
●背景资料:冷眼看校园惩罚●面对惩罚:静心听各方之见●“惩罚”与“体罚”的思考●学会惩罚:科学惩罚与依法治教  相似文献   

8.
●放羊女和修理工●编译《英汉汉英会计词典》●偶然进入惠普●亚信的1997●田溯宁“挖人”●作为亚信当我一度敲门而发现你不在家时,他们都说我没有希望了,但是他们错了;因为我每天都站在你家门口,叫你起床并且争取我希望得到的。我哭,不是因为失去了宝贵的机会;我流泪,不是因为精华岁月已成烟云;每天晚上我都烧毁当天的记录;当太阳升起时又再度充满精神。像个小孩似地嘲笑已顺利完成的光彩,对消失的欢乐不闻不问;我的思考力不再让逝去的岁月重回眼前;但却尽情地迎向未来。———马伦放羊女和修理工在2001年3月以前,韩颖这个名字极少在媒体…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由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社、北京青年报社主办,YNET网站承办,上海青年报社、重庆青年报社、广州青年报社及其相关网站联动,网上评选“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的活动,于2002年3月31日结束。有2001名35岁以下的青年上网投票,在30几个候选词语中,评出自己认为的“2001年中国青年最为流行的10个词语”。“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的评选结果及排序如下:(1)“9.11”;(2)本·拉登;(3)申奥成功;(4)入世;(5)WTO;(6)“翠花上酸菜”;(7)出线;(8)QQ;(9)反恐;(10)flash。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沈…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网络文化”现象调查报告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问题的提出:“网络文化”与青少年●调查与发现:青少年“上网”的基本状况●对“网吧热”及其有关问题的分析●对“网络聊天”现象的调查与分析●对“网恋”现象的调查与分析●对“网络游戏”现象的调查与分析●关于“网络色情文化”问题的探讨●结语与反思:建构“网络文明工程”  相似文献   

11.
透视"同性恋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性恋者的生存状态●同性恋者交往方式及其特点●同性恋者的法律地位●“同性恋现象”评判  相似文献   

12.
"网络流行语"的今天与明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你对“网络流行语”还不熟悉,那么在网络上尤其是聊天室和论坛里,那些由汉字、字母、数字以及符号夹杂在一起的网络语言,一定够你“喝一壶”的了;倘若你是一个网坛“大虾”(网语,“大侠” 的谐音),想必你对“网络流行语”早已是乐此不疲了。在网络聊天室或论坛里,以下这种类型的对话真是屡见不鲜:“7456,今天GG、MM都上哪了?一个也没来,我只好也886。”“8147,BB,我来和你聊天。”──想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那还是让我们先从分析目前“网络流行语”的形态开始吧。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青年研究》2003,(10):33-42
●专业技能和性格特点影响职业选择●履历表:通往职场的护照●黄金一瞬间:做出最后的选择要入职大公司,需要将最好的一面呈现给招聘人员。有很多年轻朋友去求职时,只知道准备一份简历,穿一套正装就去应聘了,这其实是远远不够的。要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需要先静下心来,在别人审视自己之前,先自己好好审视一下自己,以便对自己作一个深入的了解,从“硬件”到“软件”,好好分析一下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因为你越是了解自己,就越接近成功。专业技能和性格特点影响职业选择1、什么是你的“硬件”和“软件”?那么,我们这里所说的“硬件”是指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从社会风潮的迭起看校园文化的沉浮●从“读书赚钱论”看校园“理想主义”●从校园理想主义的缺失看大学教育  相似文献   

15.
常成 《两岸关系》2002,(3):41-42
2001年,台湾可以说是“新闻”不断:政治上政党纷争不断、“立法院’改选朝野地位互换,经济上股市连跌、失业率攀高、经济增长率首次出现负值,社会上天灾人祸不断、异性风波频传……年关到来,台湾各行业按惯例评出了年度“十大新闻”,从中我们可以回览台湾走过的2001。“十大财经新闻”:反映经济衰退 2001年,岛内经济经历了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台湾《经济日报》评选的年度“十大财经新闻”,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流行语”现象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流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及其普遍化,是现代社会、开放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速,价值多元程度的扩大,求新求异心态的泛化,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等等,都成为“流行”现象得以形成与扩散的社会基础。应该说,作为一种独特语言现象的“流行语”,在任何时期都会存在。但是,在社会、文化、心理变化加剧的时期,“流行语”现象不仅会更加丰富,而且常常更加突显。由于社会性和文化性是它的本质属性,因此,流行语总是从特定的角度,表达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的取向与动态。就“流行语”的兴起与传播而言,素有标新立异特征的青少年、尤其是城市青少年所创造的“流行语”最为引人注目。“流行语”已经成为青少年表达生活感受与自身需要的一种重要符号,从而也就成为了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的青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流行语”本身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我们需要警惕并密切关注的是:“流行语”背后当代青少年特有的、流动的、真切的社会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7.
●“八卦”病毒肆虐台湾校园●学生接触“八卦”的主要渠道与动机●大学生对“八卦新闻”的看法“八卦”,原指古代中国的一套象征性符号,在中国和日本常用于占卜和象征。当今世界随着物欲横流,看电影、观演出、买碟片,正日趋变成仅仅满足某种放松、猎奇和消遣的心理消费;这种娱乐型心理消费通过媒体表现出来,就成为寻求放松和消遣以及润滑人际交往的“八卦新闻”或简称之“八卦”。现在台湾公众都已习惯称那些内容多半以社会名流的丑闻绯闻、明星轶事、色情暴力犯罪、灵异怪象、寰宇搜秘猎奇,以及星相算命等为主的杂志为“八卦杂志”。“八…  相似文献   

18.
流行语:我说故我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仅就思想观念而言,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显著区别便是,传统社会是静止而保守的,现代社会是变动而激进的。而流行语的全面泛滥和快速更替,可谓是对现时代人们思想状况的多向折射。流行语通常是一种没有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语言形式,它常用于享有相同生活态度或人生价值观以及有可能属于同一行业、群体甚至全社会人们之间的口语交际之中,故而,人们通常认为流行语在语言中只能扮演次要角色。其实不然。因为流行语富蕴时代特色,所以它才能成为人们语言交际中的清新剂和润滑剂。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之所以成为语言,惟其可以流行矣。 流行语:存在是因为需要 流行语和常规语最大的不同就是其标新立异。标新,因为新事物的产生需要新的说法,所以流行语便往往以极富时代特色和贴紧生活的鲜活口语的形式表现出来。诸如“大款”、“卡拉OK”、“大哥大”、“炒股”、“的士”、“试婚”、“楼盘”、“联  相似文献   

19.
2002年北京高校流行语状况调查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流行语是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广为流传的语汇,是一定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的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它具有新颖性、生动性、简洁性等特点。流行语经常表达人们在特定时期的新观念、新感觉,或社会生活中冒出的新事物。如80年代的“下海”,90年代的“上网”。一批“数字族”、“字母族”的出现,如“886”、“584”、“TMD”、“BBS”也反映了流行语新颖的表达形式。再如“恐龙”这种形容人非常丑的说法,十分生动夸张,把人与恐龙联系,讽刺效果非常强。此外,流行语的字数大都在4个字以内,且多为一个词语,如“灌水”、“恐龙”、“牲口”等。流行语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它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的变化,折射出当下人们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态。高校流行语作为社会流行语的一个重要表征,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群体独特的社会文化心态。为了搞清流行语在高校大学生中的使用状况,笔者于2002年1月对北京一些高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与访谈。  相似文献   

20.
《民主与法制》2013,(2):5-5
“正能量”居十大流行语之首 语文期刊《咬文嚼字》去年年底发布“2012年十大流行语”,分别是:“正能量”“元芳,你怎么看”“舌尖上”“躺枪”“高富帅”“中国式”“亚历山大”“最美”“赞”“接地气”。分析称,“正能量”位居流行语榜首,表达了人们对于社会正义的向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