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与思考》2011,(7):58-59
<正>杭州新名片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位于杭州高新区(滨江)南部区块,地属长江三角洲两小时经济圈,交通便利,距离杭州主城区约15分钟车程,到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仅20分钟车程,与城市地铁1  相似文献   

2.
赵一德 《今日浙江》2016,(13):18-19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指出,“杭州不应当仅仅是浙江的杭州、中国的杭州,也应当是亚洲的杭州、世界的杭州”,勉励杭州要“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省委明确提出,现代化都市区要成为我省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尖兵和龙头,要求杭州确保继续稳居全国大城市发展第一方队。  相似文献   

3.
现状:供不应求观察记者:张主任,据说您对杭州房地产的全面形势比较了解。能否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杭州房地产的现状特点?张主任:总量供应不足,需旺于供,供需矛盾较为突出。观察记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张主任:从需的方面看,人们看好杭州房产。首先,人们愿意选择居住杭州,因为杭州人居环境好。特别是近几年来杭州获得联合国最佳人居奖、国内花园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文明城市等称号,更提升了杭州的城市形象。选择在杭州买房的人数剧增。其次,从杭州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4.
不能说是电影哺育了杭州人,哺育杭州人的东西很多,但可以说电影与杭州人相生相伴。这不,都伴随了一个世纪了。即使从1981年在杭州颁发金鸡奖百花奖的结缘算起,到今年10月第十五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颁奖会又回归到杭州,杭州人与电影又风雨同行了25年。电影,就像运河,穿过漫漫时空,最终还是要流到杭州:电影之与杭州人,就犹如龙井茶,在每日不知不觉的日常生活里,滋润着杭州人;就像钱江潮,每年都要激情无限地激荡杭州人;就似那丝绸带,即使时间久了,每次把她翻出来,当初那些真切的感受又会重温如初。25年,很多电影与一座城市相伴相随。杭州,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见证人”。  相似文献   

5.
<正>市政府决定:叶建宏任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葛静龙任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巡视员;沈昱任杭州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陆建明、金海平、曹佃杭、陈叶根、陈金生任杭州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原任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杭州工业新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副主任职务自行免除;  相似文献   

6.
2004年的杭州,人们猛然间发现,自己被各类国际性的选美赛事包围了:从5月28日第十六届世界模特大赛总决赛在杭州黄龙体育馆的落幕,到9月4日杭州精英模特大赛中国华东赛区总决赛,杭州姑娘包揽前三;再到9月5日新思路世界模特大赛总决赛在杭州的召开;直至9月2B日,亚洲小姐中国赛区选拔赛在杭州的举办……  相似文献   

7.
我国著名山水画家黄宾虹一生的最后10年,是在杭州栖霞岭度过的,对杭州和西湖的山水有着深厚的感情。1948年秋初,黄宾虹到杭州。第二年杭州解放  相似文献   

8.
足奚 《观察与思考》2010,(11):50-51
10月23日,近200名杭州和上海的老知青聚集在杭州多瑙河假日酒店,参加”杭州知青赴大兴安岭大乌苏林场40周年”纪念活动。近百名上海老知青专程从上海赶来杭州参加这次活动。  相似文献   

9.
杭州市团校(杭州青年学院)其前身为1949年6月创办的杭州青年干部学校,至今已有五十五周年。1982年中共杭州市委批准恢复建立杭州市团校,1994年又批准市团校同时使用杭州青年学院名称。2000年经浙江省教委批准,杭州青年学院更名为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学校的高等教育院校--杭州青年专修学院。长期以来,原在杭州青干校工作或学习过的老同志一直十分关心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杭州生活工作了近20年,天天与杭州人打交道,十分饮佩杭州人的聪明灵活,长于思考,善于经营,富于机变,但是,从更高要求来看,杭州市民意识中也有不足。六十多年前,著名作家郁达夫曾概括过杭州人的特性:意志的薄弱,议论纷纭,外强中干,喜撑场面,小事机警,大事糊涂;以文雅自夸,以清高自命;只喜欢娱,不知振作等。现在的杭州人与以前杭州人有了质的进步。但不能不  相似文献   

11.
几年来,杭州市以“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人文精神为引导,立足于杭州城市发展特色,联合有关专家、有关企业共同探讨,对杭州创业发展特色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开展了深入的讨论,旨在探索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杭州特色的创业发展道路,现将有关观点摘录如下:杭州城市发展特色:从杭州城市发展的总体看,杭州的文化(包括科技)、经济、环境等并重,互相融汇,文化内涵渗透在经济关系中,经济运行体现文化内涵,形成发展的软硬环境,构成了杭州丰富多样、和谐创新的城市发展格局。从总体上,杭州是一个文化、经济和环境和谐创新、适宜生活的城市。这种…  相似文献   

12.
<正>不能说是电影哺育了杭州人,哺育杭州人的东西很多,但可以说电影与杭州人相生相伴。这不,都伴随了一个世纪了。即使从1981年在杭州颁发金鸡奖百花奖的结缘算起,到今年10月第十五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颁奖会又回归到杭州,杭州人与电影又风雨同行了25年。电影,就像运河,穿过漫漫时空,最终还是要流到杭州:电影之与杭州人,就犹如龙井茶,在每日不知不觉的日常生活里,滋润着杭州人;就像钱江潮,每年都要激情无限地激荡杭州人;就似那丝绸带,即使时间久了,每次把她翻出来,当初那些真切的感受又会重温如初。25年,很多电影与一座城市相伴相随。杭州,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见证人”。  相似文献   

13.
<正> 杭州的房价之高在全国是出了名的。杭州打出了"创业在杭州"的口号,也出台了提供住房补助等引进外来高级人才的政策,但过高的房价仍然吓退了许多"创业英雄"。生命中不能承受房价之重杭州想打造"IT杭州"、"软件杭州",不少公司在杭州安巢扎营。一些公司为筑巢引凤,答应给某些人才30万元人民币的安家费。但是,当"人才"们面对杭州动辄每平方米一两万高价的房价的时候,发现光房子就得支付一二百万!虽然他们会有10万左右的年薪,但算下来  相似文献   

14.
杭州的西子湖,总是令人难忘的,然而更令人难忘的,是杭州人对西子湖的珍爱;杭州生活的品质,总是令人称道的,然而更令人称道的,是杭州人对品质生活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杭扇传奇     
杭州,中国制扇明域,自古以来就有"杭州雅扇"的说法。特别是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后,不少制扇艺人汇集杭州,店坊云集,"买卖昼夜不绝"。到了清朝中叶,"杭州经营纸扇者总计有50多家,工人之数达四五千人"。从那时起,杭州扇子与杭州丝绸、龙井名茶齐名,并称"杭州三绝"。素有"扇子总汇"之称的杭州王星记扇庄(现在的王星记扇业有限公司的前身),由制扇名匠王星斋创建于清代光绪元年。他坚信"精工出细活、料好夺天工",刻苦经营,创制了洒金、泥金、贴花黑纸扇,工艺精湛、花色时新,多次作为杭州特产进贡朝廷,因而又有"贡扇"之称。  相似文献   

16.
杭公宣 《人民公安》2023,(22):39-41
潮起亚细亚,最忆是杭州。不久前,举世瞩目的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杭州第4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圆满落下帷幕。在亚运会赛场内外,到处都有杭州义警忙碌的身影。始建于2016年的杭州义警队伍,经过7年的发展,人数从10万人扩展到128万人,队伍从最初的30支发展到4133支。杭州义警的身影遍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相似文献   

17.
杭州市提出“游在杭州、住在杭州、学习在杭州、创业在杭州”的发展思路,从财力上加大投入,着国为此营造良好环境。杭州市财政局是如何为政府当好家、理好财的呢?  相似文献   

18.
<正>杭州之美,名扬天下,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贺誉。苏堤春晓,夏日荷花,三秋桂子,断桥残雪,让人们感叹杭州是自然美的典范;西湖的淡妆浓抹,柳浪闻莺的浪漫空灵,九溪十八涧的深遂清幽,植物园的婆娑古树,则让人们感叹杭州是造物主的杰作。杭州是美丽的、醉人的、具有经济活力的,那么,生活在这座美丽城市里的杭州人又是怎样的呢?在外地人眼中,杭州人在方方面面表现出来的素养是否跟这座城市相匹配?在这里,我们以一些外地人的视角来解读这座江南名城,出发点是善意的,并不是想攻击杭州或杭州人,而是希望杭州能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19.
<正>杭州pk国内都市杭州是一座精致的城市,一如它的自然风景和美女。这一点估计人们没有多大疑议。杭州的人文精神在长三角都市圈里,它所独具的特色就是“休闲”。杭州有着天然的地理环境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使得这个城市正在成为长三角地区的休闲中心、会展中心和旅游中心。杭州在舆论上一直被人家误认为“很女人”,这与杭州的特色有关。城市的性格是历史的沉淀,容不得随意抹煞。其实杭州人的性格  相似文献   

20.
<正>地铁对于杭州来说,企盼已久,经过了不少波折,现在终于获国家批准立项,但是接踵而来的却是筹资困境的传言。杭州地铁的未来究竟会怎样呢?杭州地铁经历一波三折你家门口会有地铁站点吗?地铁最远能延伸到杭州什么地方?杭州地铁经历一波三折才终于定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