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引发了"民工潮"、"城市病"等诸多问题,因此,主张短期内大规模的向城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做法不切实际.从当前我国就业环境来看,就地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更为迫切和必要.各地的实践证明: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就地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最重要和最有效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2.
加强民工潮治理的对策建设丁金宏,孙小铭,戴淑庚,黄晨熹近几年来,我国的民工潮一浪高过一浪,由此引起的社会经济冲击也越来越沉重,成为政府部门、新闻界、学术界乃至城市居民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应当承认、民工潮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首先是活化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反思及道路选择张建君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的加速,社会利益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使我国本来有着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农村出现了大规模季节性盲目流动的“民工潮”,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成为社会的一大热点,国家的...  相似文献   

4.
“民工潮”:农村再次包围城市本刊记者张纯颖·引言·目前,我国约有1.5亿农业劳动力处于绝对和相对剩余状态。人口的过度膨胀和资源的相对不足,引发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为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科学对策,1993年8月4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首都青年编辑记者协会在京联合举办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讨会。会议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潘岳主持。与会的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和部分专家、学者就此展开了认真、深入的探讨。现将与会者的部分发言综述如下。“民工潮”的不可逆转之势国家体改委农村体改司司长李修义认为:新中国40年来,我国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8亿农民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这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反映出的问题就是在工业化过程中,我们的城镇建设是落后的,表现之一就是“民工潮”。对“民工潮”的出现,总的来说要作肯定性的评价,农村剩余人口的流动同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要求是一致的。国家计委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所劳动力研究室副主任辛仁周也认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大规模转移是由许多原因促成的。首先我国耕地大面积减少,而且大部分是城镇周围的良田,所处地区是劳力密集地区,加剧了劳动力的转移。再有从资金方  相似文献   

5.
解决“民工潮”问题观点简述王霞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农村出现了近2亿剩余劳动力。其中1.5亿左右已被吸纳,但还有五六千万人正处于流动状态,形成了所谓“民工潮”,而且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将以年1000万的数量递增。“民工潮”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也给流...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是洪水猛兽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洪水猛兽吗北京大学教授孙立平近年来出现的大规模民工潮表明,作为现代化一般规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实际上已经在我国开始进行。酉方国家及其他已经基本上实现城市化的国家所发生的农村向城市的移民过程是农村的居民到城市中工作和定居,而我国的...  相似文献   

7.
“民工潮”是农民在人与地矛盾的猛烈冲击下,在自由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原则的召唤下,自发地冲击传统农业社会的束缚,对新生活、新文明的一次前所未有的探索,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正常转移渠道不畅通的条件下,以超常方式作出的反应。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中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强 《新东方》2006,(11):41-4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规划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而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则是拓展农民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人主张主要靠工业扩大、城市扩容来吸纳和消化的路子;有人认为要通过优化农业内部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来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问题。本文拟就新农村建设中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剩余是相对剩余我国农村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每年均有大量劳动力外流,甚至出现“民工潮”现象,但我们不能因此认为农村已出现了大量绝…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非农产业转移一直没有停止过,形成浩浩荡荡的"民工潮",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极为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对于正在经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国来说,出现这种现象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0.
从“民工潮”看农村青年劳动力的转移吴焕开改革开放唤醒了八亿农民。他们睁开眼睛,抓住命运之神的手,不管前途是畅通无阻,还是举步维艰,踏上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漫漫长路。开始,人们用欣喜的眼光目送这一支支队伍。但是,不久,人们的目光便从欣喜变成了疑虑。80年代末90年代初,广州、北京、海口以及其它一些城市的车站、码头,突然出现“大兵团”。一批批农民扛着简单的行囊,从火车上、轮船上走下来,汇集成一股股人潮——“民工潮”。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民工潮”。一些人来不及多想,也不愿多想,慌忙翻开50年代的旧报纸,捡起早已封。尘的陈词,把这些农民统统斥之为“盲流”。我们不难看到这股“民工潮”中到处晃动着青年的身影。找出“民工潮”的成因,探讨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出路的办法,不仅是经济学家的任务,也是青年工作者的责任。一、改革开放使被旧体制隐蔽起来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显现了出来改革前,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生产经营和分配实行“大锅饭”制度,农产品实行统销统购,严重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改革前的农业就象一个巨大的“劳动力蓄水池”。其实,农民是由于体制的原因,不得不将就着挤睡在农业这张既简陋又不温暖的“大床”上。当时出现了一种令人啼笑皆非  相似文献   

11.
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路黄兴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也是一个困难而复杂的过程。实践表明,应该重视并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正确处理农业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基本前...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出现的大规模民工潮表明,在我国,作为工业化和现代化一般规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实际上已经在开始进行,而且其规模相当之大。不过,这种转移,并不同于西方国家以及其他已经基本上实现城市化的国家所发生的农村向城市的移民过程。那些国家的移民过程是农村的居民到城市中工作和定居。而这个过程在中国是以所谓农民工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这种转移途径,既在僵硬的制度安排约束下,创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可能性,也造成了其特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吉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异逐渐扩大,尤其是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的产生。是什么原因使农村产生数量如此庞大的剩余劳动力,我们又应该如何转移,借鉴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方式和经验,有望对当前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有所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是12亿人口,其中80%是农民,是一个以农民为主的国家。“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3页)从80年代中期开始,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以“民工潮”的形式一浪涌似一浪地冲入城市,城乡流动人口迅速增长。其规模之大、增长之快,史无前例。美国经济学家克莱因教授说过中国突出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人口,一个是农业。而这两个问题的焦点,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因此,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研究,在当前就显得十分重要。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特点1、农村流余劳…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跨世纪课题。在过去的近半个世纪中,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之形成了一套几成体系的理论。世纪回眸,有必要就学术界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起因的研究作一综述。一、本原性原因1.资源稀缺论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进而转移,起因于人一地之间的尖锐矛盾。就农业本身来说,土地是财富之母。而人多地少,庞大的人口基数、快速的人口增长尤其是相对稀缺的土地资源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尖锐的人一地矛盾必然外在地表现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以至于农村劳…  相似文献   

16.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经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鼎亚 《前沿》2009,(3):122-126
城镇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小城镇作为我国城镇化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城镇化进在中肩负着艰巨的历史任务并做出巨大的历史贡献。本文从我国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的现实出发,探讨我国小城镇的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分析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制度障碍,提出我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17.
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陈迪平 《湖湘论坛》2003,16(3):61-62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既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 ,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 ,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效。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近年来 ,由于种种原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程度、速度、规模都在趋缓。因此 ,实事求是地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制约因素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近年来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势不容乐观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 我国乡镇…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农村正处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大转移阶段。由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存量和增量巨大,加以面临着一个不容乐观的国内、国际经济环境,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将是一个艰难的、长期的历史进程。尽管我们早已认识到这种转移的重要性。迫切性和艰巨性,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处于自发状态,引发了不少问题。本文拟从目标、政策、手段三方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作探讨。目标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应确立如下目标。(1)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在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是指我国农业总产值持续保持一定的速度增长,农产品…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应以就地转移为主刘永新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既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加快农村小康建设和实现农业现代化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从我国国情出发,以就地转移为主,...  相似文献   

20.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山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从有限的土地上分离出来,一部分就地转移,投入山区建设,绝大部分转移到外域从业。如何评价这种转移,山区是否具备内转移的效益空间,怎样创造一种新的机制,引导庞大的剩余劳动力队伍向内转移?这是关系到山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试图从解剖一个山区村的剩余劳动力向内转移的作法中探索有益经验,为剩余劳动力向山区建设转移提供借鉴。一、山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内转移的客观要求第一,山区第一产业劳动力投入不足的现状,要求我们引导剩余劳动力向山区资源开发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