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刘伟 《理论月刊》2006,(11):60-63
本文认为,政治文化对于政治发展乃至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加之改革开放的新背景,使当前我国政治文化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特征,主要体现为主流政治文化与非主流政治文化并存。因此,转型时期政治文化建设必须从政治文化的内容、主体、外部环境、思想教育等多个环节入手。  相似文献   

2.
论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文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南龙 《湖湘论坛》2001,14(5):69-71
在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作进一步前瞻性的考察时,学界往往较多地将注意力放在政治体制改革之上,而很少注意到政治文化的泛化性影响。本文试在回溯中国政治经济体制形成的特点及由此产生的政治体制改革、政治文化转型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后,揭示政治文化转型和经济体制改革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揭示我国渐进式体制改革的文化渊源。 一、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政治文化转型及三者的关系 从50年代初开始,我国在建立新中国的政治体制时,主要模仿苏联建立起中央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同时,为了尽快恢复国民经济和建立…  相似文献   

3.
二战后联邦德国政治文化实现了由传统"权威政治"向"民主政治"的成功转型。本文从德意志的传统政治文化出发,梳理了二战后联邦德国政治文化转型的历史条件和基本历程,厘定了其政治文化转型的主要标志,并揭示出其政治文化转型的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政》2012,(3):59-59
张勤、武志芳在《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撰文指出,促进志愿服务全民化、社会化、规范化,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志愿者组织在伴随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社会的转型迅速成长,它的成长一方面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的亲善互助文化,另一方面,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来自于中西文化思潮的碰撞及借鉴国际志愿者组织与志愿服务的现代理念与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5.
蒙一丁 《长白学刊》2010,(3):137-140
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来看,传统社会形态的现代转型,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互动、配合与促进。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文化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也已经和还在继续发生着伟大的历史性变迁,从而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经历了与国民党的战争博弈、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型、从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到改革开放的三次重大转型,每一次转型都是一次适应性的实践,每一次实践都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为中国共产党的适应性提供了思想资源,中国共产党的适应性实践则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政治文化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九条:“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自改革开放以来,黔东南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十分重视民族立法工作,结合自治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认真制定立法规划,积极开展立法调研和起草、论证条例的工作,民族立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山东人大工作》2009,(1):59-59
杨帆在《人大研究》2008年第10期撰文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改革路径的探索可以分为如下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公安研究》2011,(4):95-95
彭正波在《理论导刊》2010年第12期撰文认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决策实践,是一个制度变迁和创新的过程,实现了平稳的经济和社会转轨。之所以采取渐进式的改革模式,在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理念中的非正式制度与渐进式改革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乡村典型是当代中国乡村治理的重要工具,曾经风光无限,当下却不甚堪用。乡村典型的衰落缘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快速转型,也使乡村典型文化陷入困境,遭遇挑战。这种困境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传统文化得到复兴,大众文化快速崛起,革命文化妥协退却。  相似文献   

11.
正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40年来,在经济物质领域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我国文化建设同样迈出历史性步伐,实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改革开放中深化对文化性质和功能的把握建国前毛泽东同志即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中国不仅要在政治、经济上来一个大的变化,而且要成为"新文化"和"文明先进"的国家。建国后一段时期内,文化领域曾经显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人民精  相似文献   

12.
《思想工作》2008,(11):22-22
刘复生在《渤海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撰文指出。作为一项国家意识形态战略工程,严格意义上的“主旋律”文化产生于1990年代初,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变革与政治、经济调整的历史产物。在日渐多元化的文化格局中,国家集合、利用多种政治、经济等体制资源,试图重新在文化、思想领域内建立“文化主导权”。作为宏大的国家意识形态战略工程,  相似文献   

13.
吴小华 《前进》2012,(8):38-3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战略部署。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阶段的重大历史任务。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以文化建设带动经济的转型跨越发展,对于促进平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斌 《前沿》1996,(Z1)
社会发展与民族文化的转型问题李斌近代以来,每当我国社会出现一次大的变革,中酉文化的关系以及民族文化的转型问题,便被人们尖锐地提出来加以讨论,改革开放更把这一问题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可以说,将文化转型问题纳入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视野,在一种更加自觉的层...  相似文献   

15.
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历史性会议。江泽民同志在会上作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高举如山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和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迈向新世纪的政治冒富和行动纲领。大会对《中国共产党章程》所作的部分修改,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认真学习十五大文件,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后,苗族的婚姻习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在苗族地区的深入,苗族的婚姻习惯也受之影响,那些不利于自身发展的习惯被简化了,但云南苗民至今还保留着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婚姻习惯。尽管部分这些习惯与我国现行《婚姻法》基本原则存在冲突却依然被保留着。法律尊重少数民族婚姻习惯与《婚姻法》的施行之间的矛盾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而我国《宪法》和《立法法》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苗族地区变通实施我国《婚姻法》提供了法律基础,列宁关于处理民族问题的论断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五年。现实世界的特征是:“全球化”、“多种文化交融”、“后金融危机时代”、“突发灾难和事件增多”等等,世界进入了一个复杂性的时代。我国的发展模式迎来了改革开放30年后第二次转型。“复杂性”和“转型”成为时代的主题词。  相似文献   

18.
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第二次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经历了两次重要的转型:第一次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发展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发展;第二次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发展到以人为本的政治发展。两次转型不是截然分开,而是相互衔接的。但是,第二次转型较之于第一次转型更具有根本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
沈春耀 《中国人大》2011,(23):12-1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法制建设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改革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加强文化法制建设,提高文化建设法制化水平。这是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新要求新任务,对于实现文化改革发展新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工作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努力适应社会环境、对象需要和自身发展,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和加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正面临着由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向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转型,即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转型。尽管思想政治工作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但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精神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