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3月7日,以"弘扬临水文化,两岸共享平安"为主题的第六届(福州)陈靖姑民俗文化节在福州南江滨公园九龙壁隆重举行。主办方联合台湾各顺天圣母宫观及民间演艺团体,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临水文化及闽台民俗文化,共有47个来自海峡两岸的宫观团体、近2000名信众参加了民俗文化节系列活动。当日,一首原创福州话歌曲《娘奶出航》回响江畔,娓娓动听,这是自去  相似文献   

2.
丁宇 《两岸关系》2013,(3):38-38
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2月22日至23日,2013年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在福州市闽江公园望龙园举行。本届民俗文化节以"传承闽都民俗文化、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为主题,包括展演、非遗(民俗)、手工技艺集市、民俗队伍巡游、福州民间武术大擂台、曲艺表演、茉莉花茶艺展示等项目,是举办以来规模最大、项目最多、参与台湾队伍最多、参演民间艺术团体最多的一次。  相似文献   

3.
修瑭 《台声》2010,(5):74-77
<正> 马祖方言有个词,叫做"咔遛"。操着同一方言的福州游客踏上马祖,迎面看到"欢迎到马祖咔遛"的大条幅,以及又不时地发现一些旅游大巴上、餐馆里也有"咔遛"的字眼,总是感到十分亲切。 "咔遛"就是旅游或观光的意思。最早去马祖咔遛的,是2005年6月27日由86名福州市民组成的"赴马祖游第一团",走的是"两马航线",从马尾乘船抵马祖。这标志着大陆居民赴马祖旅正式启动,也标志着两岸海上直航双  相似文献   

4.
发掘民俗文化 发展广西民俗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文化.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回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山。它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是当前世界旅游发展的新潮流。广西是民俗文化资源大省.民俗文化是广西旅游产品的主题,“八五”期间,先后开发了一系列的民俗旅游产品,对于调整广西旅游产品结构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广西的民俗旅游亦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必须从整体上深层次地发掘民俗文化.使民俗旅游产品成为广西旅游的拳头产品.为建设广西旅游大省作贡献。一、民俗文化是广西旅…  相似文献   

5.
民俗文化开发价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静如 《前沿》2010,(24):163-165
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是一种基础文化、最底层次的文化,因此对于民族发展及其个人成长产生深远影响。文章在分析民俗文化特点的基础上,从教化民众、增强社会凝聚力、丰富人们文化生活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民俗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并从加强民俗文化研究、加快民俗博物馆建设、重点培养年轻型民俗文化人才等三方面提出措施,以推动民俗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民俗文化"源自历史又存活于现实,其传承发展皆来自民间,是一种不断发展演变的民众生活实践。"互联网+"时代,传统民俗文化需要顺应时代潮流,借助互联网技术,以创新思维为民俗文化活态化增添动力,从技术、传媒、文化等维度展现民俗文化活态化新特色。  相似文献   

7.
李建立 《前沿》2009,(9):104-108
马街书会民俗文化是以豫南民间独特的书会民俗文化活动、曲艺表演和文化氛围为主要对象,是以民间特有的社会心理、道德伦理、价值取向等作为深刻的内涵。马街书会民俗文化不仅具有历史悠久性、群众性等特性,而且更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马街书会民俗文化中具有道德文化传承功能、民族凝聚功能、人际交往调节功能等德育资源性功能。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开发、利用马街书会民俗文化中德育资源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7,(22)
正以"闽台同源诗话重阳"为主题的首届闽台重阳民俗文化节,10月28日在福州屏山镇海楼举办。该文化节由福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福州鼓楼区台办、福州鼓楼区文体局主办。当日正值传统重阳佳节,闽台嘉宾现场由台湾澎湖民俗技艺传承者搭建的一只重达1.7万斤的米龟揭幕,拉开了文化节米龟传统民俗文化体验的序幕。吸引福州市民和台商、台胞共同按传统民俗前来摸龟祈福。  相似文献   

9.
赵书 《北京观察》2013,(9):64-66
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不但文物古迹十分丰厚,民间口头文学也非常发达,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歇后语特别丰富。我在编辑“中国歌谣集成(北京卷)》中,接触到大量北京地名歌谣,我认为这是北京民俗文化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0.
3月7日,以"弘扬临水文化两岸共享平安"为主题的第六届(福州)陈靖姑民俗文化节在福州南江滨公园九龙壁隆重举行,活动联合台湾各顺天圣母宫观及民间演艺团体,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临水文化及闽台民俗文化,共有47个来自海峡两岸的宫观团体、近2000人参加。此次文化节共有38尊来自海峡两岸的临水夫人金身(其中来自台湾的金身1尊)回到娘奶的娘家———位于仓山区下渡的陈靖姑出生地(陈靖姑故居)。据主办方介绍,天下"娘奶"回娘家活动已于2013年元月被文化部列为春节文化特色活动。  相似文献   

11.
王玉田 《人民公安》2006,(24):21-23
越演越烈的狗患,就像一处处烂疮,毁损着城市的形象,侵蚀着城市的肌体,如不及时医治,就有可能殃及众生。于是,一双决断的手,果敢行动,痛下手术刀,为挽救我们的城市开刀疗伤。重拳出击北京、南京、福州、深圳等城市重拳出击,治理狗患。2006年11月19日,北京市养犬管理执法周正式启动。89支戴着红袖标的养犬管理执法队分别深入到全市公共道路、街心花园、公共绿地、商业街区以及社区公共健身场所,对在重点管理区饲养大型犬、无证养犬、违规遛犬等违规养犬行为重点检查。对违规遛犬、养犬者处以500元到一元罚款。本次执法推出了跨区异地互查、不…  相似文献   

12.
刘春香 《传承》2014,(11):130-132
民俗文化是积淀深厚、丰富多彩的民众知识和民间智慧的结晶。河南是著名的民俗区,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厚重,河南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其加以保护,认真挖掘民俗文化资源中所蕴含的现代经济价值,科学规划、开发、设计、宣传、营销,使民俗文化资源成为文化产品并走向市场,从而进一步促进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相似文献   

13.
池敬嘉 《台声》2004,(9):76-79
六百年前,紧挨着福州的长乐太平港,不仅是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的始发港,而且也是每一次下西洋的惟一备汛风港。因此,福州与长乐两地留下了众多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传说与遗址,同样.也有不少反映人类这一伟大壮举的俗言俚语词汇,至今犹存活于民间。  相似文献   

14.
关于恩施民俗文化开发利用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内容与载体;现阶段民俗文化开发利用有了好的势头,尤其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保护为主的一系列文化政策的实施,以各种民俗文化艺术节为主的一系列文化活动的实施,以民俗文化人才培训、讲座为主的一系列民俗文化人才工程的实施,使民俗文化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还存在很多不足,如整体影响力,即对经济的贡献率尚待提高,民间氛围不浓,两张皮现象严重,这应引起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以促进民俗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莉 《中国发展》2009,9(1):59-64
该文从乡村旅游的发展开始,系统分析了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对乡村旅游者需求发展、乡村文化继承与发展等方面的分析,强调了将乡村特有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融于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必要性。并以福州后浦村为例,针对其现状提出挖掘该村旅游文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加速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全面提升我市文化品位,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战略举措。如何挖掘保护我市民间民俗文化,发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推动产业化发展,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不久前,民革市委会针对我市民间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深入西青区、北辰区、滨海新区—汉沽区、老城厢一些地段调研,与有关单位领导、专家学者、工作人员座谈,提出了一些探讨性的意见和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勇 《两岸关系》2006,(10):24-26
拜妈祖、保生大帝,敬孔子、关公……源自祖国大陆的各种民间信仰,如今在宝岛台湾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并沉淀为他们无法割舍的民族和文化基因。记者近日就台湾民俗文化等选题入台专题采访,一路走访十多家庙宇,处处皆能感受到岛内民间信仰所蕴藏的深厚两岸情缘。共同民间信  相似文献   

18.
安多 《两岸关系》2010,(3):68-69
1月31日,“中华情——海峡两岸民间艺术嘉年华活动”在福州开幕。来自台湾的原住民文化艺术团、台北民族舞团、台湾威鸿国际传艺中心的艺术家们,与来自福建、河南、贵州、江西等地的民间表演团体共200多人,在福州三坊七巷南后街联合进行踩街表演,一时人潮滚滚,热闹非凡。  相似文献   

19.
台湾精神生活中的民间信仰台湾民众精神生活的民俗文化是民间信仰拜拜盛行,祖先崇拜诚挚深厚。台湾的民间信仰不同于西方与世俗生活分开的“制度化宗教”,而是一种深层次精神生活中的民俗文化,其内容经常与一般的生活混合,普及于文化的各方面。明末清初,闽南、粤东移民到台湾,同时将各地民间种种神明信仰移植台湾,如土地公、妈祖、关帝、观音菩萨、三山国王等等,台湾成为“众神的殿堂”。移民到台湾,在当时航海技术、设备落后的情况下,要渡过风高浪急的海峡,凶吉难卜。于是,移民随船供奉妈祖,以求平安抵台。到台后,自然把妈祖…  相似文献   

20.
朱叶莉 《求索》2011,(12):54-56
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生活、文化、习俗的统称,是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文化风俗习惯,它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民俗文化具有大农业的特点,表现为多元性和复合性、阶层性与地方性、神秘性与实用性、稳定性与变异性的统一。本文以我国西南“盐工号子”为考据.阐述了民俗文化艺术的艺术特色与生命意识,论证了社会生产力及社会分工的发展是民俗文化艺术产生、发展及变异的深层根源于社会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