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光照  苗丹蕊 《前沿》2013,(6):102-104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舆论也随之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通过对合肥某理工大学校园BBS校园职能板块的长期观察研究,真实深入的了解其BBS舆论发展的基本状况,并结合相关的文献研究,从校园管理者的角度,期冀提出有效策略来提升其舆论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彭耀春 《公安研究》2009,(11):51-57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公共话语空间和重要舆论策源地,成为包容"体制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巨大场域。一些在"体制舆论场"中不能传播的信息有可能在互联网中传播,并迅速形成舆论。互联网时代的公安舆论引导要树立现代传播理念,用更加开放的理念理解新闻、对待媒体,以诚信的姿态应对负面报道,以更加平民化的视点和时尚化的感觉关注网络与引导舆论。  相似文献   

3.
何广平 《公安研究》2011,(11):80-85,91
英美等国骚乱动荡折射了互联网"双刃剑"效应,引发了英美乃至世界各国关于互联网管理的大讨论。在互联网"双刃剑"效应的倒逼下,加强我国公安机关互联网管理,是抓住战略机遇期的迫切需要,是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所使,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客观需要,是应对网络舆论危机的必然要求,也是净化网络环境的有效方法。要"兴网之利、除网之弊",就需要我们创新观念,并运用法治的原则、法治的方法,建设制度化的规范和加强管理的制度化手段,形成秩序与权利并重、法律与自律并举的良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青年网络社群中舆论领袖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立足于传播学的网络传播与社会学的人际交往理论,通过对网络论坛和BBS的分析,以构建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和群体动力学的网络舆论领袖筛选模型,分析、梳理出网络社群论坛及其舆论领袖的特点、作用、以及舆论引导等,为制定针对网络舆论领袖的科学管理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舆论的主要场所。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存在诸多问题,表现在网络意识不强,观念落后;对网络舆论的分析、甄别能力不强;网络舆论引导政出多门,责任不明。构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机制,首先要明晰高校网络舆论的内容和特点,建设科学合理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队伍,在开展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时处理好"堵"与"疏"的关系,占据网络舆论主导权。  相似文献   

6.
《公安研究》2014,(5):96-96
张菁在《传播与版权》2013年第6期撰文认为,随着网络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网络早已进入千千万万网民的生活,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世界也不断涌现新的特点。特别是在web2.0模式下互联网应用赋予了用户更多更大的聚合、分享、交互的空间。其中,以微博为代表的用户信息分享、传播及获取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使网络"围观"普遍化了,这样的"围观"在网络舆论的形成中发挥出日益凸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网络舆论治理是互联网时代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舆论治理存在诸多问题。对此,需要构建科学的法律制度体系,培育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增强网络舆论执法力度,建立多元化主体联动协调治理机制;建立网络舆论大数据平台,研发互联网数据取证系统,进一步加强网络舆论治理。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时代中的视觉传播是网络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传播和影响手段,科学揭示视觉传播与网络舆论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有效利用、管理和控制视觉传播这一特殊的传播方式和手法,丰富和活跃网络传播内容,提高网络传播质量和效率,创建良性网络舆论,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至关重要。这一研究应该立足于中国互联网的具体实践,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建设出发去研究视觉传播与网络舆论的关系,建立视觉传播本体论、视觉传播历史论、视觉传播实践论,视觉传播安全论、视觉传播策略论,从本体、历史、实践、安全和策略等五个维度,全面深刻揭示视觉传播与网络舆论的关系,探寻网络舆论规律,为网络时代的中国舆论建设服务,在促进网络传播繁荣的同时,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理论依据和理论服务。  相似文献   

9.
孔庆龙 《乡音》2013,(3):16-17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舆论已成为民间舆论的重要内容。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能有力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而负面网络舆论势必制约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甚至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网络舆论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推动社会改革和进步,另一方面又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重视网络建设,对网络舆论加强引导和管理,及时化解网络舆论矛盾、依法履行  相似文献   

10.
刘秀玲 《政策》2009,(2):51-52
近年来,广水市针对网络舆论的开放性、互动性、匿名性的特点,积极健全网络管理机制,培育网络舆论力量,创新舆论引导模式,形成了网络舆论引导新格局,使互联网成为服务群众的“连心桥”、反映民意的“睛雨表”、维护稳定的“减压器”。广水市的主要做法是:一、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一是实行舆情搜集通报制度。我们组建了以相关部门为依托、  相似文献   

11.
面对纷繁复杂的互联网环境,加强网络舆论预警机制建设,主动占领网络舆论阵地,发挥媒体在青年网络舆论中的引导作用,是帮助青年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观点     
把握网络思想教育主动权 《中国教育报》2004年11月23日报道,清华大学 高校德育研究中心主任刘书林等提出,校园BBS几乎 是所有高校大学生浏览最多、最受欢迎的校园网站。 因此,加强校园网BBS舆论引导和思想辅导功能,是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我们按照"加强和改 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努力做好以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经历百年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新的“赶考”路上,党面临社会条件深刻变化和重大风险考验。特别是西方反华势力一直妄图利用互联网“扳倒中国”,声称“社会主义国家投入西方怀抱,将从互联网开始”。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在通往复兴梦想的新长征中,不为任何风险所惧,牢牢把握主动权:准确把握思想舆论斗争的新特点,确保党对网络思想舆论的领导权、坚持党对网络思想舆论的引导权、扩大党对网络思想舆论的话语权、夯实党对网络思想舆论的治理权。保证互联网成为党的事业坚强阵地。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深度发展,一些拥有众多粉丝的网络名人开始借助网络平台逐渐成为网络意见领袖。这些网络意见领袖不仅经常为网民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而且通过自己的意见影响网民的判断并最终引导网络舆论的走向。网络意见领袖在以其自身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引发一系列网络舆论风暴的同时,也挑战着政府在舆论阵地中的权威。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应积极应对这一挑战,通过搭建沟通平台,引导网络意见领袖在舆论引导、社会稳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一、重视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网络意见领袖的兴起提  相似文献   

15.
涉案网络舆论应对处置路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涉案网络舆论有着更广泛的社会动员力、更高的网络关注度,给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带来了挑战。新闻发布会是前网络时代公安机关应对社会热点案事件的惯常模式,突破了执法制度的当事人中心主义。舆论引导办法应对涉案网络舆论源于现实困境的理论借鉴,与互联网表达复杂性、执法办案客观公正性之间存在矛盾。执法社会公开思路应对涉案网络舆论能更进一步满足民众信息需求,体现了执法理念以当事人权益为中心向社会治理为中心的转变,本质是互联网社会变迁促成了执法制度的再发展。  相似文献   

16.
网络传播的衍生效应与网络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加速期。在面临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冲突频繁发生。人们借助网络发表意见、交流观点、聚合思想、维护权益,网络舆论日益成为当下中国社会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现象。探讨网络舆论的生成原因、演变规律及风险演化就成为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课题。以人民网《2008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和《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所列举的40件影响较大的网络舆论事件为研究对象,基于传播学的视角探讨网络传播的衍生效应与网络舆论生成及演变的关系形成了以下观点:网络舆论具有独特的传播技术特征与传播人际特征,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诸如"意见领袖作用凸显"、"信息控制力弱化"、"舆论场加速形成"、"议程设置全民化"等一系列衍生效应,这些衍生效应对于网络舆论的生成及演变产生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公众参与意识的提高,网络热点事件越来越受网民关注,同时非理性的网络舆论也相伴相生,网络非理性舆论与网民心理息息相关。通过分析研究"杭州飙车案"这一网络热点事件所引发的非理性舆论,可以总结归纳出宣泄心理、相对剥夺感、刻板效应、猜忌心理、匿名心理以及从众心理这几种典型的网民心理是产生网络非理性舆论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为网络舆论发展带来了契机,也给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挑战。当前党的网络舆论工作面临思维跟不上、传播不到位、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为此,要牢牢把握网上舆论引导主动权,转换网络舆论工作思维,做到有效引导网络舆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19.
当前网络舆论形势与政府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使信息由单向流动变成了双向沟通,公众由受众变成了传播者,越来越多沉默的人通过网络发声。互联网一方面是政府掌握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为把握社会动向提供了渠道;另一方面又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舆论更加错综复杂。网络舆论已经成为我党执政的新挑战、新机遇。  相似文献   

20.
俞燕 《今日浙江》2011,(21):46-47
近年来,"网络化生存"正在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表达民情、畅通民意、集中民智的重要渠道。大量的事实说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深刻地影响着社会舆论的形成,进而影响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所以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