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大明 《中国发展》2007,7(1):120-123
旅游业的实践和发展越来越告诉我们,必须全力以赴、精心打造旅游精品。当前,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旅游业正处于旅游经济迅速增长、旅游业态重要转换、旅游产品创新拓展的三个重要时期,旅游精品在旅游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更加突现,这一点就绍兴而言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正省委书记罗保铭曾指出,信息化建设是岛屿经济和开放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是旅游产业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的有效保障和重要基础。旅游业要真正实现从传统服务业到现代服务业的转变和提升,需要旅游业与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不断地融合发展。目前我省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着由规模到效益、由粗放到精细的产业提升阶段。信息化建设作为推动旅游业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化服务业转变的重要途径,对实现旅游业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我省旅游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3.
王兴德 《前进》2002,(8):23-25
大同是我国北方高品位旅游资源极为密集的城市,可开发的旅游资源门类很多.并且有不少品位高、垄断性强的文化资源和一批风景独特、生态条件完好的自然旅游资源。在大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市委、市政府已将发展旅游业、建设北方旅游胜地作为未来发展的目标之一。我们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培育旅游经济,真正使旅游业成为新世纪大同经济的强劲增长点和支柱产业:要加快发展大同旅游业,我们认为应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4.
我国旅游市场营销的创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耸  吕华 《前沿》2005,(8):68-70
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性产业,旅游业在我国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旅游市场营销理念和模式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层次,加快旅游市场营销模式的改革和创新研究已经成为我国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立足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旅游业处在初创时期的实际,科学地回答和解决了当代中国为什么发展旅游业和怎么样发展旅游业的重大理论问题,体现了他对旅游经济规律的深入理解和正确把握,为我国旅游业的崛起和腾飞奠定了政策框架的根基,是推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促进了旅游生产力的全面增长和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经济理论宝库中极具特色的篇章。学习、研究和实践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对推动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薛荣哲 《前进》2001,(8):4-7
跨入新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进一步加速发展,世界旅游业逐步成为第一大产业。我国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不仅给旅游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而且也为旅游业加快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假日旅游的蓬勃兴起和“五一”黄金周的火爆景象,给我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朝阳”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深刻分析认识我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实施大旅游战略“九五”期间我省旅游业发展速度虽处于全国前列,但由于基础差,基数低,与全国其他省市区相比,整体滞后的状况没…  相似文献   

7.
《新东方》2017,(6)
全域旅游是我国发展旅游业的新思维新理念新方向,它充分显示了发展"旅游+"的新业态。它不仅符合和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且能密切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实际情况,还将成为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给传统旅游业带来很大挑战性,将涉及全域旅游的顶层设计发展规划、乡村生产发展产业、乡村集体土地权属、集体所有制与共享机制关系、基础设施投融资等相关法律问题。探索解决这些法律问题,成为发展全域旅游的焦点和重点,也是构建发展全域旅游有关机制的法治建设内容和重要保障环节。  相似文献   

8.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恩施州自然生态、民族文化得天独厚,具有旅游业发展潜在的后发优势。但由于前些年规划滞后、投入不足等原因,旅游业发展受到制约。因此,必须在旅游兴州的大背景下,营造氛围、做好规划、打造品牌,才能使恩施州旅游产业做强做大。  相似文献   

9.
旅游产业政策是国家调控和保障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杆杠。制定和实施旅游产业促进政策是旅游业发展的必要要求,它符合现阶段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特点与旅游业发展的现实。制定和实施旅游产业促进政策,必须考虑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考虑与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关系,并谋求在它们之间达成一种利益均衡与和谐发展的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10.
《江苏政协》2013,(10):16-17
<正>多年来,扬州市委、市政府将旅游业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提出以建设旅游名城和打造旅游产业强市为目标,推进旅游产业从重要产业向主导产业转变,旅游产业的地位不断提升。但比照同类城市特别是一些新兴旅游城市,"资源优势与产品优势不对称,产品优势与经济优势不对称,管理职能与产业发展不对称"的问题依然存在。为此,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契机,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实现扬州旅游产业的大发展与大跨越。一、创新体制,完善机制,实现旅游资源管理一体化。一是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围绕"旅游资源从行政管  相似文献   

11.
钟振 《当代广西》2013,(16):22-25
旅游业是最符合广西区情、最富广西特色、最能充分利用广西资源、最能吸引人气财气的产业。今年7月,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关于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我区旅游业发展目标(如图)。在今年的全区旅游大会上,我区还提出要全面构建"一个旅游龙头、两条发展带、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四大旅游集散地和一批特色旅游名县名镇名村"的旅游产业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是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主力,旅游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我国旅游经济还存在硬软件配置不完善、区域合作意识薄弱等问题,要实现旅游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推动我国产业的转型和升级以及实现区域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前景,必须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湖北政报》2010,(13):15-19
<正>(2010年6月17日)鄂发[2010]11号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作用,现就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作出如下决定。一、统一思想认识(一)充分认识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  相似文献   

14.
旅游资源开发中环境侵权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各地旅游业逐步从"接待型"向"经济产业型"转变。但是,由于偏重追求其经济效益,相对忽略了旅游对环境的影响。现实生活中,旅游资源开发过  相似文献   

15.
籍振芳 《前进》2004,(7):29-31
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规划确定了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强国的奋斗目标。省委、省政府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了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到2005年,全省旅游总收入力争达到212.16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全省GDP的8%以上,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到2010年,把我省建成我国中西部旅游经济强省。在去年我省旅游业总收入101亿元的基础上,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必须连续翻番,实现跨越式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当前,我省旅游业正处在产业积累向产业发展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产业特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方面,产业处于小规模、低层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浅谈中国的文化旅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突飞猛进,旅游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旅游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作为旅游文化范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旅游的发展和繁荣可以极大地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舒锡慧 《传承》2009,(24):142-143
刘三姐文化同广西的旅游业发展紧密联系,其旅游开发经历了长期的过程。对宜州、柳州和桂林的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刘三姐文化资源在旅游业的开发中经历了三个明显的阶段,即资源导向型发展阶段、主题景区开发阶段和品牌开发与营销阶段。  相似文献   

18.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新兴的综合性产业,具有关联度高、涉及面广、辐射力强、带动性大的特点。作为地处长三角地区的仙居,山清水秀,历史悠久,发展文化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仙居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  相似文献   

19.
湖北旅游产业差在哪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勇  刘名剑 《政策》2003,(8):8-9
近年来,湖北省旅游业出现了较快的发展势头,旅游产业初具规模,地位不断提升。但与广东、上海等旅游发达省市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些差距,严重地影响了湖北旅游业整体素质的提升,阻碍了旅游产业的发展。笔者认为,湖北旅游业发展的差距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刘俊刚  童建新  李伟 《政策》2003,(8):10-12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强、关联度高、涵盖面广的产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旅游产业。近年来,我省旅游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扩大就业、发展经济、加快城市化进程和推进文化大省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湖北旅游资源优势还未完全形成产业优势,品牌结构和行业管理体制还需要大力改善。因此,笔者认为,加快发展湖北旅游产业,必须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精品名牌。具体而言,要从"一江两山"的开发、武汉城市旅游圈的构建、湖北旅行社业的规范建设上着手,从而提升湖北旅游形象,促进湖北旅游经济健康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